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三农,八旬颜老搞发明(下)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与癌症及40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硒在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尤其在保护肝功能健康与心脑血管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有72%的地区缺硒。如何能够保持与满足人体缺硒的需求, 刚退休不久的颜老从1998年开 始就着手研究人们通过食品摄入提高硒含量水平。其基本思路和技术途径就是将无机硒喷洒在土壤与农作物中或搅拌在动物饲料中,让动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将无机硒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有机硒。这些技术过程是极为复杂也是不确定因素较多的。 颜老通过20多年的探索与拚搏,完成科研、推广项目21项,获奖17项,近年获《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等省市级富硒科技成果六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列10项,其中已授权5项,获奖2项,其中《一种铬锌硒肥的生产及使用方法》获湖南省专利三等奖,《富硒增甜素及其制备方法》获香港国际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参与制定了湖南省地方标准《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等64个,湖南省团体标准《富硒农产品硒含量要求》1项,主持制定常德市地方标准2项;为主制订《多矿物质营养米》团体标准2项,现已公布实施;主持制定2项常德市地方标准。拓创出了知识产权完全自主、颇具桃源地方特色的系列富硒农产品,包括果、粮、茶、菜、肉、蛋等26类83种163款。其中多矿物质营养米、富硒柑橘、富硒增甜素、富硒生物有机肥属全国首创,居全国领先水平; 颜老的发明专利开发了桃源县一大产业。凡参与种植或养殖的农户普遍增收,参与开发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利,整个农业产业增效。桃源县委、县政府非常敏锐地捕捉这一科技上的“星星之火”,迅速使富硒农产品成为全县的“燎原之势”。时任县委书记龚德汉欣慰题词:“发挥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普及富硒产品生产技术,造福华夏农村千家万户,打造中国富硒产品之乡。”到2015年,全县富硒农产品产量已达4.3224万吨,全年销售收入6.2368亿元,利润8179.3万元,助农增收9933.44万元。产品在全国得到了64个奖项。县委政府的更加高度重视富硒产业的发展。2016年9月1日,时任县委书记汤祚国在中国共产党桃源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把“建设全国富硒农产品基地县”作为今后五年惠及全县人民的“十件大事”中第四件大事; 时任副县长陈会龙考察富硒产业时强调:“老同志开创了一个功能型的大产业,桃源发展富硒产业大有来头,任重而道远。 到2020年,全县28个乡镇(街道)有283个村(居)46367个农户参加富硒农产品生产,共建示范基地67个,富硒广泛覆盖水稻、油菜、茶叶、油茶、柑桔、蔬菜、畜禽等各个方面,富硒农作物种植面积达55万亩,总产量达18万吨,产值突破50亿元。开发的富硒产品多达26类83种306款。桃源县开发富硒农产品走在全国的前列,获得“中国十大富硒之乡”、“中国富硒稻米之乡”等荣誉称号。 颜老在退休之后也先后被评为“桃源县拨尖人才”,“桃源县科技之星”,“常德市老科协科技之星”,湖南省老年科技精英、“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并且获得了“桃源县科技人才奖”、“中国富硒行业十大杰出贡献奖”、“全国富硒食品研发杰出贡献奖”、“中国果品产业发展贡献奖”、“中国科协先进工作者奖”、“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等多项奖励。颜老的发明,开创了桃源一个年产50多亿的农业大产业,也给人们的健康水平增添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