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堂号举要》
前 言
书样及国家图书馆所发收藏证
《高氏堂号举要》是一本荟萃了高氏族谱与高氏祠堂所用的堂号,包括正在使用或已经因合宗合谱没有使用了的堂号,进行整理的专注堂号的著作。目前,姓氏文化界,尚未见有某个姓氏专重于本家族堂号,进行收集整理,系统解读、独立成册的著述面世。 姓氏堂号是一个代表姓氏或在同一姓氏中区分某个支脉的标识,也是一个家族的徽号和别称,在祠堂或家谱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因为堂号的特殊性,也被后人当做是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堂号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某一家族文化的精髓。只要了解了本族的堂号,就知道了本族的文化根本。所以堂号的命名至关重要。堂号立意的宗旨,基本有三:一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二是显示家族亲情的特点,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 《高氏堂号举要》分为地望堂号、典故堂号、通用堂号、待考堂号、复姓高氏堂号五篇。篇以堂号名称为经,每堂号列【文献考源】【迁徙流变】【古今名人】【相关家族】等四目详述;惟地望堂号篇于【文献考源】之后增加【地域沿革】一目;广罗其古今地域变迁内容。每篇以堂号名称首字的笔画由少到多,按《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笔顺排序,共录入堂号493个。 纵观高氏堂号,内容精彩纷呈,寓意深刻,影响弘远,个性鲜明,凸显家族特色,充分昭彰高姓的独特堂号文化。试举数个堂号简略诠释,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1)堂号中的君王天下,家国一体。“三王堂”出高季兴建荆南国,又累封三王,迨及祖孙三代封王。“彭城堂”出北齐时高浟封彭城王。 (2)堂号中的绵延祖根,永思长怀。渤海郡王气代代传,出西汉高洪创立,公侯不绝竹帛,“渤海郡”肇源。凌烟阁思亲时时在,乃大唐高俭思母,贤孝长存丹青,“孝思堂”始出。 (3)堂号中的锦绣河山,氏族封疆。“辽东堂”出高句丽王高琏封辽东郡开国公。“河南堂”乃高欢孙高孝瑜封地河南为河南王。 (4)堂号中的忠贞爱国,凛然正气。高氏忠义爱国之家,列入二十四史忠义传为传主人物有二十一位。北齐时高昂忠于国事被杀害,谥号“忠武”。高氏“忠武堂”出此。追谥忠武者是武官的最高荣誉,有史以来,赐谥“忠武”者不足二十人。 (5)堂号中的崇文尚武,理政治家。“漂麦堂”出高风忘我读书不知雨水漂麦。高琼以武封王,有子十四,宋真宗赐书“玉桂千寻树,琼林十四支”。以“玉树堂”名世。 (6)堂号中的名贤耆哲,千古尊颂。孔子弟子高柴,受历代朝廷追封为共侯,供侯,始有“共侯堂”“供侯堂”。一代鸿学大儒高凤,豹隐山林,执教终身而有“儒教堂”。 (7)堂号中的清廉为政,立朝为公。高郢为相,史官云其“性慎廉洁”。因有“廉洁堂”。循行法理,执政公允,有高赋、高昌福、高荫爵三人入国史《循吏传》,所以立“循理堂”。 (8)堂号中的寿当期颐,全福终享。高柴寿越百岁,有“寿圣堂”。高氏有同胞三昆仲期年逾百,乃是人瑞,高氏有“三瑞堂”。 (9)堂号中的侠肝义胆,忠国孝友。高渐离慷慨赴秦,侠胆弦歌。故有“弦歌”堂号。高巍“孝于家始,忠于国终”。遂得“忠孝”称全,有“忠孝堂”。 (10)堂号中的厚德载物,天道酬勤。“德”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每人追求的最高思想境界。高氏是一个重德教的姓氏,从堂号的命名可证。如广德堂、仁德堂、同德堂、树德堂、德厚堂、德高堂、德馨堂这类含“德”字的堂号多达50个,占总堂号的10%强,即每10个堂号中就有一个含有“德”字。 (11)堂号中的慈孝共生,敬奉双亲。即为晩辈孝顺长亲。《孟子》云:“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此为数千年之古训。二十五史中有《晋书》等五史立《孝友传》,有《宋书》等八史立《孝义传》以纪孝行。与之相类的堂号有孝义堂、孝友堂、孝思堂、孝善堂、慈孝堂、笃孝堂等等。 (12)堂号中的耕读为本,诗礼传家。本,亦指农耕为本,读书为本,礼乐为本,孝悌为本,泛指古代农耕社会的立家之旨。与之相类的堂号有正本堂、怀耕堂、根本堂、崇本堂、敦本堂等等。 (13)堂号中的伦理纲常、尊卑有序。伦,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遵从男女有别,长幼有次,昭穆分明的基本原则。