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杨 于 2021-10-8 08:34 编辑
如何用好我们身边的红色资源的几点拙见
常德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并拥有527.91万人口的红色地区,党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为将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利用好,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质量,常德各地部门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学好党的历史、讲好党的故事。常德的红色资源丰富而又精彩,有上过开国大典的林伯渠,有被毛主席高度赞誉“昨天文小姐 今天武将军”的丁玲,有红军早期的高级将领王尔琢,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有湖南工人运动的领袖人物黄爱,有被习主席追授“扶贫英雄”的王新法等等典型人物,他们的事迹被广为流传,他们的光辉形象是中华民族的“闪亮坐标”。如何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我认真思考,有三点拙见。
一是“学党史,悟思想”,不仅是砥砺初心的必修课,更是提振精神的动力源。我建议可以开辟红色专栏,定期在单位内部集中时间聆听或观看党史故事和党课,以“声”入人心的形式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家门口学习历史、了解党史、关注常德史。二是充分利用城市书屋、农家书屋、档案馆、社区广播站、丁玲公园、屈原公园、常德诗墙、革命公墓等等活动场所,用好用活本地红色资源,以开辟阅读专区、诵读红色诗词、传唱红色歌曲、流动观看红色电影等特色内容,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当然,青少年也是我们教育宣传的重中之重,大家可以利用闲暇之余,言传身教地带动家里和身边的小朋友通过线上新媒体,线下多形式等观看、聆听和传播红色文化,毕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我们责无旁贷,让党史教育内容深入人心、深入童心,让党史教育实践活动广而告之、广为人知。三是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我认为关键在人的思想认识,就是要构建科学长效的政策宣讲机制、党员教育机制、理论学习机制、传承激励机制等等,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增强民族自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播撒出信仰的火种,继续照射奋斗的强光。
因本人水平有限,先写到这里,敬请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