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谈 招 牌 武陵通晓先生准备了一篇写招牌的大文章,若能引起有关当局重视,对提升我市招牌文化大有裨益。 过去,常德商家很注重写招牌。一是讲究招牌含义,名称要吉利,表达生意兴隆丶诚信丶吉祥丶永续;二是讲究书法,字体要写得端庄工正,大气壮观;三是讲究装饰,有用纯金泊粘贴的,也有用金色黄铜粉饰的,即所谓光彩夺目的"金字招牌",再配上霓红灯闪耀,给顾客以美的感受;四是讲究悬挂要突出,多以直写招牌高悬突显,形成招牌林立状态,体现商业繁华的街景气象;五是讲究匹配对联,不少大商家还在横挂招牌的门面或店堂内配上与招牌含义相应的对联,在词性、对仗上十分讲究平、仄、韵合律工正,体现了浓厚的商业文化氛围。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上海、北京、香港、台湾以及国外的唐人街仍然牢固的保持和延续着,闪烁着中华文化的光彩! 反观当今我市的商业招牌,实在不敢恭维,且不说比不上国内外上述招牌景象,就是与常德过去比较,也是莫能企及的。比如步行街本可打造成招牌林立光彩夺目的繁华商业街,可惜改造时被忽视了。再比如有的商店招牌字体写得歪头邪尾,不堪入目;不少对联不仅基本不合联律,而且含义也是牛头不对马嘴,大失以诗词楹联著称的“诗词之市”的面子。所有这些若能引起有关当局的重视进行改进,也是“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