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246|回复: 14

中国共产党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0 18: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共产党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江时宜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党自成立时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每一历史时期,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中国本土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成功开开辟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虽然,我们党在探索中有过失误,甚是发生过严重曲折,但最终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从失败中崛起,从失误中奋起,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同时,党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义,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成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


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在19世纪,被马克思称之为无产阶级的工人、农民等劳动人民,处于被奴役、被剥削、被统治的地位。无产阶级要争得自由、民主、解放,成为社会的主宰和主人,就必须组织起来、武装起来,砸乱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即工人农民阶级政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无产阶级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共产党人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里,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的一般途经。列宁领导工人阶级在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夺取城市,然后把革命烈火燃向农村,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使工人、农民等劳动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20世纪前半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内部没有民主,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工人农民没有民主民生民权,民不堪命,饿殍载道;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中华大地,掠夺财富,残害百姓。中国民族和中国人民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以苏俄列宁为榜样,在1927年8月以后,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饮马长江、会师哉汉”,攻打大中城市,但先后失败。实践证明,走俄国城市武装起义,先夺取城市,然后将革命烈火燃向农村,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走不通。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则为指导,深刻分析中国国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道路的理论。是时,中国的国情有两个主要特点: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中国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大国。两大特点决定了中国革命首先在农村发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工人、农民不可能通过议会道路取得政权,只能组建工人、农民自己的武装,通过军事武装斗争夺取政权。二是中国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大国。这就决定了,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夺取政权、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必须依靠农民。“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作为中国无产阶级代表的共产党必须派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然后在广大农村积蓄和壮大革命力量,将革命烈火燃向城市。三是中国革命的敌对势力很强大,并且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是反动势力统治的薄弱环节。并且,军阀割据,造成了“白色政权”分裂,革命力量完全可以在薄弱环节存在和发展。四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农村具有相对独立性,农村可以不依赖城市而存在。这就就为在农村积蓄发展壮大革命力量成为可能。中国共产党正是坚持走这条道路,通过28年的与内外反动派进行艰苦卓绝地斗争,在付出巨大牺牲的基础上取得革命胜利,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了工人农民自己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了从新民主主义
   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正确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权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无产阶级要获得经济解放,一定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行剥夺剥夺者”。如何消灭,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只有两条途经,一种是暴力没收,无偿剥夺;一种是和平赎,有偿剥夺。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夺取政权以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对官僚买办资本实行“暴力剥夺”,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如没收原官僚资本原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及各省地方银行,没收原控制着全国资源和重工业生产的前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垄断全国纺织业的中国纺织公司,兵工、军事后勤、政府系统的官办企业、国民党的“党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践“剥夺剥夺者”的思想,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在农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划分阶级成份的基础上,利用国家政权,没收地主富农的田产房产,分给无地少地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给农民颁发土地权证,使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成功探索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恩格斯指出,为挽救由于资本主义竞争而必然走向灭亡的农民的命运,建议把各个农户联合为合作社,通过农业合作社的示范作用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提供贷款和具体物资的援助,把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引导到社会主义道路上来。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实际,成功开辟了一条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过渡形式。20世纪50年代初,农民获得土地,成了土地的主人。此时的农民仍然个体农民。但由于许多家庭底子薄、劳力差的贫困农户因缺少生产资料、经营方式落后,遇到天灾人祸便出卖土地、耕地、农具,农村中又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中国共产党适时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集体化道路。经过简单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有少量的共同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初级合作社,再到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农民公有制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农业农村私有制过渡到农业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虽然这个过程存在着过急过快的问题,但,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向、道路是正确的、成功的。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成功探索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将民族资本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要采取和平赎买、有偿剥夺的政策。列宁主张,把民族工商资本“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上去”“将来把国家资本主义变成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创造性地实施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和政策,解决了经由国家资本主义这个阶梯把民族资本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具体创造了向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收购产品、批购零销、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以及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到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这样一些由低级、中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取得了先把私人资本引向国家资本主义,然后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同时,中国共产党在对民族资本实行和平赎买的过程中,还把对企业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企业的同时,采取教育的方法,逐步地改造民族资本家,并给具创造条件,使他们由从前的剥削者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了从温饱不足的
贫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正确道路


