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10|回复: 20

张干曾力主开除毛泽东,1950年毛主席却给政府致信:给他供资养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9 09:3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转发伟人颂

一直以来,毛泽东都严于律己,从不搞特殊。对于子女,也从来如此。全国困难时期,看着心爱的女儿李讷被饿得脸色难看,也坚决不给开后门。卫士李银桥看不下去,给李讷送了一包饼干,主席因此生气质问:“为何要搞特殊?”但对于曾经要开除自己的校长张干,毛泽东却罕见特别关照。

亲自写信关照

1950年10月11日,毛泽东罕见亲自给湖南政府主席王首道写了一封特殊的信。信上,毛泽东请省政府特别关照张干(字次仑)等三人,对他们进行接济,借资养老。具体内容如下:

“张次崙、罗元鲲两先生,湖南教育界老人,现年均七十多岁,一生教书未做坏事,我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张为校长,罗为历史教员。现闻两先生家口甚多,生活极苦,拟请湖南省政府每月每人酌给津贴米若干,借资养老……”

王首道收到信后,虽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太符合毛泽东的一贯风格,但依旧火速给张干先后两次送去救济米1200斤,以及50万人民币(旧币)

看着那些沉甸甸的大米和钱,再看看毛泽东给王首道写的信,66岁的张干激动异常,双手颤抖着接过这些满载毛泽东关爱之情的东西,往事一幕幕在脑海里浮现。张干深感惭愧,情难自抑,泪流满面。

1914年,年仅30岁的张干出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同年,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毛泽东等第四师范的学生被编入第一师范的一年级。他们也就相当于多读了半年书。

次年,毛泽东等学生听到学校颁布一则新规定:从下学期开始,每个学生交10元学杂费。这个消息瞬间在学生中间炸了锅。他们不但要多读半年书,还要多交10元学杂费。这些钱对于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开支,学生们因此强烈反对。

此时,有人透露称,这10元激起众怒的学杂费,是校长张干为讨好当局而提出的。学生们立即将矛头对准张干,纷纷罢课,发起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

为赶走张干,有学生在校园内大量发布传单,传单上控诉张干“不忠、不孝等种种‘劣迹’”,大家想要通过舆论赶走张干。

毛泽东路过“布告栏”仔细阅读传单后表示:这些批判并没有击中要害,我们不反对张干当家长,而是反对当校长。所以我们要批评他办学校做得不好的地方。

随即,毛泽东挥笔写下一篇气势磅礴的四千字《驱张宣言》,并连夜印刷出来派发:

“张干自到我们一师任校长以来,对上逢迎,对下专横,教学无方,贻误青年……”

随着事情越闹越大,学生罢课的消息传遍整个湖南省。为阻止这场运动,湖南省教育司派来督学,给第一师范学生召开大会,要求他们立即复课。督学的到来,正好让学生找到机会继续投诉张干,他们纷纷表示:“张干一日不走,我们一日不复课!”

无奈之下,督学只好对他们说:“你们上课吧,张干下学期就不来了!”

督学这样说,可能只是想让学生暂时平息怒气,并非真的要辞去张干。但张干并不知道,尤其是当他看到那篇尖刻的《驱张宣言》后,当场热血涌上大脑,当即表示要开除毛泽东等人。

这个决定,再次在学校引起轩然大波。这一次,不仅学生反对,就连教师们也极力反对。教师杨昌济表示:“这是一个绝对的错误!如果张校长坚持开除毛泽东等人,我们全体教职工罢课罢工!”

没办法,张干只能松口,改为给毛泽东等人记大过。而这个处分再次将张干推上风口浪尖,在学生们的强烈要求下,张干被免职。而他之后的职业生涯,也一直走下坡路。从高校校长,一直到中学数学老师。

惭愧之二:替蒋介石说话

重庆谈判前,蒋介石别有用心,给毛泽东连发三封电报,要求赴渝谈判。不明就里的张干在看到第二封电报的消息后,以为毛泽东不肯和谈,遂以老师名义给毛泽东写信劝他去重庆:

“延安,毛润之学弟勋鉴:抗日获胜,建国弥艰,万恳应召赴渝,赞襄国政,幸勿固执,致失人望。”

