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攻坚工程来抓 郝界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习总书记对湖南“三高四新”的战略决策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特建议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攻坚工程来抓。 所谓攻坚工程,就是涉及面广,难度很大,关键性与全局性很强,攻克之后成效巨大,惠及全局,影响长远。 在实施“三高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三大要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仅缺一不可,而且还要非常强劲与贯通。这就是党的领导、基层组织、人民群众三位一体。在这三者中,基层组织居于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环节。她一头链接党的领导,体现党的政策与意图,一头链接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意愿。这个链接器的位置和作用既不可逾越也不可替代,反而还要把她建设得更加敏捷与牢固。这个链接器就是乡村党的组织尤其是村级党的组织。 通过多年的观察与体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确实明显提高了,不然就无法完成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的艰巨任务。但我们现在面临的是要更好地更加自觉地实施“三高四新”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完成“十四五”规划,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所以对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求更高了,任务更具体更科学了。 笔者虽然没有做过详尽调查与精准计算,但从大面上看,很多村级党组织甚至包括少数乡镇党组织还很不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从政治层面来说,党支部的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不很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不能攻坚克难地改变乡村面貌,带领群众前进。从社会层面来说,部分群众的观念陈旧,思想滞后,村风民风不优,打牌赌博常现,陈规陋习根深蒂固。从经济层面来说,村里的道路、房屋等居住环境虽有很大改善,但产业不旺,集体经济薄弱,有的村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几乎为零,也就是过去所说的“空壳村”。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很多,有的说是村里没有钱,上面又没有办点支持;有的说群众觉悟低,思想落后等等不一而足。诸多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乡村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很强的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果没有坚强的乡村党组织,没有群众的热情参与,没有产业兴旺和集体经济的发展,那绝对是盲目敷衍与空喊。群众的热情参与与产业发展,都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带动作用。 据此,笔者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如下四点建议: 第一、整体设计,精心部署。省委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在全省范围内打一场提高乡村干部素质,增强农村党支部战斗力的攻坚战。 第二、选贤任能,创新发展。实践证明,同样天地,同样的百姓,村党支部书记的人选不同,其乡村面貌的改观就不同。 因此,要着力选拔和培养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无私奉献、能闯新路子、能有新作为、能显新担当、能谱新篇章的村党支部书记。现在支部书记的待遇不是很高,一些有头脑、有技能的年轻人一般都在外谋生,不愿担当此任。所以政治素质是首选条件。如一时没有合适人选,可以由市、区、县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如果由乡镇选派第一书记,实践证明,他们的思维、视野与人缘关系有限,尤其是乡镇没有实力作为后盾支持,派去也只能当好“维持会长”。 第三、强化培训,提高素质。现在村支两委干部任期为五年。除村支书有培训机会外,其他委员的培训机会较少。而班子的整体素质又极为重要。我曾与一个乡镇派下去的第一书记深谈过。他说由于干部素质不高,他的很多提议得不到认同,经常是孤掌难鸣,错过了很多发展机遇。为了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应当加速村支两委干部的培训。县区党校应把培训乡村干部作为主体任务。如果培训量大,可以在有条件的乡镇设立分校。村级干部最好在任期第一年内培训一次,以后两至3次。 第四、加强考核,督促落实。首先要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支两委干部的年度责任制考核。考核他们在党的建设、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方面有不有新成绩、新作为。尤其在整合与开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方面能不能创新路。真正把田土山水和特色产品等资源整合与开发出来,真正把农民中的能工巧匠与在外工作或就业打拼的人才资源凝聚起来,用他们的智慧与力量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其次,对身体状况较好的普通党员实行百分制考核,使他们有活动平台,有具体的任务和责任,发挥好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