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2-1-5 12:02 编辑
开 篇: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是对津市历史文化的树立与弘扬,它启发和推动我们触摸远古图景,聆听历史回响,呼吸岁月气息,接通今古,展望未来,励精图治,为创建澧水流域现代化城市而不断前行。是日始,将以数百字为一篇连载,欢迎阅读、留言。
概 述
谭远辉
关山南横脉来远,澧水东曲泽流长。 澧水自出,循武陵山款款而来,环山绕石,过滩陟险,时而引吭高歌,时而低吟浅唱,在携手茹、温、溇、渫、黄、道、涔、澹八条支流之后,来到武陵山脉东端的关山北麓。在这里打了一个盹,然后由关山东侧急转南下,直奔潇湘之渊——洞庭湖。 曾几何时,造物主一不留神,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手中滑落,堕入澧水尾闾左岸的河曲地带。滚了一身泥土,静静地躺在那儿,灰头土脸,黯淡无光,起初并不被人看好。 在澧水右岸的虎爪山,我们发现了五十万年前远古人类留下的打制石器;在李家铺的苗儿岗、西湖渔场罗家台、涔澹农场青龙嘴、保河堤铜盆范家嘴等地,有新石器时代先民生活、居住过的遗址;在涔澹农场竹田湖、白衣乡的珠沫湾、渡口翊武中学乃至护市村的肖唐家台,有商周时期的遗址和墓葬;楚汉至六朝时期的遗存也多分布在澧水南岸的王府山至毛里湖、渡口一带以及北面的涔澹农场。总之,这些古代遗存都围绕在现津市城区的周围,隋唐以前城区范围似乎鸿蒙未开。(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