虽然心怀国家大局是好心之举,但他却措辞欠妥,“应召”似乎将蒋介石当成了“皇帝”,将毛泽东当成“下臣”。最重要的是,他误会了毛泽东,替蒋介石说话,没有看出蒋介石的真正意图。

惭愧之三:当地主

张干本是贫农,新中国成立前夕,65岁的他因为年老体弱,辞去六中校长一职,用毕生的积蓄在家乡购置田产。新中国成立后,他因此被划归为地主。生活潦倒之际,他拖着年迈的身体,再次回到长沙任教。

鉴于以上种种,张干虽然生活极度拮据,有时甚至连饭都吃不上,几次想给已经成为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写信,却羞于提笔。

因此,毛泽东一直不知道张干的情况。直到1950年,湖南一师校长周世钊被毛泽东邀请到中南海丰泽园参加家宴。

席间,客厅频频传来欢声笑语,毛泽东与几位敬重的师长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说到校园时,毛主席突然问周世钊:“我们的老校长张干还健在吗?”

周世钊回答:“在的,他现在在中学教数学。”

说起张干,毛主席感慨道:

“张干先生是个很有才干、办事果断的人,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校长。不简单那。我当时不喜欢他,觉得他一定会往上爬,而且,他如果真的想往上爬,还是很容易的。但没想到他并没有进入仕途,现在还在吃粉笔灰,难能可贵那!”

听完毛泽东的话,周世钊突然变得难过起来:“润之,张干现在生活非常困难,身患重病,整日卧床。他家六口人都指着他那点微薄的工资呢,有时好几天都无以为炊……”

毛泽东诧异中又带着几分责备地看着周世钊:“你怎么不早说呢?张干这样的老教育家,应该照顾,应该照顾的!”这才有了开头一幕。

当年被你的虎气吓住了,对不起

王首道来过家里后,张干对毛泽东无限感激,夜不能寐,终于提笔给毛泽东写信告知近况,并感谢他的照顾:

“经国万机,不遗在远,其感激曷可言喻?今乡里既不可居,省垣又难工作,六口之家,贫与病迫,无实至为可虑。”

看到张干的来信后,毛泽东心情复杂,很快回信:

“……生活困难情形,极为系念,已告省府有所协助”

看到毛泽东说挂念自己,张干万分激动,他专门把全家人都找过来,当众读了一遍信。读完之后,他的嘴里小声念叨着“极为系念”几个字。随后将毛主席的回信,小心翼翼的放好,无限感慨的对家人说道:“毛主席这样伟大的人,不记前怨那!”

心情大好的张干,身体上的病痛似乎也好了一大半。1951年,他又收到一个好消息,毛泽东给他寄来一张请帖,邀请他去北京叙旧,张干再次欣喜若狂,激动得泪流满面。

9月26日,张干与罗元鲲等人在办公厅干部的陪同下一起游览故宫。期间,办公厅干部告诉他们,毛主席将在11点时,派专车来接他们去家里吃饭。张干高兴的说道:“终于可以见到润之了!”

一行人驱车来到丰泽园后,刚从车上下来的张干就看到身材魁梧的毛泽东。毛泽东主动迎上来伸出手:“张校长,您好啊!”。张干也赶紧伸出手握着毛泽东,他那看尽沧桑的眼睛里瞬间满含泪水,重重的点了点头。

众人到客厅坐定后,张干仔细打量着毛泽东:“润之,你的身体还是那么好啊!”毛泽东哈哈大笑:“这是在一师洗冷水澡锻炼出来的!您当时还说我身上有虎气与猴气,虎气为主,这两气可是左右了我的一生那!”

听到虎气,张干又想起了当年的事情,顿觉羞愧,终于说出了藏在心底的歉意:“当年一师闹成那样,我可被你的虎气吓住了,所以才力主开除你,我对不起你啊!”

听到这里,毛泽东立即摆摆手:“当年我年轻气盛,看问题太过片面,已经过去了,就不提了。”听到毛泽东不计前嫌,张干感动落泪再次表达歉意:“总之,是我对不起你,身为老师,我深感惭愧!”

