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1-9-21 07:43 编辑
余到省城工作匆匆已逾四年。这几年,在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下,物皆商品化,处处是商场。道德者流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官宦者流则或安于清贫,守操乐道,或趋利下海,俨然款爷,诸般现形于官场。当代舞台,诸套行头,声色俱佳,蔚成大观。窃以为,商潮席卷,商品泛化,乃社会进步之表征。人们谁不期望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尤其吾国人民,数千年历经战乱,饥寒交迫,到了世界文明昌盛的当代,难道不可以使当代人过上文明富足的生活,而要一如祖辈们那样穷困潦倒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诚如一位伟人的金石之言,以本世的苦修苦行,期望换得彼岸世界超级幸福的人,毕竟是没有现实感的少数高人。由此可见.该咒诅的并非重商主义、市场经济;并非所谓江河日下的人心。用过时的规则评判现时的社会,结论决非公允。 然而在重利重商的今天,为文之道确实式微了,“语不惊人死不休”,惊世之作似乎已消逝于我们的视野。窃以为,这不过是一种过程。当物质财富极大地涌流之际,精神之花亦将灿烂开放。余辈大可不必悲天悯人。 余在盐业经济的奔波中,俗事缠身,不得自主,加以年岁日增,江郎才尽,几乎没有多少雅兴了。然天性使然,身边亦有几个老少文友,均愿寄闲适于山水,于是,竟又拾得几朵落英,愿在诸友的繁忙生计中为其创造一份闲适,亦作为我的绵薄馈赠,惭愧之至! 一九九六年六月人日于长沙河西古戈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