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浮山松 于 2021-7-30 21:44 编辑
军营炉火炼精钢 ——军徽溢彩党旗红(一) (记税务老干部史开均同志的感人事迹) 文/浮山松 图/浮山松 史开均 史开均参加中华诗词高峰论坛 有谁还记得1960年6月15日,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日子呢?!这天,在税务退伍老兵史开均老人的心中成为了永恒的记忆。这天,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出访台湾的日子。当时,我国福建前线炮兵部队40个炮兵营,9个岸炮连,在金门沿海前线,按照“打单不打双"炮击的贯例,于15、17、19连续三天发射炮弹68958发炮击金门,让这位不可一世的总统吓得心惊胆颤,灰溜溜的离开了台湾。就在这天炮火纷飞的时刻,炮兵三营八连战士史开均,庄严的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在鲜艳的党旗下举行了入党宣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如今,一晃60多年过去,这位从炮火纷飞战场上走出来的共产党员,六十春秋初心不改,军徽溢彩党旗红。 一、军营炉火炼精钢 史开均,男,1935年1月,出生在临澧县停弦渡镇白虎山下一个农民家庭。1958年春天,23岁的史开均,响应毛主席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号召,穿上军装,走进了炮火连天的福建厦门国防前线,当上了空军高炮部队三营八连高炮测远机手。 初入部队时,炮击金门战斗正“如火如荼”,看到敌占岛屿上狼烟四起,望着沿海前线美国第七舰队军舰横行,年轻的史开均怒火中烧,激起了心中满腔的热血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立志要当一名保家卫国的保尔柯察金。从新兵开始,他就以冬练三九不畏寒,夏练三伏不惧暑的拼命精神,刻苦钻研各项练军事技能。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就在部队这个“革命的大熔炉”里,练出了一副过硬的高炮测远本领。每年年终考试的军事、政治、文化课程都是满堂红,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
史开均在部队时
当时,史开均所在的连长叫王显奉,1947年不满17岁,参加“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后参加抗美援朝,在朝鲜战场屡立战功。史开均时刻以老连长为榜样,时刻坚守在炮测岗位,始终保持着“一级战斗”准备,细心观察着前沿阵地的敌情,严防敌机突袭,为保卫边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1959年8月23日,是我军炮击金门一周年的日子。为防敌方报复,福建前线指挥部下达命令,所有驻防部队全部进入“一级战斗”准备。可就在当天上午9时,天空突然刮起12级台风,部队营房瓦片象雪片纷纷卷走,房屋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阵地上飓风席卷,暴雨似刀,战友们龟缩在交通壕里不敢挪动半步。老连长为了保护连队安全,在检查防台风措施时,被狂风卷来的杂物砸伤。史开均不顾个人安危,始终保护着受伤的老连长,并与战友们一道奋起抗灾救灾,最终受到部队嘉奖。
史开均在高炮部队留影 史开均在厦门前线久经炮击金门的炮火考验,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1960年6月15日,在艾森豪威尔访台的炮火声中,他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在入党的当天曾写过两首诗词,其中一首写道:”台湾浊气盛空前,沿海焇烟连广寒。美舰扬威南日岛,蒋机炫武日光岩。铁流滚滚天兵降,方阵巍巍利剑悬。勇士扬鞭驱野狗,红心向党卫蓝天”。 1961年初,史开均调任营部文书,直至1965年5月退伍,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度过了近8个春秋,在部队的大熔炉里百炼成钢。退休后仍军魂不老,心系部队。2020年4月,他得知原部队八连,在1966年9月17日的援越抗美战斗中,一天遭受美机三百多架次的狂轰滥炸,有三位战斗英雄长眠在异国他乡,连队成为援越抗美战斗英雄连。连队退伍老兵唐中全,在40多年后,独自骑自行车,历时3个月,往返4000多里,一路燃烧激情,前往越南查找烈士墓地祭奠的感人事迹后,一口气撰写了3000多字《单骑4000里 异国祭英灵》的文章,后参加《红网论坛》征文大赛并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