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华歌 于 2022-3-7 14:05 编辑
邓爱珍和她《金桥梦》
日前,从湖南省电影局和国家电影局传来消息,由湖南文理学院教授周星林、常德知名女作家邓爱珍创作,湖南隆飞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湖南焰渠影视公司联合申报的院线电影剧本《金桥梦》先后通过湖南电影局初审和国家电影局终审,获准正式立项。这不是梦吧,邓爱珍揉了揉朦胧的双眼,慢慢的睁大眼晴,反复的端详着《同意拍摄电影的通知书》,好久才回过神来,泪水在眼眶里直打圈圈。
她——命运多舛 年轻时失败的婚姻留给她的除了噩梦般的回忆,就是一双年幼的女儿。独自将一对女儿抚养成人, 用含辛茹苦不足以言其艰辛。到了该享清闲的时候,不料厄运降临,癌魔缠身,手术后致左上肢残废。南方冰灾之年,更因跌跤而致尾椎骶骨六、七骨折,右眼底动脉硬化、玻璃体混浊,几次辗转病榻达三月有余。然而,她又是坚强的、坚决的、坚韧的。抚养一双女儿的责任没有将她压倒,无数的困难没有将她难倒,残酷的病魔没有将她打倒。那时谁也不知道 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平凡女子病弱的身躯。 2007年,她的第一部长篇《残荷》出版发行,人们始而惊诧,继而佩服。读者在这位朴素的女子身上发现了她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坚韧的毅力 ——而隐藏在这些背后的对爱情和文学的美丽梦想,却还没有被人发现。及至她的又一部长篇《一家人》完稿,人们才惊觉,这位平凡的女子对梦想的追求几近狂热的程度。与邓女士交谈,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位年过古稀的女性内心里深藏着许多美好——比如爱情、文学——那都是无数妙龄少女的梦想啊!可是梦想终究是梦想,当梦想被残酷的现实击碎,谁还有心情去一一捡拾?谁还有能力捡拾得拢来呢?她在坎坷的人生旅途跌跌撞撞地走来,一颗柔软的心、一些彩色的梦经历了三番五次地风吹雨打,早已凋谢得七零八落。然而她却捡拾拢来了,并且拼出了比原先更美的形,涂抹了比原来更美的色。
她——追梦不止 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提高写作技能,1985年5月15日,她不辞劳苦,千里迢迢拜黑龙江省文学院院长、一级作家、省常务副主任——刘亚舟为师,启蒙学习创作长篇小说(刘亚舟老师已逝世22周年);1992年3月3日又拜湖南省常德市五中、鼎城区七中任教高中语文的阮进伟(原常德县七中,阮进伟已逝世八周年)为师学作古典格律诗词和语法知识;2011年3月27日再拜常德市诗词学会武陵诗社负责人、市林业局负责人之一的毛欣法为师续学作古典格律诗词。 小说《一家人》把现代文学和古典文学融为一体,洋洋洒洒40多万字,其书中古典格律诗词有“太白余风”。加上书中不少地方用古典格律诗词的形式来传达思想感情,让人在典雅中觉出有些回归传统的味道,用这种传统的形式来承载“时尚”的内涵,颇为新颖。 《一家人》以改革开放之后的申父市为背景,再现了在商场上摸爬滚打而至叱咤风云的人物生活图景,进而展现了申父的风土人情、 历史文化、现实风貌,讴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更难得的是小说采用章回体式,一个有梦的人肯定是热爱生活的人,对生活的热爱必定得到生活的回报,书中所写之人是她熟悉的人,所述之事是她身边的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邓司九其实就是自已的人物原形。 因而,这本书她写得很顺手,也很有情感色彩,尤其是其中一些描写人与人关系的章节非常动人。 电影剧本《金桥梦》就是以邓爱珍的小说《一家人》改编的,以常德桥南大市场的创业发展为故事原型,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沅州市沧山县黄兰英、邓司九等四位年轻女子因为一场意外成为寡妇,之后她们在改革开放政策鼓舞下,离开农村来到金桥市场艰苦创业、遵纪守法、顽强打拼,不断创造金桥市场商业奇迹的故事。进入新世纪,她们不忘初心,回报桑梓,相邀返乡捐建“金桥爱心免费校车”“金桥老人爱心自助屋”等公益项目,并投资开发了“庙坛河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为沅州市乡村振兴建设树立了标杆。 邓爱珍女士凭着她对美好梦想的追求,凭着她对生活的热爱,也得到了生活给予的丰厚馈赠。
祝——《金桥梦》早日面世! 穷河困水架金桥,致富征程路不遥。
志寄勤劳挥汗雨,梦追理想赶新潮。
天荒敢垦歌巾帼,荆地能开颂女豪。
共赴康庄承美德,雄心创业气凌霄。 这是网友蔡君山,应约参加作家邓爱珍小说改编为电影《金桥梦》发布会写的一首感赋,道出了人们的心声。
祝《金桥梦》早日面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