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2-6-26 14:17 编辑
退而不休,只为乐把余热献社会 ——记石门县文化局原副局长、博物馆原馆长龙西斌 石门县文化局原副局长、博物馆原馆长龙西斌2017年10月到龄退休。为了继续支持年轻人工作,继续他未尽的事业,继续当好人大代表,继续服务社会,他一直退而不休,并用“老牛自知夕阳短,不需扬鞭自奋蹄”精神,更加努力发挥着余热,从而为石门和石门人民做了大量有益的事情。 龙西斌在文化和文博系统工作几十年,培养了许多工作和业务骨干。退休欢送会上,他明确表示将摆正位置,继续为支持年轻人工作而不遗余力发挥余热。他一方面对接替他工作的谭柯亮及所有班子成员做到不讨厌,不带贱,不看冷,同时提出了“111223455”工程的建议,其中包括:继续做好文物保护,加强管理,做好文物普查,摸清家底,征集文物,充实馆藏;修好王尔琢、陈振亚两位烈士的故居,早日对外开放;修建新博物馆,展现新貌,修建文庙,创4A旅游景区,修建泰和合茶庄,创世界遗产;建好皂市考古遗址公园,建好磨市镇红色纪念园(岩板滩红军长征集合地公园),建好县城王尔琢公园,打造白云山打造宜红茶公园;编写《石门县文物志》,《石门红色史》,《石门土家族》,《李自成禅隐夹山考释》,《石门宜红茶史》;申报一批县级、市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王尔琢、陈振亚烈士故居,泰和合卢次伦书室,茶仓等),申报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石门文庙,泰和合,梯云塔等),申报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如泰和合茶庄,水南渡古茶道,夹山寺等)。大家听后十分感动地说,没有倾心支持年轻人工作的良苦用心和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提出这样全面而价值连城的建议的。 2019年,兰园宾馆地块拍卖时,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石门文庙”北面红线内部分面积被拍卖,还有人欲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秀峰书院”拆除迁走。眼见对于这种严重违法行为年轻班子无能为力望而兴叹,龙西斌挺身而出竭力制止。有好心人提示他别因此得罪县里主要领导。他说:“我虽退休,但我依然是文博工作者,若明知有人违反《文物法》等相关法律却缄默不言,其实就是看新班子的‘冷’,就是‘抱着领导摔跤’!”为了阻止这种严重违法行为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他冒着可能被领导误解的风险,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向有关领导和部门诚恳敬言,并向有关部门及时递交《关于保护石门文庙、秀峰书院的再次建议》,终将因此带来的不良后果减少到了最小程度。他无私无畏,关键时刻主动给年轻人“挡枪子”,解难题的精神,也感动了许多知情人。 2021年春的一天,倾盆大雨冲刷着正在维修的县文庙中大成殿西面库房。龙西斌想到库房中有大量资料没有来得及转移,于是领着家人和博物馆部分员工一起紧急赶到文庙库房,顶着暴雨,清理、抢救和转移了大量珍贵资料。尤其是在积满了灰尘的大量纸质资料中,找到了一张极其珍贵的开国英模王尔琢的夫人郑凤翠晚年的照片“孤本”。被他抢救出的这些珍贵资料,为博物馆现任班子充实新博物馆的馆藏,发挥了重要作用。 龙西斌退休后义务做了7件大事。其中从事石门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过程中,因有不少人肤浅地认为对石门没有实际意义,而尤其举步维艰。于是,龙西斌边做实际工作,边宣传意义。他说,石门县盛产茶叶,而这项工作正好推动石门的茶叶产业,促进石门的茶旅融合和乡村振兴,同时,由于上级明确要求凡是世界遗产地,都必须配套“铁、公、机”,这将有力推动交通建设。因此,万里茶道申遗,对石门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重大。鉴于此,县人大对他给予了强力支持,并组织市人大代表小组开展万里茶道石门段的调研视察活动,还邀请了国、省代表参加。县人大联工委还写了相关建议,分别由国、省代表提出,获颇佳效果。龙西斌还与县博物馆的同志一道搞普查,建成了石门茶博馆和壶瓶山红茶坊博物馆。为了充实馆藏文物,他自垫经费10多万元,先后收集有关茶的文物万余件全部交公,其中马鞍1227个,木茶箱1668口,茶袋1216条,茶麻袋3115条,铜制茶壶829把,陶瓷茶碗1350个,其他茶博文物4000多件。拍摄石门的“申遗”汇报片中,他曾两次昏倒在现场。于是,他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县四大家领导。