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1-9-6 07:04 编辑
经营是邮政发展的推力 ——海关邮政对我国现代邮政运营的启示及现代意义
万石诗
提要:清代晚期以前的邮驿通信是国家财力支撑的政府工作。海关邮政变革邮驿通信的纯官办为半官半商,注入了经营理念,竟争机制,建立了规章制度。今天的邮政是服务型的商业性质、市场运作,海关邮政成功的经营理念对于现代邮政仍有现实意义。
一项事业发展的推力有两种,一种是政府的行为,一种是政府行为主导之外的经营运作。中国邮政的早期邮驿通信是政府行为,海关邮政具有经营性质,海关邮政是中国千年政府行为变革为政府主导之外经营运作的发端,为现代邮政运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经济日报》 2000年12月28 日一篇文章写道:中国邮政通信源远流长,出土的殷商时期甲骨文就有国家有组织通信的记载;周秦以来,由于保卫边防、传递军情政令、维护政治统治和国家统一等需要,邮驿、烽火通信十分发达,有完善的组织系统,严格的律法规章和很高的传递效率。 可见,邮驿通信是以传递公文﹑接待过往官员为主的官方交通通信组织。到清代,通信日趁发达,有官办驿站、文报局;有商办民信局、侨批局;有帝国主义国家私设的“客邮”;有租界当局、洋商、投机分子等办的“本地邮局”、“书信馆”; 有半华半洋的“海关拨驷达局”;还有“华洋书信馆”等等,形成了清末邮政通信的复杂局面。由于赫德经手的海关邮政是半官半商、半华半洋性质,占有很多优势,加之善于经营,取得了成功。 1866年起,赫德在总税务司署添设了邮务办事处,接着制订公布了邮件封发时刻表和邮寄资费,收寄范围限于使馆文件和海关本身公私信件。赫德把一些规章制度引入海关邮政,比如怎么处理丢失邮件,挂号邮件,无人认领邮件。对于职员有严格的要求和详细的规定,以保证工作效率。海关邮局还定期进行秘密巡查,以保证人人都能认真履职。1878年发行以大龙邮票为名的中国第一套邮票。邮票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全套三枚,即1分银(绿色)、3分银(红色)和5分银(黄色),票幅24.5毫米×27.5毫米。邮票以龙为主图,票面标有大清邮政局字样和英文CHINA。邮票的使用使收费变得简单,邮资的费用降低,邮政通信因此走入大众。 赫德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对中国现代邮政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赫德早就想插手中国邮政事业,他列举清政府驿站的种种弊端说,每年开支三百万两白银,却办得如何的糟,主张裁汰驿站,改办邮政。康有为、张之洞等,也都赞成立即开办国家邮政。总理衙门根据张之洞奏折和赫德所拟邮政章程,奏请光绪皇帝正式批准。1896年3月20日光绪帝批准总理衙门委任赫德专办。从此,“大清邮政”开办,一种由官办的先进的通信方式正式出现,并迅速发展。 中国腹地的湖南省常德1899年12月3日开设大清邮政“常德邮政支局”。《 常德集邮史》载:“办公地址处于常德城中心和繁华地带,房子坐落在绿树环绕之中,很适合我们的计划和需要,结构很好,保持着极好的状况,前面是常清街——贯穿常德最好的街”。1912年,常德副邮界管辖湘北、湘西部分的邮政支局及邮政代办支局,计有常德、津市等自办总局11个,自办城市支局1个,安福、安乡、澧州、龙阳、桃源、慈利、石门等委办代办支局61个,合计73个分支机构。随后,邮政脱离海关,长沙、常德副邮界总局改称邮政分局,属汉口邮政总局领导。 赫德开办邮政伊始便寻找最能盈利的邮路,在盈利的路线做好了之后,开始逐步拓展到不盈利的邮路。但是当时邮路发达的地方也基本上是民信局比较多的地方。 于是海关邮政首先与民信局展开竟争,虽然从1911年起海关邮政声称他们已经制服了民信局,但是1932年的时候才正式废除。据湖南省津市市“邮电志稿”载:“商办民用性质的民信局,经营书信传递,契约、票据、证券等业务。清光绪二年(1876),津市谷冢巷开设曾生昌民信分局,业主曾云程。民国十年(1921)经理吴瑞卿、赵荣贵向邮局请领营业执照,有办事员3人,苦力3人,主顾多为商界人士。另有李永隆民信局设祁家巷,民国九年(1920)4月,向邮局请领执照,办事员2人,苦力8人。因信业属国家专营, 1930才—律查禁。” 1906年清政府改革官制,设立邮传部,1911年邮传部成立邮政总局,接管全国邮政事务,从此邮政脱离海关,由大清国自主办理。