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此文系中共临澧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网宣办主任龚文君同志在临澧县老干网宣协会2022年2月15日,新春网宣工作专题报告会上所作网络宣传工作业务培训的授课材料,对志愿网上传播正能量的网友们来说,很有一定的教育启迪作用。现在此转播分享:
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
——在临澧县老干网宣2022年新春网宣专题报告会授课课件(摘录)
文/中共临澧县委宣传部 龚文君 图 转播/浮山松
一、新闻与宣传、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 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一)新闻与舆论的区别和联系
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新闻与宣传的基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第二、具体区别:出发点不同、归宿点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要求不同。
第三、新闻与宣传之间的联系:尽管二者从动机、特点、职能上均有原则性的区别,但又出现一定的特殊复合现象。
(二)新闻与舆论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相生相灭,互为依托。
第二、反映并代表舆论。公开表达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使得新闻媒介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公众代言人的位置。 因此,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三)什么是新闻宣传
1、借助新闻报道的形式进行宣传活动,达到宣传目的。
2、以新闻媒介为手段所发表的重要言论。
3、新闻工具和宣传工具同为一体。
一切新闻媒介的控制者都要力图运用宣传工具的影响,行使"宣传、报道与批判“社会的使命。 媒体是“一种传播思想、传播社会价值和交流经验的运动过程”。媒介的控制者,都把新闻工具的宣传性看作高于一切,反映了新闻报道具有巨大的宣传作用。
如果新闻报道主体恰当地选择事实,使观点隐蔽得非常巧妙、得体,受众就很难觉察出新闻的宣传意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报道者的某些宣传意向。正因为如此,新闻报道的最好表达方式是用事实说话,用事实去影响受传者。这既是一种报道艺术,又是一种宣传艺术。
(四)什么是舆论引导
舆论引导又称舆论导向,是对社会舆论的评价和引导,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
(五)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的关系
1、新闻宣传引发舆论。人们对公共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
2、新闻宣传引导舆论。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造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奥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土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辩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论引导新格周。要推动融含发展,正动像的就媒体传播优势。
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但舆论绝不能完全等同于民意,舆论也分好坏,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 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以向舆论转化。因此舆情监测应对就是要如何使舆情不转化为舆论;如何使舆情转化为良性舆论。舆论引导就是要放大正面舆论,减少负面舆论的扩大,甚至使之转化成正面舆论。
二、如何做好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
(一)理念要从宣传走向传播。
(二)载体要从传统媒体走向新媒体和媒体融合传播。
(三)信息要从严密控制走向及时公开。
(四)话语要从官方语言走向受众语言。
(五)方法要从讲道理走向讲故事。
现在我们处于一个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麦克风”,一条“小道消息”,通过新兴舆论场的发酵、催化,会迅速升温。如果引导不力或者不当,容易使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性问题,使一般问题演变成政治性问题,使个人的偏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讲好中国技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新时期如何做好网上舆论引导
网络舆论引导的四大原则:
1、 “第一时间、第一落点”的原则;
2、 “少发禁令,多开发布会的原则;
3、 “网上来,网上去“的原则;
4、“有理有利,化危为机”的原则。
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一)思想认识层面
(二)能力水平层面
(三)操作技巧层面
(一)思想认识层面
1.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党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关。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理应承担起管好用好网络的责任和义务,但现实并不乐观。
互联网是今天中国面临的一个“最大变量”。
2.正确认识网络宣传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要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特别要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二) 能力水平层面
1、提升新媒体运用水平--积极“触网”。
积极“触网”,提高网络使用技能。老干网宣干部对互联网的使用不能仅仅停留在打字、浏览信息等对网络的基础操作技能上,还应具备网上信息的甄别能力、网上舆情的分析能力。要有善于利用网络获取和把据屏情信息、利用网络搜集和把握社情民意、利用网络与网民互动交流,引导舆论等各方面能力。
2、关注湖南本地的微博(微信)。
比如微信号 湘伴 “八方听政” “韶山路0号” 微博@线索王 @御史在途 @一声炮响 @吴法天 @湘潭保环迪迪等。
3、增强表达能力,
当前,老百姓的公民意识在觉醒,而且觉醒速度要快于基层官员的执政能力提升和改变的速度。如何向公众百姓讲好自己的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已经成为领导干部面临的重要挑战。
这是一个说比做更重要的时代。网络时代,作为宣传人应该懂得如何说话。善用网言网语,学会平等交流,不说官话套话,注重温情表达,做到睿智幽默。
(三)操作技巧层面
1、政治上要有高度,不偏轨离道。
方向是指引努力的预定途径。方向对了,路就不会太远;方向错了,前进也是倒退。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方针。这是我们做好网络宣传工作的根本遵循。
2、思想上要有深度,不随波逐流。
在手机时代,人人都是记者,更应谨言慎行。"哪些事情上网、哪些事情不上网,哪些观点可以发表、哪些观点不能发表,哪些评论可以发,哪些评论不能发,特别是我们的微文、博文,怎么写,写什么,从什么角度切入,大家要认真思考分析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和效果,是有助于问题解决还是无助于问题解决,是正能量作用大还是负能量作用大,是有利于全局整体还是有利于局部甚至少数个别人,等等。
要积极发现身边的人和事,去挖掘,去搜集,去完善,用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视野、自己的思想,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感染人、带动人,影响人。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网宣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素养,也是我们老干网宣工作寻求长远发展、创新发展的唯一出路。
3、行动上要有尺度,不触高压线。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近年来国家网信办重拳出击,对一些违法违规微信公众账号和一批误导公众、影响恶劣的网络名人账号子以关闭、暂停更新,这充分说明,网络空间虽然是个便捷自由的空间,但这种自由并不是肆无忌惮。网络中的谣言比现实中的谣言危害更大,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或不明真相的人利用,引发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希望县老干网宣动会的会员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做一个成熟、文明、负责的网络宜传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