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应运 于 2022-9-10 07:54 编辑
《道德经》新解之五十(连载)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不出家门,就知道天下的事情;不用从窗户向外看,就知道天道自然规律的运化。走出去越远,知道的事情越少。所以圣人不用去外面走就知道,不见到也会明白,不强为也可以完成。 【新解】 本节文字是《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修道者应该安心修炼,不要荒废光阴;要珍惜时间。 在执大象,天下往的功态中;在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中;在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同复的禅定中,都可以“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功态现象反应。当然也就是足不出户,手不推窗而知天下事,并且明了天道自然规律的运化。这是讲修道者只要静修到一定功态时,就可以达到足不出户知天下。 反之,走出去得越远,知道的事情就越少。奉劝修道者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云游四方,这样只会荒废时间,走得越远,浪费时间就越多,知道的事情就越少。 圣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安心修炼,并不会用多余时间到外游走,以至于荒废宝贵的光阴,所以圣人修为自然就会很深,具有不出门就知道天下的事情的功能,不去外面见到事情就清楚事情的原委。圣人不强行做事情,只是顺天道而维护与引导,事情自然就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