大清邮政传承了海关邮政的合理成分,比如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大清邮政成立时,全国的邮政通信行业仍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大清邮政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狠狠地打击竞争对手,比如各式外国“客邮”和商铺邮局,使邮政成为晚清生产力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1949年中国共产党确定了“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宗旨,使邮政服务成为邮政通信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如果说,邮驿组织向海关邮政转变是中国邮政的一次变革的话,那么改革开放以后的邮电分营和接下来和邮政政企分开,则是现代邮政的又一次变革。邮政经历了长期以来的政府专营、传统运作,而实行政企分开则是一次从传统邮政向新型的现代邮政发展的变革。现代邮政的形成及特征是,长期以来邮政被非盈利性、公益性服务部门的性质所限,缺乏造血功能,缺乏经营活力,对于市场需求的响应迟缓。 邮电分营之后,邮政深化改革政企分开之前,对于服务三农和送产品下乡更多的是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而不是营销任务来看待。既然是政治任务,讲究的是无条件无原则完成。因为政企分开之始管理模式一时不适应,一方面是职工对营销任务不适应,缺乏经营活力;另一方面社会又要求具有基础设施性质的邮政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所以,邮政作为独立企业直接面对市场,长期以来仍旧是亏损。 邮政为了扭转亏损只得走大力发展业务的路子。首先是巩固发展传统的信函、邮政汇兑、包裹、报刊发行、特快专递、集邮、邮政储蓄业务;借改革开放东风又衍生出许多新的服务门类:商业信函、中邮专送广告、邮资广告明信片、企业拜年卡、账单、音像制品,图书发行、电子汇兑业务、代办业务;现在又新开办了电子邮政业务:如网上邮市、网上商城、电话购物、网上邮局、电子汇兑、电子认证、电子邮票、电子商函、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还有物流配送业务也将是中国邮政下一步将重点发展的新业务之一。这些新业务项目的产生,都是经营理念和竟争理念的产物,其中有海关邮政经营理念的基因。 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中国邮政积极发展国际邮政网路,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通邮关系。而汹涌的快递市场却又夺走了相当一部分原本属于邮政部门的市场份额,邮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邮政开放的浪潮既为我国邮政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邮政如果守成不变,无所作为,必将处于被动地位。海关邮政的依靠政策,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与时俱进,不断开发新业务的思维模式,以及实行有效成本控制、竞争策略等,仍有现实意义。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第47届世界邮政日时指出:我国邮政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然而,由于行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所以必须树立“大邮政”的理念、坚持“大发展”的导向、把握“大融合”的关键,坚定不移向邮政强国迈进。并为此提出五大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 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依法治邮。马局长说:“回顾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展望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他的这句“回顾昨天”中的“昨天”,既是三十年,也是一百年,三千年,其中包涵了对海关邮政经营理念的回顾,这就是海关邮政的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 中国邮政报2015年2月13日“依附于海关的清代邮政”蒋波 新浪2016年11月16日博文“现代邮政企业先进经营理念探讨” 刘逸忱2017年5月24日“胶海关兼办邮政考略” 《经济日报》 《中国档案报》 《常德集邮史》、 《津市市邮电志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