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020|回复: 11

谈谈湖湘文化对蒋翊武伟大人格形成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4 08: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谈湖湘文化对蒋翊武伟大人格形成的影响
                          杜 修 岳



大凡一个人人格的形成,除了遗传基因和主观修养之外,还会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某种文化的熏陶,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澧县一中校友、辛亥武昌首义总司令蒋翊武能够成就其伟大的人格,无疑受到湖湘文化非同一般的滋养。近段时间,有些学者论及湖湘文化时,常将蒋翊武与谭嗣同、黄兴、蔡锷、毛泽东等相提并论,视为近现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我认为是本应该如此的。
蒋翊武,1885年出生于澧州城一户普通贫民家庭,少年时师从维新派人士周传德等就读于澧兰书屋。大约一百年前,或者只相差那么几月半载,澧州官立中学堂——即今天我们澧县一中的前身——诞生了,并在校园西侧附设官立澧州高等小学堂。周传德随之就教于此(后来还任过这所中学堂的校长),而蒋翊武亦就读于斯。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空前的民族灾难,也给传统教育以当头棒喝。随着民族危机愈加深重,全国范围内变法维新的呼声日趋高涨,湖南一些有识之士自觉肩负挽国家于危难的使命,促进近代教育在维新期间得以蓬勃发展。尽管戊戌变法失败,维新派受到重创,但洋务派、改良派中一些开明正直的人士仍在通过教育的途径寻找强国之路。上述澧州这类新式学堂便应势而生。缘于澧州人自古以来尊崇屈原、范仲淹、陶澍忧国忧民的思想而尚实学,重践履,敢担当,蒋翊武入学后和师友们相互学习与砥砺,使这种优良传统得到进一步弘扬,逐渐把澧州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格特质空前激活起来。当时,师生们除了教好学好学堂规定的课程外,一系列阐扬“夷夏大防”的家藏密书,包括明末清初湖湘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进入师生的视野,甚至连清政府明文规定的禁书《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等满清入关后血腥屠杀汉族人的记实之作,也在师生中广为流传(嗣后蒋翊武考入常德湖南西路师范学堂,这种情形在常澧等地更是有增无减)。蒋翊武常愤怒于“满人待我汉族残暴,无复人理”,感喟“自古夷狄入主诸夏,岁不满百,今神州陆沉二百余年矣,胡尚无兴吊民伐罪之师者耶”?遂对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深感认同,立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倾覆清廷,建设新政府”,逐渐走上民主共和的道路。这种现象产生的直接后果,即是澧州这一群年轻人在武昌首义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蒋翊武成为武昌首义直接的筹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还是最后胜利的保卫者。一同载入辛亥风云史册的有以蒋翊武为首的“九澧十八杰”,其中龚霞初、杨载雄、黄贞元、夏国瑞、樊友云均为蒋翊武在澧州高等小学堂的同窗好友,也是他在武昌首义中运筹与实战的得力助手。正是澧州这群意气风发而又敢于担当的年轻人,和常德、桃源的,和两湖其他地区的志士们一道,共同撼动了清政府这棵大树,从而终结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通过时代洪流的推搡、维新教育的熏陶、师友同仁的互相参悟以及自我修养,蒋翊武于1904年前后成为职业革命家。在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伟大实践中,其功莫大焉,被世人称为“武昌首义第一人”,被孙中山誉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其人格不断升华,并于其间把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演绎到极致。
第一,蒋翊武是武昌首义的首要筹划者。辛亥前数年,蒋翊武筹划并完成了三项开创性工作:一是掌握笔杆子。利用《商务报》大发新声,把《大江报》办成震荡武汉三镇的革命号角,以后又将《民心报》作为革命党人反对黎元洪等旧官僚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做好革命的舆论宣传。二是抓牢枪杆子。蒋翊武注重策反以改造湖北新军,带领文学社骨干做工作,使一万六千清军土崩瓦解,三分之一成为革命党,三分之一倾向革命,愿为清廷卖命的最后不过二千人,将枪杆子抓到革命党人手里。三是创建“党人代表制”。蒋翊武立足标营,健全基层组织网络。他带领文学社人员在新军中长期忍耐,扎根士兵中间,埋头苦干,一个人一个人地争取,不断积蓄力量,培养革命骨干,建立党人代表制度,使文学社成为当时中国第一支组织严密、队伍庞大、运转灵活、英勇善战的革命武装。可以说,这三项开创性的工作,对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也许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
