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傅启芳 于 2021-10-23 22:29 编辑
【长话短说】 谈芙蓉花
近日,在正扬网上看到不少赞赏芙蓉花的诗作佳品和艳丽的摄影图片,令人回味不已。其实,常德人喜爱芙蓉花历史悠久,曾经广为种植,盛誉远播。唐朝苏颂著《本草图经》记载:“木芙蓉出自鼎州,九月采叶,治疮肿,盖即此物也”;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时,沿《本草图经》之说,来常德实地考察,确认鼎州出产之木芙蓉为正宗“地道药材”,记入《本草纲目·木芙蓉》篇,说其皮可为索,花叶可入药,治痈肿之功,殊有神效。公元1513年,明朝常德名士陈洪谟编《嘉靖常德府志》时,作为常德最骄人的“物产”之一记入该志书:“多芙蓉,一名拒霜,八、九月(农历)开故名,有红白二色,有单瓣者,有重瓣者,朝开色白至午后渐红者,名‘醉芙蓉’”。这些记载,一是说明芙蓉花的特色,即其色一日三变,晨粉白、昼鲜红、暮紫紅,状如醉态;二是此花盛开于农历八、九至十一月,这时百花凋谢,它却傲霜绽放,故白居易诗曰:“莫怕秋无伴愁物,水莲花尽木莲开”。苏东坡更赞芙蓉花性格是“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常德人爱花养性,练成了傲霜自立,不惧寒苦,勇于奋进的精神品质。因而,英才辈出,为国家为湖湘改天换地做出了巨大贡献。 毛主席曾有诗赞曰:“芙蓉国里尽朝晖”。胡乔木先生1964年考证指出木芙蓉正宗产地为“鼎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