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73|回复: 12

惟楚有材:杰出的红军将领——黄公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3 00:1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ownloadfile-1634910933195-01-01.jpeg
      ◇杰出的红军将领——黄公略
0758272169_edit_1282873971879766.jpg

      【黄公略简介】

       黄公略(1898—1931),1898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早期投身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中国工农红军将领、军事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喜欢的“三骁将”之最爱战将。

       黄公略曾在黄埔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同年再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副军长、第三军军长。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三次反“围剿”战役中屡建战功。
       1931年9月15日,在战斗中负伤牺牲。

f636afc379310a5582b02e09b34543a9832610b2_edit_1282785741224571.jpg

       2002年8月1日,国家邮政局印发的一套“早期革命军事将领”邮票5枚,其首枚邮票头像就是“黄公略”。 2009年,黄公略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由此可见,黄公略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影响深厚,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p5.itc_edit_1282627190491782.png
n1.itc_edit_1282470745753785.jpg

      黄公略,原名汉魂,字家杞,1898年1月24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父亲黄秀峰,是一个私塾先生。黄公略自幼随父亲学习,10岁入峒山小学读书,毕业后入永丰高等小学就读,1914年毕业后回乡教私塾。

      1915年,黄公略参加了打着护法旗帜的湘军,曾经一度在湘军当过文书、国文教员、排长。

       1922年秋,黄公略与李灿、彭德怀一起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1923年8月结业后回湘军第2师3旅6团任副连长、连长。
       1926年7月,湘军第2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1师。因在北伐战争中作战勇敢,黄公略被提升为第2师第30团少校团副。
       1927年1月,黄公略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高级班。12月,黄公略参加了张太雷、叶剑英、叶挺领导的广州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3月,黄公略回湖南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5师随营学校副校长、第3团3营营长,在官兵中宣传革命思想,7月同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13师4团党代表,中共红5军军委委员。后任红5军2大队大队长、第2纵队纵队长。同年11月彭德怀、滕代远率5军主力赴井冈山后,他率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苏区。曾先后组织发动了毛田、鲁家湾、老乌塅、金坑等地暴动,指挥了白沙、大胜、永和等战斗,消灭大量国民党驻军和挨户团,在平江、浏阳、修水、铜鼓等县境内开辟了数块根据地。
       1929年4月,黄公略任湘鄂赣边境红军支队支队长,9月初彭德怀率部返回湘鄂赣边区与红军支队重新合编为红5军,他任副军长。参与制定和指挥红5军向北开辟鄂东南地区,向南打通与湘赣苏区联系的作战行动,扩大了湘鄂赣苏区。

62667cd01868b8cda0ec9c8b_edit_1282809906516234.jpg

       1930年1月,黄公略调任红6军军长。他率部在赣西南地区领导发动群众,发展革命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使分散的游击区连成大块的革命根据地。同年6月任红1军团第6军军长,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委员,后率部参加文家市、长沙、吉安等战斗。同年7月,毛泽东率领红4军、红12军再次来到赣西南,同红3军会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黄公略所部直接接受毛泽东、朱德的指挥。
       在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中,黄公略执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指挥红3军英勇作战,屡建战功。在龙冈战斗中击退中国国民党军队第18师的连续进攻,在富田战斗中配合兄弟部队歼灭中国国民党军队第28师大部和47师1个旅一部,在老营盘战斗中歼灭国民党军第9师独立旅。

       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歼灭中国国民党军队第52师等部。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黄公略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身中数弹,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3岁。

p6.itc_edit_1264747980218990.jpg

       1930年,黄公略率领红三军在赣西南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至1930年底,赣西南34个县建立了红色政权,红色区域扩大到由广东南雄至江西永新,自寻乌到峡江,纵400里,横300里,有党员3万余人,赤色群众400余万,由原来零星的红色割据区域发展成为有统一领导、连成一片的大块红色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甚为称赞,挥笔写下《蝶恋花·从汀州到长沙》一词: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1931年夏,黄公略率红三军取得白云山战斗胜利,毛泽东赋词称赞黄公略“飞将军”。可见毛泽东对其之喜爱。

downloadfile-1634910953033_edit_1282339697308493.jpg

       1931年9月,毛泽东在黄公略的追悼会评价了黄公略的一生: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5b0988e595225.cdn.sohucs-1634910835473_edit_1282723933579788.jpg

20171122093906916004_edit_1282984848217249.jpg
      △黄公略故居

       黄公略故居座落在湘乡市桂花乡朝阳村高木冲,距湘乡市44公里。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坐落于老虎山上,占地1200平方米,系一栋万字形平房,土墙青瓦,系黄公略祖父所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6年),黄公略分得房屋5间,计113平方米。因原故居已毁,198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对故居进行了修复,按原状进行了陈列,并增辟两间辅助陈列室介绍黄公略生平业绩,陈列照片81帧、画4幅、实物31件。
       杨尚昆题写了“黄公略同志故居”匾额。聂荣臻、王震、邓颖超、杨得志、张爱萍、浦安修、郭沫若、李聚奎等为故居题词,现故居瞻仰、参观者甚多。

p0.itc_edit_1282573947064707.png
d043ad4bd11373f0d7dfcc66a70f4bfbfaed0462_edit_1282751641729784.png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00:4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公略率军开辟建立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并成为湘鄂赣根据地最高军事首长。在实践中,他创造和总结了绕南进北、昼伏夜出、彼合我散、彼集我合、彼驻我扰、彼追我圈等游击战术,还将这些心得写成一本《游击战术》的小册子,在军中广为印发。据考证,这是红军历史上第一部研究和阐述游击战术的军事著作。
       这与毛泽东军事思想“十六诀”即“敌疲我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十分契合!深受毛泽东的赏识。

downloadfile-1634910933195_edit_1282404963819420-01.jpe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3 07:2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帖点赞!
不忘历史永远跟党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3 08: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FB6E51BF-E16B-47BA-8EB0-D4C11447AFEE.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3 08: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3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10:3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朱老师的关注点赞!
上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11:25: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朱老师的关注点赞!
上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11:2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杨老师的关注点赞!
上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11:27: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上将军的关注点赞!
上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3:09 , Processed in 0.0383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