同时,蒋翊武还制定了一系列革命运动方略,比如经营两湖地区,准确锁定起义地点和选择起义时机;实行“抬营主义”,找准和壮大革命的依靠力量;联合共进会和其他小的团体,实现革命力量的统一;分派文学社社员到各省联络,在第一时间响应和支援首义等等,这诸多举措,都表明蒋翊武不仅政治智慧高超,筹划精密,而又特别重视务实致用,具有自强不息、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创新精神。
第二,蒋翊武是武昌首义的果敢指挥者。在广州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影响下,蒋翊武巧抓时机,于1911年8月亲定起义计划,9月24日完善并得以通过。10月9日,在小朝街机关总部召集标营代表会议,精心部署起义。面对宝善里炸弹失事情势的陡变,他即以总司令名义,下达十款十条军事命令,实行武装起义。因传令失误,炮号未响,起义不果,蒋翊武与刘复基、彭楚藩、杨宏胜等同时被铺。刘、彭、杨遇害,蒋翊武乘机脱险。脱险后即派人重传命令,又下达“攻击之合同命令”、“给火攻队之命令”、“给水攻队之命令”等五道命令,改在10日夜依原令举事,以“争死生于须臾”。当日傍晚,清警四出,闭城大搜,蒋翊武被迫暂时转移。但他发出的命令,“已把散布在武昌各标营的革命党人紧张动员起来,盘马弯弓,执戈相向”。晚8时许,信服蒋翊武的党人代表熊秉坤,带领工程营打响第一枪。经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了武昌城。
同时,蒋翊武又是武昌首义胜利的坚定保卫者。起义初成,清廷猛烈反扑。先是急调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大举南下,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舰队溯江而上,企图夺回武汉。接着投出血本,欲与革命军决一死战:下令北洋六镇之军直扑湖北,起用袁世凯亲赴孝感督战,调控陆海军。外国列强亦增派军舰,欲行武装干涉。在整个阳夏战争和武昌保卫战中,蒋翊武虽遭排挤,但仍以军事大局为重。先是以军务部副部长、军事顾问、防御使虚衔,勇敢指挥初建的第四协革命军作战,还负联络各军之责,扩军备战,“视察并计划一切”。继以黄兴战时总司令部经理部长兼顾问官身份,调度全军后勤,协助整编汉阳民军。汉口失守、汉阳挫败、黄兴离鄂、黎元洪逃驻葛店后,武昌几于不保,蒋翊武临危受命,继为战时总司令,严密布防,守危成,却强敌,保住了首义之都。他谱名保勷,字翊武,以字行,含有从武助武的意思。蒋翊武勇敢尚武,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从容大度,临难不惧,表现出湖湘文化鲜明的强力特色和英雄主义色彩。
第三,蒋翊武是共和政体的坚决维护者。建立民主共和新国家,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无数贤哲的理想与追求。以蒋翊武为社长的文学社原不属于同盟会系列,但“拥护孙文的主张”,“以推翻满清、建立民国为宗旨,奉孙中山三民主义相号召”。武昌首义后,大批立宪党人、旧官僚政客乃至变节求荣者纷纷自立山头,围攻孙中山,拥护袁世凯。而蒋翊武抗拒逆流,坚定支持同盟会,孙中山被迫下野时,还带领文学社整体加入同盟会,不为袁世凯以高官厚禄所利诱,鲜明支持宋教仁反袁。“二次革命”爆发,他以“儿誓志杀贼,保障共和,否则不生还”的誓言辞别父母,屯兵岳阳,檄告天下,决心挥师北上,殄灭袁氏集团。被捕后则大义凛然,痛骂袁贼“此獠不除,必为民国之害”。临刑时,更慷慨演讲,围观者甚至连执刑的士兵也为之动容。蒋翊武对民主共和之忠忱,光昭日月,彪炳千秋。蒋翊武如此敦厚雄浑而又生猛活脱,极具正义感和向群性,正是湖湘文化淳朴重义精神的高度体现。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一般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和自强不息。从蒋翊武全部的革命生涯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他伟大人格闪射的湖湘文化的灿烂光辉。今值辛亥百年,10月10日夜我感慨有加,曾以“水调歌头”填了一阕,歌颂和缅怀蒋公的功业与品格:
   公有一瓯血,激荡肺肝间。跃上昆仑长啸,一
吐荐轩辕。千载悠悠岁月,万里泱泱家国,帝制紧
如箝。民众一何苦,华夏几曾安。    挥利剑,举
首义,对寒天。共和烈火,海涌鹏抟势燎原。功冠
无须官显,身退尤非志短,白眼睨凶顽。青史终将
正,旷代一奇男。
当然,蒋翊武和湖湘文化都属于历史的范畴了。前者是伟人,后者可以说是至理,至理影响伟人,但都会有某种历史的局限。那么,今天我们应当向蒋翊武学习些什么、又怎样合理汲取湖湘文化的精髓呢?我以为:
    一是用功学习和虚心求索,学得生存的智慧和能力,求得报效国家和民族的真本事。要知道,你想得到最有价值的东西,你必须拿最有价值的东西去换取,而且只能亲躬,不容替代。真理就是如此严峻,逼得人们要以同样严峻的态度去追求,其间需要更大的刚性和韧劲。蒋翊武在澧兰书屋面壁数年,苦练童子功,以后顺利考入州立高等小学堂。其学制四年,他仅读一年半便提前毕业,并以第一名成绩考入省立西路师范学堂。他珍惜在新式学校攻读的机会,用功求知,博取众长,参悟湖湘文化,学得一身的真本事。我们要学习他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为日后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智力基础。
