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21-8-31 10:00 编辑
中共党史读本之十九 三大战役
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国民党军队由于兵力不足,只能重点防守一些战略要地。对东北地区是撤是守,国民政府举棋不定。 中共中央经过分析认为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被围困的长春守敌,一部分起义,一部分投诚,长春解放。11月初。解放军乘胜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又开始了。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与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解放军首先在徐州以东歼灭黄百韬兵团十万余人。蒋介石调兵增援徐州,刘伯承指挥解放军在安徽将援敌黄维兵团十万余人包围歼灭。“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见大势已去,率三十多万人弃徐州南逃。解放军迅速将其包围,于1949年1月发起总攻,全歼敌军。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辽沈战役结束以后,东北解放军秘密入关,同聂荣臻领导的华北解放军一起发动平津战役。他们以神速动作将华北敌军分割包围于北平、天津、张家口等据点,切断了其西逃南窜的去路。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天津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战役简况 | | | | | | | | | | | | | 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 | | | | | | | | | |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 从战争规模和取得的战果看,三大战役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在三大战役里,广大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积极支援前线。国统区的中共地下党和革命群众也为战争的胜利,积极贡献力量。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