毛泽东看着张干,真诚的说道:“学生我这样的寸草心,无论如何都很难报尽老师您的三春晖那!”

看到毛泽东如此心胸开阔、重师恩,作为老师张干觉得非常欣慰。

之后,他们相互敬酒,相谈甚欢。毛泽东再次关切询问张干身体与工作情况。得知他还在继续工作后,毛泽东说道:“您年事已高,就不要再工作了,学校应该给予您优待,薪资照发!”张干再次感动落泪。

饭毕,毛泽东亲自陪同张干等人参观中南海。看着中南海平静的湖面,张干突然问道:“润之,我记得你以前很喜欢游泳,现在还游吗?”“游!而且风浪越大越喜欢!”

张干意味深长的说道:“你真的很喜欢风浪,从年轻到现在一直如此。”毛泽东哈哈大笑:“风浪可以锻炼人,造就人。”张干看了看毛泽东,沉思片刻后继续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一刻,他虽已年迈,但依旧不忘对学生谆谆教诲,还是当年那个负责任的老师。毛泽东明白他的意思,正色道:“老校长放心,我记住了!”

北京之行即将结束,张干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之际,突然有工作人员敲门。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包裹,刚进门就打开包裹告诉张干:

“这里有主席给您的150万元(旧币)做零用,还有一瓶鹿茸精。主席嘱咐我告诉您,每天饭前二十分钟服用二十滴。主席本想亲自送您,但公务太过繁忙,还请您见谅,让您多保重身体!”

看到毛泽东如此关心自己,张干情绪激动不能自已。

严师背后的苦心

虽然毛泽东没有计较,但张干知道,以前在学校时,自己一个公文包、一把油纸伞,平时不苟言笑,对学生还非常严厉,甚至开创了月考新制度。同时,还有人觉得他思想守旧,要求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禁止学生参加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很多人并不喜欢他。

尤其是与前校长孔昭绶相比,对比更加强烈。孔昭绶为人温和大度,笑容满面,思想开明,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参加救国活动。两相对比,学生们很喜欢热血的孔昭绶,越发觉得张干迂腐,甚至有不少老师也这样觉得。这些张干都知道。

但是,这并非他的本意。孔昭绶校长满腔爱国之情,却因发表反袁檄文被通缉,为保性命只能远走日本,一师也因此差点遭遇灭顶之灾。在张干看来,那个时候的社会太黑暗了,他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受到伤害。

况且,既然抵抗没用,那就先好好学习,先在乱世中保全性命,等到将来时机成熟,再起来反抗,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也是可以的。

但是,这些事情他从未向学生们讲过,如果不是当年被免职后杨昌济的一再坚持,他也不会向其他老师袒露真实心声,也就没有人知道他对学生的感情。

离开一师校长办公室时,他曾感慨的说了一句话:

“在学校只有校长开除学生,学生开除校长,这是第一次”说出这句话时,想必张干的内心是非常酸楚的。走之前,他非常仔细地将校长办公桌擦干净,并且在房间站了很久才离开。

而且,当年使得学生将矛头对准他的10元学杂费,也并非他提出的,而是湖南省议会决定的。他不仅不是学生心中那样的恶人,反而还是为了学生奔波求援的好老师。

当年,为了不让学生承担那10块钱,张干数十次奔走于都督府与学校之间,请求姓汤的拨款。因为他知道,对于贫苦学生来说,让他们拿出一块大洋都很难,更何况是10块。所以让他甘愿自己受点苦。

但是,姓汤的一直没有同意,他的努力也都付之东流。不仅如此,后来学校资金出现问题,连伙食费都拿不出来。为了不让学生饿肚子,本就没什么钱的张干,自掏腰包给学生买米,甚至将自己的怀表都拿出来变卖。

但是,他自己的钱很快就用完了。为了帮助学校渡过难关,他又找到湖南富商陶斯咏的父亲求助,希望对方能够借给学校一点钱。

陶斯咏父亲满口答应,但却提出一个让张干无法接受的条件——开除毛泽东。陶斯咏父亲表示,只要张干开除毛泽东,他甚至可以捐给一师5000大洋,更别说借钱了。

听到这个条件,张干脸色一沉当即拒绝。他明确的告诉陶斯咏父亲:“我绝不会用学生的前途来换钱!”