        按照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无产阶级在夺取革命胜利后,必须建立起强大的物质经济技术基础,千方百计增加生产力总量。中国共产党是在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起强大的物质经济技术基础,发展道路的选择十分关键。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70多年的艰辛探索,成功开辟了把一个贫穷落后社会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的正确道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走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是现代代的核心。近代以来,一切民族都将走向工业化。但因各国经济政治制度前提不同而走向工业化的道路迥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人民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积贫积弱、工业基础极其落后薄弱的基础上,遵循工业化一般规律,结合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的基本国情,成功探索了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用发展战略策动工业化。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制定与当时内外形势相应的工业化战略。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重工业是国家的基石。早在“一五”时期,在苏联的援助下,建成了一批重工业企业和重工业基地。如建成阜新电厂、太原第一热电厂、大连热电厂、抚顺电厂、鞍山钢铁公司、太原钢铁厂、东北石油二厂、南昌飞机场、洲株航零发动机厂、沈阳飞机制造厂和航空发动机厂。在“三线建设时期”,我国建成一系列重工业企业,基地和交通项目,如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六盘水煤炭基地、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陕西航空种业基地、酒泉钢铁厂、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德阳装备知道业基地等。成昆铁路、黔桂铁路、枝柳铁路、贵昆铁路、郑州黄河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重工业发展为巩固国防、奠定中国工业化基础发挥了巨大作用。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实施了系列旨在促进均衡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首先是西部大开发战略。自20世纪90年代,相继建成重大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如西安至合肥铁路、重庆至怀化铁路、西部公路建设、机场建设,重庆市轻轨高架铁路、柴达木盆地涩北—西宁—兰州天然气输气管道、四川紫坪铺和宁夏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青海钾肥工程、西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青藏铁路、西电东送、龙滩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等,西部大开发,加速西部工业化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于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大作用。此外,还实施了东北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了协调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战略、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渝城市群协调发展战略。用改革开放推动工业化。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关键之举。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顺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走势,实施了一系列以市场化为取向改革开放举措。改“一大二公”的大集体为以大包为主体、统分结合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改单一公有制经济“唱独角戏”为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共同演奏“大合唱”;改单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分配方式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改闭关自守、国内经济闭循环为敞开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对外开放大格局。40多年来,改革开放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民营企业快速成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应运而生。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大提升,制造业产业大发展,工业化水平的大提高。用科技创新驱动工业化。早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西方对中国长期进行技术封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自主创新道路,实施攻坚战略,在核工业、航天工业技术取得突破,成为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强劲动力,也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走自主技术创新道路,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诸如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航空装备、新一代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相继建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新兴工业化势头方兴未艾。工业化进程对于小康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走农业现代化之路。马克思主义认为,农业的现代化必须依赖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须通过农业的市场化、科学化、资本化、产业化、规模化来实现。在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怎么走,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课题。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结合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域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存在很大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的基本国情,经过70多年的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在《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即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主要之点为,农业市场化之路、适度规模经营之路、生态农业发展之路、高效农业发展之路,造就新型职业农民之路。至2021年7月,全国农业科技进率超过10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1%;以规模经营、联合经营为特征的家庭农场应运而生;中国农业已经步入优质高效、绿色品牌时代。据中国科学院专家预测,中国有望提前五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走减贫脱贫之路。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的减贫脱贫道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无产阶级贫困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观点。他将无产阶级贫困分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两种形式,并提出只有通过“剥夺剥夺者”才能彻底化解无产阶级贫困化困境。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工人农民上升为统治阶,这为脱贫减贫创造了根本的制度前提。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依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创造了中国减贫脱贫奇迹。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差别,绝对贫困问题不能只依靠“大水漫灌”。中国共产党自十八大以来,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这条减贫道路的主要之点在于,实行“五个一批”即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生态补偿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在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遣干部、脱贫成效方面做到“六个精准”。八年脱贫攻坚,使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地上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绝对贫困问题,14亿中国人民走上的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中国共产党在封建专制文化深厚的国度里
成功探索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正确道路


        民主就是人民的政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民主问题首先是国家制度问题,在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上,出现过奴隶占有制的民主,封建君主制民主,“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的资产阶级民主,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民主。民主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民主,而对处于被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实行专政。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问题。社会主义的民主的根本内容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就是全体人民在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不同形式的所有权的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中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度延续几千年,封建专制意识根深蒂固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废除了封建专制度的经济基础,人民争得了民主,上升为统治阶级。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基于中国社会土壤在民主政治建设实践基础上进行了70多年的有益探索,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的正确道路。
        坚持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十九大政治报告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表明,人民民主权力的实现,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保证了人民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落到实处,使人民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体、主人。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落实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民主权力得以实现的制度安排,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重要途径。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机制,人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保证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各民族、各团体、各地方选举产生,来自社会生活领域、各方面的代表。人民代表生活工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社情民意和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人民民主是真实的、广泛的、全过程的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通过政治协商会议这一制度性安排,把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就国家重大决策出台前,广泛深入征求各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使中国共产党的决策实现民主化、科学化,使决策最大限度、最深程度体现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通过合法、规范的民主程序,人民政协委员就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教育科技卫生、民生福祉、生态建设等各方面提出“提案”,供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时参考。这种制度安排保证了各阶层人士在社会生活各方面中深入深度参与的权利。这种制度安排“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作者为临澧县党校原副校长)
2021年9月2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0 19: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0 19: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好文章,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0 19: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好诗词,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0 21:3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文章,记下一段段红色的革命里程,颂国颂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0 21: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共产党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0 21: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1 02:04: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贴,为佳贴点赞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1 06:46: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好图片,用心颂党,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1 09: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个"正确道路"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守正与创新的统一,充滿唯物主义辩证法,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本质!为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30 18:16 , Processed in 0.03453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