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58|回复: 27

读余光中《乡愁》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5 09: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阳呈祥 于 2021-11-5 09:23 编辑

读余光中《乡愁》有感


   “乡愁”是历史上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
   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他的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这是一首情深意长、音韵和谐、诗短意远、撼动人心的新诗!
   《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述诗作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乡愁,应该说是古今中外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心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恰当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辞藻的堆砌,就是堕入抽象、泛指化的空谈。余光中的《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物象明朗、题旨集中、情感强烈,没有旁逸出意多文乱的芜蔓感觉;连贯来看,它们又是丰富的、含蓄的,极有张力,能启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读之有感人肺腑、振聋发聩之感!
   在题材上,选用了“邮票”——家信、“船票”——客船、“坟墓”——生离死别,“海峡”——自然和政治的阻隔四个生活中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把乡愁倾泻在书信中;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把乡愁寄托在客船上;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面对坟墓,留下的是思念母亲的伤痛。诗的前三段思念的都是至亲至爱的亲人,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的“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有了大爱的升华,“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是诗人把个人的悲欢离合与伟大的祖国之爱、中华民族之恋融合在一起,道出了两岸多少骨肉同胞的心声。果真的“一湾浅浅的海峡”就阻隔了两岸人民的交往么?!答案的否定的!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我仿佛看到一位老人站在台湾海边,含泪遥望着大陆,期盼着祖国早日统一!

附:《乡愁》原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10: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5 11:25: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1-11-5 10:59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谢谢史老师惠临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11:35: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帖!好文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11:55: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作者在世时,了断乡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12:0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感写出了水平。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12:13: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愁》原诗写得非常感人,作者的评论也同样写得非常到位,这样的文化美餐值得细细品味。大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5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仕先 发表于 2021-11-5 11:35
拜读老师佳帖!好文章!为您点赞!

谢谢丁老师雅鉴,谢谢惠临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5 14: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巧中 发表于 2021-11-5 11:55
但愿作者在世时,了断乡愁。

谢谢曾老师雅鉴,谢谢惠临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5 14: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夕照明 发表于 2021-11-5 12:00
读后感写出了水平。赞!

谢谢李调精彩点评,谢谢惠临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7:46 , Processed in 0.03538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