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22-1-5 09:41 编辑
中共党史读本之六十
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科教兴国作为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将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 为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建功立业,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决定,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从200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定。2001年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布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和人选,数学大师吴文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荣膺该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颁发一次。 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实施加强重点高校建设 的“211工程”,旨在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促使高校布局和结构趋于合理,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和教育质量。“九五”期间,国家大幅度增加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有力地支持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1998年12月,教育部制定《面自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使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迈向新世纪的道路上有了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要建成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即“985”工程。从2015年起,我国又推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有42所大学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95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即“双一流”。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籼型杂交水稻发明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振声,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良镛,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哲敏,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存浩,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程开甲,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2019年 黄旭华,核潜艇专家 曾庆存,大气科学家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2020年 顾诵芬,飞机空气动力学家 王大中,教学科研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