与之相类的堂号有正伦堂、式序堂、叙伦堂、惇五堂、敦伦堂、敦序堂、敦叙堂、尊伦堂等等。 (14)堂号中的亲和睦族,互助敬爱。亲,亲爱和睦;亲近和谐。亦指团结友爱,亲如一家。与之相类的堂号有宗亲堂、亲爱堂、亲睦堂、爱敬堂、敦睦堂、睦亲堂、慕亲堂、聚和堂等等。 (15)堂号中的喜庆吉祥、鸿运载福。庆,福广禄足,幸荣有庆。亦指喜事常至,幸福临门。与之相类的堂号有庆仁堂、庆余堂、庆源堂、重庆堂、祥泰堂、福庆堂、福禄堂、锡庆堂、履瑞堂等等。 (16)堂号中的行仁布善,乐义济众。善,日常行为准则之一,与人为善者美。与之相类的堂号有上善堂、乐善堂、宝善堂、积善堂、修善堂、继善堂、敬善堂等等。 (17)堂号中的追思先贤,敬祖怀宗。思,追忆住昔,常想先祖恩泽。与之相类的堂号有仰贤堂、思敬堂、敬思堂、隆恩堂、懋思堂、追远堂、裕远堂等等。 (18)堂号中的励志向上,事有所成。谕示后辈致学成才。苏轼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与之相类的堂号有青云堂、腾云堂、志学堂、立言堂、世杰堂、步瀛堂、启贤堂、成玉堂等等。 (19)堂号中的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继承先人品格行为,发扬传统文化精神,祝愿后辈更上一层楼,不断超越。与之相类的堂号有继开堂、继先堂、绍远堂、承恩堂、敦复堂、复古堂、旺族堂等等。 通过堂号的文化属性分类简述,使我们观今鉴古,以史为镜,教化后人。读懂这些堂号,就能基本了解本家族的姓氏史、迁徙史、发展史、文化史,加深对尊祖敬宗的理性认识和伦理道德的感性认识。我们今天研究探讨姓氏堂号,可以促进敦亲睦族,加强家庭团结,稳定社会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编者以虔诚之心,精心勤奋认真为高氏收集家族堂号的根源,看到高氏的荣耀,领略先贤风范;高氏先祖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所作贡献,由衷的尊崇。敬仰高氏的历代名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所创建的辉煌,给后代产生的深远影响,对推进中华民族文化所作出的丰功伟绩,真挚表示诚恳的追思和缅怀。在编写时有个别难以逾越的历史定论,依实书之,恳请读者理解和支持。 编者所以编纂此书,其目的在于弘扬发展姓氏堂号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不被淡忘或者消失。暂时未立堂号的家族,纂谱建祠时新创堂号作为借鉴和参考。同时,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禆益,是编者之所愿也。编纂《高氏堂号举要》历时三年,编者自愧才疏学浅,掛一漏万,未达尽意。恳望方家与高氏族亲及广大读者提供帮助,批评指正,亦希望将来能有修改增补再版的机会。 此前,安徽蚌埠高匀田先生,曾致力姓氏堂号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于2015年10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中华姓氏堂号典故大观》。继后,匀田先生以耄耋之岁编撰《天下高氏堂号大观》。天不假年,文稿未竟而终,是为憾事。编者有幸见其残卷,择选录用数目,权当继其余音,以慰先生。 诚挚感谢本书中所釆用的各种文献的编纂者,所有各个姓氏网站、家谱文化网站、百度网站等网络媒体,为本书提供了大量信息和资料。承蒙光明出版社,□□□□□印刷厂的大力支持,使之得以印行,在此一并致谢! 高家协 童桂林 2021年8月
作者简介: 高家协,湖南澧县人。中国地名学会地名与姓氏文化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专家、湖南省作协会员。主编《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卷》《中华高氏》会刊,《高研会光辉十年》,副主编《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编著《唐宋高姓诗词集注》《高氏史贤》《高氏故事》《红色高家人》等。 童桂林,生于1944年。湖南桃源人。中国地名学会地名与姓氏文化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专家,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师。编著《中华堂号》,与人合著有《姓氏堂号谭》《国史典故堂号》,编印《桃源县氏族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