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傅启芳 于 2022-2-15 16:48 编辑
元宵节简介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此节来历和内容甚多,据有关资料简介如下: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 “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这天,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的元宵月又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之说,天文科普专家提醒:今天(15日)是壬寅虎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今年元宵节前后的最圆月,不是在正月十五当天,也不是正月十六,而是出现在正月十七。天文预报显示,当天月亮最圆时刻将出现在北京时间2月17日0时56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月相的周期变化产生的,这种周期也叫朔望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