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49|回复: 3

从医务室到职工医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5 10: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2-7-15 10:09 编辑

从医务室到职工医院
    青峰煤矿1967年建矿时,仅有一个两人医务室。这两人分别是毕业于衡阳卫校的医生龙双喜,毕业于常德卫校的护士杨门玉。后来,由于陆续调进了医护人员,并派员外出学习,加上每年都有学医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被分配来矿,因此,青峰煤矿的医疗和医护力量逐步得到了不断充实。到1972年,青峰煤矿便有了医护人员20余人,以及3个工区医务室。矿医务室升格成了医务所。
    1984年,全矿医护人员发展到了50余人,拥有了4个工区医务室,同时,青峰煤矿原矿部搬迁新址,矿医务所随即搬进原矿部形成了独立院落,加上添置了一大批医疗设施,分设了骨科、普外科、内科、妇产科、中医科,设立了正规的手术室,于是,经地区卫生局批准,矿医务所升格为青峰煤矿职工医院。院长陶志余的骨科,党支部书记龙双喜的普外科,工会主席高业炳的中医,丁敦波医生的麻醉和放射技术,都是当时青峰煤矿职工医院最响亮的名片。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矿医务所升格为矿职工医院,固然有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等等因素,但我认为,院长陶志余和院长助理丁敦波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关键和无可替代的。
    1992年春,青峰煤矿职工医院又效仿矿子弟学校与石门一中联合办校的模式,在青峰煤矿职工医院开办了“石门县人民医院、青峰煤矿职工医院联合医疗站”,使广大职工和当地居民享受到了更加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几十年中,青峰煤矿职工医院为青峰煤矿的发展以及干部职工和家属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及时有效抢救受伤职工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周边广大人民群众就医提供了很多方便。此外,矿职工医院还为地方医疗部门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主要包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调出的陶志余(骨科主任医师,后任岳阳第一中医医院副院长),沈利华(内科主任医师,岳阳石化总医院),龙双喜(外科主任医师,后任衡阳结核病医院院长),文尚平(中医主治医师,石门县中医医院办公室主任),陈迎潮(副主任医师,广东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杨丕元(外科副主任医师,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陈元福(外科副主任医师,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詹启舞(副主任护师,桃源县人民医院),朱良召(主任护师,慈利县人民医院),梅玉凤(副主任护师,常德市第三人民医院)。随后,由于青峰煤矿萎缩而被石门县人民医院引进的有:卞新浩(主任医师,五官科主任)、刘平均(主任医师,骨科主任,后调任株洲市人民医院大骨科主任)、赵家珍(主任医师,后调株洲市人民医院)、邹岩山(副主任医师,后从石门县人民医院调任县中医医院骨科主任),朱金梅(麻醉科主治医师)、易金娥(副主任护师)、王艳平(主管护师,后从石门县人民医院调县中医医院)、李艳丽(主管护师)、文晶晶(主管护师)。除了上述医护人员外,在我记忆中,从青峰煤矿职工医院走出、而我目前不知准确去向的医护人才还有:内科专家杨巧青,影像专家丁敦波,妇产科专家覃娟、五官科专家余安初、检验专家黄祥武、李修翠,外科医生汪定先,护士长邹光汉、王作金等等(在青峰煤矿职工医院退休、以及现仍在青峰煤矿职工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未在此列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10: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医务室到职工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5 10: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了不起的青峰人!了不起的上将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5 11: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5-9 07:29 , Processed in 0.0320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