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61|回复: 3

早晨读书(6) 礼运·小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3 10: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2-3-3 11:14 编辑

早晨读书(6)
小康

小康_副本.jpg
《礼记·礼运》追求 的社会理想,
最高的目标是“大同”,最低的目标是“小康”



      【原文】今大道既隐(1),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2)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3),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 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4)。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 著其义,以考其信(5),著有过,刑仁讲让(6),示民有常。如有不由 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7)。是谓小康。”
    【注释】
    (1)隐:消失,逝去。
    (2)大人世及:大人,天子诸侯;世及,世代相传。 世:父亲传位给儿子。及:哥哥传位给弟弟。
    (3)以贤勇知:以勇和知为贤能。
    (4)由此其选也:在此中选出的杰出者。
    (5)著:明,说明。考,成。这两句说以礼明其义而成其信。
    (6)刑仁讲让:以仁为行为的典型,讲求谦让。
    (7)在 埶者:指有权势的人。
    【译文】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 生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 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他们彰显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
    【赏析】小康”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史料记载,“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意思是非常劳苦的老百姓,每天劳作不止,盼望能够安居活命。这里的“小康”应该是安养、休息的意思。
    但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加以描述,最早是出现在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里,《礼运》篇里孔子把“小康”描述成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虽然“小康”不及“大同”美好,但孔子认为,“小康”有可能成为现实社会,而“大同”只存在尧舜时代,这样的社会在他看来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于是,小康”由《诗经·民劳》诗中的一个普通词汇,升级为儒家先贤用以表达特定社会政治理想的代名词,描绘出“礼义以为纪”的“天下为家”景象,表达出以“礼制”实现“礼治”的礼仪教化之意。此后,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礼运》篇中的“小康”意涵经常被直接借用,或以此为基础进行阐发,逐渐被赋予政治清明、经济强盛、社会安定、百姓富裕等多重涵义。


礼记_副本.jpg
“小康”,选自《礼记·礼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 16: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早,人们就向往小康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 18: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103155q0wnm9pm9nexx8en.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 21:4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贴,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5 16:51 , Processed in 0.0357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