时任县委书记郭碧勋亲自前往内蒙古参加万里茶道申遗研讨会并发表演讲;现任县委书记邓碧波、县长丁克刚给予高度重视;县人大原主任李金生、副主任李世权、县委宣传部原江毅、何彦兵、黄蕾部长、现任刘力庚部长、黄晓坤副县长、县政协原副主席杨书凡等领导给予了鼎力支持。在县文旅广体局郭峰、周明贵两任局长的共同奋斗,石门的“申遗”收获了巨大成功,国家文物局已将“壶瓶山古建筑群、水南渡古茶道段、夹山寺”列为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其中,水南渡古茶道段列居全国第18位。 龙西斌连任5届县人大、7届市人大代表,算得上奇迹。他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他几十年中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从不懈怠,退休后依然脚踏实地干出了一件件为民称道之事。仅退休的近三年,龙西斌提交的议案和建议就有8件被评为优秀议案、建议。去年市人大会议期间,市人大一位领导审理议案时,见了龙西斌提的建议和议案,当即有感而发说:“龙西斌代表提出的这些建议和议案直面民生,高屋建瓴,切中要害。我们人大就是要这样高境界、高水平的代表!” 经长时间深入调研,他发现,石门县之所以长期发展缓慢,主要是交通瓶颈没打通。于是,他首提了修建“安慈”和“宜张”(炉慈)高速公路,疏通澧水航道,修建湖北五峰到张家界途径石门壶瓶山和罗坪的“宜五张”和湖北松滋到石门县城的“松石”高速公路(现均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他说,石门地形特殊,唯有提高县城连接桃源盘塘和到壶瓶山、乃至南北镇的公路等级,彻底改变石门交通主动脉“全程限速30公里”的落后现状,石门经济发展才可能提速。于是他连续十年冬冒严寒、夏顶烈日,沿途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并利用休息时间陪同“国代表”王怀军,多次前往湖北联络湖北“国代表”,先后提出关于建设“常恩”旅游高速公路的议案、关于加快推进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铁路开工建设的议案、关于将G241线龙王洞至壶瓶山公路列入高等级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的建议、关于紧急修建桑石松高等级公路的建议、关于将石门至桃源陬市段公路列入“十四五”高等级公路建设规划的建议、关于将G241线国太桥至壶瓶山公路列入“十四五”高等级公路规划的建议,等等。 退休后的龙西斌,仍惦记他提出的修建“炉慈”高速公路的走向,多次专程沿途调研。当年腊月二十四都在家过小年,他却再次去维新鱼儿溪九尺拐察看现场。瑟瑟寒风刮得他浑身发抖,他却在那里爬坡涉水调研两个多小时,然后提出将走慈利国太桥方案改为走石门龙王洞方案,并被“炉慈高速”设计部门采纳。不少人听说此事,感慨地说,锲而不舍地为改善交通奔走,龙代表真就搞到了点子上。 龙西斌办事讲求实效、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他一直把办成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奋斗目标。他认定石门的落后关键在于交通落后这个理后,马上展开大量调研,并决心为争取“常恩高速公路”项目而奋斗。但建议一提出就有人“泼冷水”,说修这条路是天方夜谭。龙西斌不甘心,联手“国代表”王怀军四处游说。通过王怀军努力,报告获得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春贤批示,并引起了交通部长李小鹏的重视。龙西斌同时陪同王怀军代表赴湖北鹤峰、五峰联络湖北的“国代表”争取帮助。尽管曾在湖南省交通厅遇到了大的阻力,但不顾龙西斌冷嘲热讽,仍继续奋斗。今年4月27日,他代替省人大代表谢红平撰写的关于修建“常恩”高速公路的建议,终于得到了省交通运输厅公开表态:“经报请省人民政府同意,我厅已启动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工作,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路网结构、地理地质条件、环境影响、运输需求效益等多种因素,对常恩高速公路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如条件成熟且地方政府实施积极性高,将视情将其纳入。”省交通运输厅态度的180度转弯,标志常恩高速公路建设的争取工作迈出和站稳了极其关键的一步。今年5月6日,省交通运输厅又答复了龙西斌代替省人大代表陈中亚撰写的《关于紧急修建桑石松高等级公路的建议》:“我厅已将桑石松公路段中S302石门县雁池至罗坪40公里、S303桑植西莲至人潮溪29公里、G241石门县雁池至所街段19公里纳入十四五规划进行提质改造,按十四五相关政策予以资金支持。