感先辈之开拓 仰万世以传承 ——随澧县老干网宣协会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学党史有感之三 “牺牲我小,成功我大。”参观杨开慧纪念馆 澧县老干网宣协会赴红色教育基地学党史第三站是参观杨开慧旧居和杨开慧纪念馆。杨开慧生于1901年11月6日,比毛泽东小8岁,湖南长沙板仓人,现长沙县开慧镇,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1920年冬,19岁的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毛泽东的助手。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去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杨开慧则独自带着孩子,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革命整整3年。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随之被害。 1921年冬,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1921年10月10日,毛泽东等在湖南建立中共湖南支部。1922年5月改组湖南支部为中共湘区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杨开慧负责湘区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身兼秘书、机要、文印、联络、总务等多种职务,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并随毛泽东辗转上海、韶山、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按照党的八七会议指示,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边界的地下武装斗争,努力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斗争整整3年。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面对穷凶极恶的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妄想!”“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倒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敌人逼问毛泽东的去向,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就可以放她出去,如果不讲就只有死路一条。杨开慧坚定地说,“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牺牲我小,成功我大”。同年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9岁。 杨开慧的生命苦短,但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在她牺牲后,湖南省长沙县在他的家乡设立了开慧镇,并在他的家乡建立了纪念馆,2007年开建,2010年11月16日起正式免费向社会开放。杨开慧纪念馆景区由杨公庙、杨开慧烈士陵园、板仓故居和杨开慧纪念馆4部分组成,故居、陵园、杨公庙3处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是湖南省妇女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统一战线教学基地,长沙市党员教育基地和省内外40多所学校的德育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