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18|回复: 15

她在丛中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3 06: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1-9-13 07:00 编辑

                                                               她在丛中笑

万石诗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主席赞颂梅花的诗句妇孺皆知。梅花,蔷薇科茎叶小乔木,也有灌木,树龄可达数百年。梅花品种多达二、三百种,1985年发行的T103梅花邮票中选取了绿萼、垂枝、龙游、朱砂、洒金、杏梅六个名贵品种。
     邮票梅花图,枝干,或直立,或纷披,或自然扭曲,古干盘旋,如龙游海;那蓓蕾,碧意枝头;那花朵,红如血染,白如雪飘,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花形美丽而不妖冶,花气芳香。梅花迎风斗雪而不屈折,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
   毛泽东最爱梅花,在他已发表的五十首诗词中,有两首歌咏梅花。“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首《卜算子·咏梅》,寄托了一个自信、自豪、自强的革命家情怀。《七律·冬云》一诗中的“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塑造了一个伟大的、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形象。毛泽东借梅花寄情、言志,在他的笔底,梅花美得俊逸,美得机智,美得妙趣盎然。他把梅花视为百花之神,百木之胆,报春的使者。他赞美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品格。梅花欢喜漫天雪七个字,勾勒出这位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大无畏的大英雄气概。
   梅花色香并绝,毛泽东吟咏梅花,他身边不少人也钟情梅花。1913年,林伯渠因与同盟会员在湖南发动二次革命失败,被袁世凯通缉亡命日本时,写有《大森林看梅》的诗句:“不负梅花约,驱车走大森。寒云半岭重,春色一湾深。”诗中记述了革命形势寒云密布,革命者春意深沉,指日报国的情怀。董必武晚年也常以梅花入诗:“稼艳红梅带雨妍,上元春已到湖边。”他希望娇艳的梅花妆遍祖国的大好河山。陈毅,是元帅、外交家,也是毛主席的诗友,在陈毅的眼里,梅花卓然独立,坚忍不拔:“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红梅不屈服,树之立风雪。”这不正是自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与顶天立地的革命志士陈毅的形象写照么。领袖们爱梅花,梅花是他们的个性与理想的象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07: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贴!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07: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品种多达二、三百种,1985年发行的T103梅花邮票中选取了绿萼、垂枝、龙游、朱砂、洒金、杏梅六个名贵品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07: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最爱梅花,在他已发表的五十首诗词中,有两首歌咏梅花。“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首《卜算子·咏梅》,寄托了一个自信、自豪、自强的革命家情怀。《七律·冬云》一诗中的“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塑造了一个伟大的、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形象。毛泽东借梅花寄情、言志,在他的笔底,梅花美得俊逸,美得机智,美得妙趣盎然。他把梅花视为百花之神,百木之胆,报春的使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07: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陈毅的眼里,梅花卓然独立,坚忍不拔:“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红梅不屈服,树之立风雪。”这不正是自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与顶天立地的革命志士陈毅的形象写照么。领袖们爱梅花,梅花是他们的个性与理想的象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07: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07: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命伟人的咏梅诗词写作的水平都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07: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头一欣赏您的查找和小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08: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08: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红梅不屈服,树之立风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30 20:56 , Processed in 0.03608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