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云华 于 2022-3-8 16:57 编辑
巍巍太浮,群山逶迤,峰峦叠嶂,苍茫万顷。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鼎城网宣协会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及女同志在“三八”前夕前往临澧太浮山,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赓续红色血脉·绽放巾帼风采”主题党日活动。回顾建党、建军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前进动力。这次活动既是网宣首次成立党支部以来的第一个主题党日活动,又是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开展的一次活动,可见活动之重要,意义之深远。区委组织部领导一同参加活动。 3月5日天气咋暖还寒,一大早,男女老同志提着大包小包,个个穿戴整齐,胸前佩戴党徽,高龄会员也没缺席,如80多岁的刘善保、莫纯清等老人老当益壮,一看都是久经风雨的同志,真是作风不减当年啦!8点30分鼎城网宣党支部一行40余人,乘上大巴车前往临澧湘鄂西苏区太浮山武装斗争革命纪念地,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去瞻仰。一路上内容丰富,节目满满,以车为讲台,宣讲革命故事;以车为舞台,展示各位男女同胞的风采。宣讲开始,由新会员张雪英主持,会长龚天宝向同志们表达了问候,总结前段工作,强调“今天既是主题党日活动,又是庆祝‘三八’节活动,此次活动的意义非凡”;支部书记娄德华介绍活动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项;支部副书记黄宗梅“我退休10多年了,第一次参加这么隆重的‘三八’活动,非常激动、感动......”,组织部二级主任科员(原老干局副局长)沈爱华,区老干活动中心主任贺玲俐都分别发表了讲话。区老干办主任陈克钧、支部书记娄德华分别给大家宣讲常德红色历史,常德革命先驱宋教仁、蒋翊武等先烈的革命故事;大家静静地听着他们讲解,思绪早已飞到了烽火连天、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他们的宣讲精彩生动,绘声绘色 ,博得了大家阵阵掌声。 随后,讲台变成了舞台,支部副书记黄宗梅带领姐妹们唱起了红歌,张雪英又是唱红歌又是唱戏,还不时的伸展那优美舞姿,歌唱祖国歌唱党,熟悉的旋律,亲切的歌词,洪亮动听和饱含激情的歌声,唱出了对党的无限热爱和深情。周家店退休老干主任科员钟爱华自编自演的歌曲“梦幻桃花岛”让人如痴如醉,迎来了热烈的掌声。大家既有独唱又有合唱,争先恐后,此次活动,女同胞活跃积极,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壮志豪情。 经典红歌《唱支山歌给党听》唱了几代人经久不衰,是在 1963年,全国掀起的向雷锋学习的高潮中产生的一首优秀歌曲。今天刚好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9周年,唱到这首歌具有特别意义,这是一首深情、悲怆、激昂的“三部曲”式歌曲,情感诉求十分强烈,凡有过相似经历的人,都能产生强烈共鸣......党员们热情高涨,嘹亮的歌声一浪高过一浪,在临岗公路一路飞扬。 天空飘起了灰色的云层,遮住了九天之外那七色的彩光,心情也随之下沉。朦胧的远山,像笼罩着一层层轻纱,影影绰绰,像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凝眸不语,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天际边。穿过蜿蜒的油砂路,于上午10点多钟到达山顶,山上空气清新,从山上望下去,漫山遍野,树木丛生。山峦叠嶂,连绵起伏。道路如缕缕飘带缠绕在绿水青山之中,成为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别样的情趣,万般风情;幽深的谷中,飘绕着莫测的氤氲山气,如一副美丽的轻纱帷幔,精致而缠绕地绘成了一副山水画卷。 我们走进了湘鄂西苏区太浮山武装斗争革命纪念园。纪念碑高耸太浮山,雄伟壮观。进入大门,迎面而来的是毛主席题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十四个大字。“湘鄂西苏区太浮山武装斗争纪念碑”矗立在青石阶梯之上。碑身呈梯形,象征着湘鄂人民并肩作战,共同以鲜血谱写的光辉革命历程。 据史料记载,1928年,为落实贺龙开辟武装斗争根据地的指示,湘西特委在石门、临澧一带发动武装起义,开辟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开辟了太浮山武装割据区的核心根据地。以太浮山为中心的武装割据斗争,直接牵制了国民党反动当局对革命军第四军的围剿,也有力地声援了湖南全省的革命斗争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尤为重要的是唤起工农群众支持革命,为湘鄂西苏区和湘鄂川黔苏区壮大红军力量、保障军需供给、开展游击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党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还瞻仰了“苏区烈士英明录”,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在主体纪念碑前,全体党员面向鲜红的党旗,在支部副书记黄宗梅的带领下,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赓续红色血脉,纪念园成为了党史教育的“教室”,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育的“教师”,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参观过程党员驻足凝视,俯读沉思。一副副雕刻浮雕,一篇篇悲壮的革命史,把大家带回到了那个热血澎湃的红色岁月。看着纪念塔碑,党员们久久驻足不愿离去,感受着这片土地上曾经的悲怆和辉煌。就算离开,烙印已在,决心不改。
常德是革命老区、中国革命先驱宋教仁、蒋翊武出生的地方。在湘鄂西苏区太浮山武装斗争革命纪念碑上记载了417名英烈的名字,这里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斗争革命的实践地。作为红色革命老区,这里是红色土地、红旗不倒的地方,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
为推动此次追忆红色教育,区网宣支部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还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各项活动,开展多场送红色书刊下乡活动,活动精彩纷呈,登上了中国革命老区网。组织各网宣协会女同志、先进典型开展“巾帼讲堂”等宣讲活动,特别是我们的支部副书记黄宗梅同志兼任60多人的京剧协会会长职务,又兼职网宣支部副书记一职,家里由于孩子们都有工作,还要担负看管三个孙儿的重任,她却无怨无悔;网宣会员文学作家邓爱珍身残志更坚,29岁因故离异,携带两幼小孩子,摸爬滚打40年,一身艰难坎坷,在几十年艰苦岁月中创作了很多部小说,《残荷》曾在2007年出版后,感动了三湘四水,后又陆续发表了多部小说,《一家人》现已被改编成中国电影《金桥梦》,3月6日将举行开机发布会,年近70的她人生路上充满了苦和累,但她总是笑着走过来......网宣的女中豪杰举不胜举……巾帼追梦新征程,一路芳华一路歌,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绽放巾帼风采,展现巾帼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