我厅将督促常德市、张家界市交通运输局加快推进以上项目实施。关于S302子良(湘鄂界)至太平和S303桑植西莲至罗坪公路,我厅将结合沿线地方政府意见,视路段交通量发展情况,在“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中予以研究,依相关政策尽力支持建设。”他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呼南高铁襄常铁路宜昌至常德段项目建设的建议》也于今年5月18日得到了市发改委转告的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回复。一些看似根本无法实现的惠及石门人民和子孙后代的项目,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正在向目标方向稳步前进。 由于知识面广,责任心强,能力突出,并具有权威性,退休5年来,龙西斌义务承担了大量社会活动,先后参与的主要社会活动有:夹山闯王陵廉政教育基地展陈的禅隐馆、醒悟馆内容和形式设计、石门河堤文化墙内容形式设计和指导、洞国学校校园文化的整体策划、协助县博物馆完成文庙抢修,协助县文旅广体局、博物馆将王尔琢、陈振亚故居、泰和合图书馆茶仓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协助配合省文物专家鉴定组和县博物馆到泰和合鉴定茶博文物,其中150多件被定为国家珍贵文物。 为了宣传石门文化,退休后他还义务做相关的重要讲解百余次,先后给省委书记许达哲、省长毛伟明、省委副书记乌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宏森、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等领导讲解,他在受到很高评价的同时,也用实际行动呼应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红色引领,绿色崛起”战略。因此,他多次被评为县、市优秀人大代表,2020年2月被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县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同年被收录《常德名人》石门专辑书中;2022年3月,被县民政局聘请为石门县地名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为了退休后更好地服务石门和石门人民,龙西斌刻苦钻研,潜心研究,充实自我。退休后,他撰写的论文《禅茶一味缘起夹山》被北京燕山出版社收录于《夹山茶意》中;《宜红古茶道遗存考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收录于第二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线路与遗产》中;《石门宜红古茶道遗产点及价值》,发表于湖北人民出版社的学术专刊《三峡文化研究》中。他还先后6次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会,3次在大会上发言;2019年8月,还受命协助县政府承办了万里茶道申遗会,参与拍摄《万里茶道出石门》宣传片,并任总导演,此外,还参加《线路与遗产:第二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石门县文化志》、《石门县地名志》和《中国茶书.常德分卷》等书的编写工作。 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对于退休人员来说是没有具体任务的。但龙西斌却依然主动积极参与其中。退休后,他连续5年锲而不舍撰写《修建南北镇白竹山公路的建议》,并自掏腰包给白竹山村捐款3000多元,给罗坪乡修建公路11000元。他常说,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我同样也要退而不休。 龙西斌20多年前就患有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为了将夹山寺、闯王陵申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曾因交通事故头部严重受伤并落下后遗症,至今每遇变天就头疼得厉害。但他时刻想着为党为民工作永无止境,于是,退休后曾抱病赴北京、内蒙、福建、湖北等地、及本县本市基层,调研行程近十万公里。病倒了,打几天“吊针”后又接着干。他迈着艰难的脚步,在一心奉献社会的路上和为民谋福祉的事业中,他义无反顾,他艰难前行,他苦并快乐! 2022年6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