可见,张干是一位淡泊金钱,爱护学生,非常正直的老师。但是,所有这一切,他都没有对学生说过一个字,没有人知道他在背后的默默付出,这也就造成了一些误解。

虽然这些话张干没有对毛泽东说过,但是,从他几十年的具体行动来看,毛泽东也看出他是一位值得敬重的好老师。

就像毛泽东所说,当年如果他想向上爬,很容易,但他并没有那样做。这足以说明他的为人、他的志向。因此,毛泽东才会特别关照他,不忍这样一位老教育家晚年太过凄苦。

从北京回来后,张干受聘为省军政委员会参议室参议、省政府参事室顾问。每月的聘金加上学校的薪资,足以保障家里的生活。而他也积极参议国家大事,应邀作报告,尽心尽力为国家发展发挥余热。

而毛泽东也一直对他关怀有加。60年代全国困难之际,张干身体再度不适。毛泽东得知后,委托省委书记张平化给张干捎来2000元救济他,并附上一封慰问信。收到信后,张干惊讶之余有满怀感激之情。

63年,张干病重,毛泽东再次写信慰问,并委托时任湖南省副省长的周世钊前去看望。周世钊走后没几天,张平化再次亲自前来看望。

看着病床上越发苍老的张干,张平化俯身贴在他的耳边说道:“您生病了,主席很是惦记,委托我捎点钱给您!”说着,张平化打开公文包掏出2000块钱交给张干:“这些都是主席自己的稿费,您先拿着用。不够了您再写信告诉他啊。”

张干非常难为情的说道:“我老了,不能再为人民继续工作了,这些钱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

1967年,83岁的张干因病去世,周世钊为他举行了追悼会。虽然他离开了,但他与毛泽东的师生情,依旧在感动着、影响着后人,让我们的尊师之情更加浓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9 09: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9 09: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都严于律己,从不搞特殊。对于子女,也从来如此。全国困难时期,看着心爱的女儿李讷被饿得脸色难看,也坚决不给开后门。卫士李银桥看不下去,给李讷送了一包饼干,主席因此生气质问:“为何要搞特殊?”但对于曾经要开除自己的校长张干,毛泽东却罕见特别关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9 10: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闻两先生家口甚多,生活极苦,拟请湖南省政府每月每人酌给津贴米若干,借资养老……”

王首道收到信后,虽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太符合毛泽东的一贯风格,但依旧火速给张干先后两次送去救济米1200斤,以及50万人民币(旧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9 10: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病床上越发苍老的张干,张平化俯身贴在他的耳边说道:“您生病了,主席很是惦记,委托我捎点钱给您!”说着,张平化打开公文包掏出2000块钱交给张干:“这些都是主席自己的稿费,您先拿着用。不够了您再写信告诉他啊。”

张干非常难为情的说道:“我老了,不能再为人民继续工作了,这些钱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9 10: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毛泽东也一直对他关怀有加。60年代全国困难之际,张干身体再度不适。毛泽东得知后,委托省委书记张平化给张干捎来2000元救济他,并附上一封慰问信。收到信后,张干惊讶之余有满怀感激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9 10: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毛泽东所说,当年如果他想向上爬,很容易,但他并没有那样做。这足以说明他的为人、他的志向。因此,毛泽东才会特别关照他,不忍这样一位老教育家晚年太过凄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9 10: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斯咏父亲满口答应,但却提出一个让张干无法接受的条件——开除毛泽东。陶斯咏父亲表示,只要张干开除毛泽东,他甚至可以捐给一师5000大洋,更别说借钱了。

听到这个条件,张干脸色一沉当即拒绝。他明确的告诉陶斯咏父亲:“我绝不会用学生的前途来换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9 10: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众人到客厅坐定后,张干仔细打量着毛泽东:“润之,你的身体还是那么好啊!”毛泽东哈哈大笑:“这是在一师洗冷水澡锻炼出来的!您当时还说我身上有虎气与猴气,虎气为主,这两气可是左右了我的一生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9 10: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2:20 , Processed in 0.0403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