    二是重视实践,用心经世,树立为祖国强盛、民族兴旺与人民幸福出力献身的人生价值取向。蒋翊武深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之精要,平生十分重视务实,把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紧密结合,在参与中干实事、谋大事,往往取得最佳的效果。我们不妨笃学实干,学成之后,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基层干起,而后再言发达。学成、发达了,作为炎黄子孙,更要常怀忧患意识,以无限的赤忱与忠荩,报效我们的祖国!
    三是传承翊武修为,崇尚翊武操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养成大开大合、大取大舍的大气的人格精神。蒋翊武不仅敢于担当,勇于拼搏,而且极具高风亮节。他不争权,不拉山头,不图虚名,更不怕死。既是将帅,更是铁血英雄。蒋翊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加倍珍视与永久继承。我们要汲取炎黄文化包括湖湘文化的精髓,厚德载物,经世致用,将天行健最大限度地化为人行健,珍爱生命,健壮体魄,自强不息地求知和劳作,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毕生的智慧与力量!(作者原系澧县政协副主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4 09: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澧县一中校友、辛亥武昌首义总司令蒋翊武能够成就其伟大的人格,无疑受到湖湘文化非同一般的滋养。近段时间,有些学者论及湖湘文化时,常将蒋翊武与谭嗣同、黄兴、蔡锷、毛泽东等相提并论,视为近现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我认为是本应该如此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4 09: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澧州人自古以来尊崇屈原、范仲淹、陶澍忧国忧民的思想而尚实学,重践履,敢担当,蒋翊武入学后和师友们相互学习与砥砺,使这种优良传统得到进一步弘扬,逐渐把澧州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格特质空前激活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4 09: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口失守、汉阳挫败、黄兴离鄂、黎元洪逃驻葛店后,武昌几于不保,蒋翊武临危受命,继为战时总司令,严密布防,守危成,却强敌,保住了首义之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4 09: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蒋翊武勇敢尚武,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从容大度,临难不惧,表现出湖湘文化鲜明的强力特色和英雄主义色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4 09: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蒋翊武抗拒逆流,坚定支持同盟会,孙中山被迫下野时,还带领文学社整体加入同盟会,不为袁世凯以高官厚禄所利诱,鲜明支持宋教仁反袁。“二次革命”爆发,他以“儿誓志杀贼,保障共和,否则不生还”的誓言辞别父母,屯兵岳阳,檄告天下,决心挥师北上,殄灭袁氏集团。被捕后则大义凛然,痛骂袁贼“此獠不除,必为民国之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4 09: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一般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和自强不息。从蒋翊武全部的革命生涯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他伟大人格闪射的湖湘文化的灿烂光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4 09: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有一瓯血,激荡肺肝间。跃上昆仑长啸,一
吐荐轩辕。千载悠悠岁月,万里泱泱家国,帝制紧
如箝。民众一何苦,华夏几曾安。    挥利剑,举
首义,对寒天。共和烈火,海涌鹏抟势燎原。功冠
无须官显,身退尤非志短,白眼睨凶顽。青史终将
正,旷代一奇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4 09: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用功学习和虚心求索,学得生存的智慧和能力,求得报效国家和民族的真本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4 09: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是重视实践,用心经世,树立为祖国强盛、民族兴旺与人民幸福出力献身的人生价值取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3 17:09 , Processed in 0.0340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