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浮山松 于 2016-9-21 12:10 编辑
“ 水兵1986”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刚加入正扬网社区不久的新会员,是我的老领导和恩师史开均推荐我来正扬网的,也是他劝教我学习中华诗词的。所以,我对正扬网发布的中华古典诗词作品比较关注,想当个小学生,真正想学习拜读欣赏,借以学点基础知识。于是我就有种情不自禁的心情想和各位老师探讨,对自己有不懂不明白的地方,就不顾一切想胡说一通。因此,我前天写了《创作中华诗词千万不可随心所欲》一文。
昨天,又恰好拜读了老师您的大作:《旧体诗写作知识(一至十)》和《“旧体诗写作知识十题”总结与结束语》。得知老师是教语文出身的老师,先后在桃源县担任9年初、高中语文教师,又在湖南文理学院任教,曾获八个政府国家级、省级奖励,有藏书近一万五千册。在古典诗词创作上很有成就,我很崇拜。您说:“认识、探索未知世界的规律是没有止境的”,“诗形象化的特点是不‘直说’”。 所以,我就认真拜读了您的诗词大作。拜读后我有些不够理解,对您诗词中入声韵的运用有些含糊。而我又是一名衣袖筒中藏棒槌——直来直去的人,也是一名无知者无畏的人。因此,我今天就放胆与您请教并商确。
我在前天写作的《创作中华诗词千万不可随心所欲》一文中说过:创作“古典诗词,就必须按古典诗词的词谱所规定的平仄韵来填写,不能随心所欲!”“作为我们初学者,要学习中华诗词,就要学一学《诗韵新编》和《诗词格律》,不然,就去写新诗,这样随我们自己想如何写都可以。”“中华格律诗词是中华传统文明的国粹,中华诗词最基本的一个特征就是诗词的格律,这是中华古典诗词的灵魂。我们学习创作中华诗词,而实际又不按其规定来创作,随心所欲的冠以律、绝名或词牌子,致使诗词名不符实,这是对我国国粹的最大不敬”。为了更好地学习传承我国的国粹,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您传教中华古典诗词的效能。现将您创作的诗词中与《诗词格律》介绍的词谱有出入的,提出探讨,望您解惑。如您在《“旧体诗写作知识十题”总结与结束语》一文中介绍的几年前的作品——《水调歌头.从教四十年自述》: (说明:*为可平可仄, -为仄,+为平,★为入韵,▲为韵脚,左边为词谱,中间为实际填词的平仄韵,右边为评议。)
*-*+-, 幼饮两江水⑴,
*--++. 魂梦亦思答★▲:(押麻入韵)
*+*-+-, 栽培杏坛⑵嘉木,(坛+,与词谱有异,)
*--++. 金果采摘★八★▲⑶。(摘★八,与词谱有异,押麻入韵)
*-*+*-, 九载桃源何悔⑷,
*-*+*-, 人远武陵岂怕⑸,
*--++, 矢志报中华▲。 (押麻平韵)
*-*+-, 欣喜毕生汗,
*--++. 化作每年花▲。 (押麻平韵)
*+-, 书山耸⑹,
+*-, 学海阔,
*++, 道无涯⑺。(押麻平韵)
*+*-, 人生苦短,
+----++. 休教分秒手中滑★▲。(滑,与词谱有异,押麻入韵)
*-*+*-, 事业追求不懈,
*-*+*-, 奉献真情愿傻,
*--++. 回首自能夸▲。 (押麻平韵)
*-*+- 挥笔绘新画,
*--++. 明日美如霞▲。 (押麻平韵)
此词是您2008年的大作,我发现在平仄上“坛+,与词谱有异”,但与毛主席的两首《水调歌头》平仄运用相同。主要是“答★▲,摘★八★▲,滑★▲”都是入声韵,按《诗韵新编》和《诗词格律》的词谱规定,都属于仄声韵,将所有入声韵仍按《新华字典》上的平声韵运用了,这样能行吗?!
又如《清平乐•村妇》下半阙:
“朝夕★期盼君归,城市工地寒衣。广厦万千林立,夫曰★街上人稀。”词谱为:“ *+*-++,*+*-++。*-*+*-,*+*-++。”, 而您的词中“夕★、曰★”是入声韵,“市”是仄声韵,与词谱有异,仍将入声韵按《新华字典》上的平声韵运用了,这样能行吗?!。
综上所述,我是初学者,您是“十讲”的老师,是指导我们创作的,如果按《诗韵新编》和《诗词格律》的词谱规定,我认为您在上述两首词的平仄韵的运用上是有误的。
如果您说是对的,那么依据是什么?如我在我写的《创作中华诗词千万不可随心所欲》一文提到的,毛主席在《满江红》的平仄押韵上的运用。毛主席的《满江红》本来全部押的是齐字入声韵,但其中却用了一个‘迫★▲’波字入声韵。毛主席为什么这样用呢?是对还是错?我带着这个问题,查阅了相关资料。原来,毛主席全部都是押的入字声韵。按照《诗韵新编》凡例说明备注的解释,“本书中的八个入字韵部一律通押”,因此,毛主席在《满江红》押韵上的运用是有依据的,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您在您的两首词中的“答★▲,摘★八★▲,滑★▲”都是入声韵,而词谱规定是押平声韵的;以及“夕★、曰★”是入声韵,“市”是仄声韵,与词谱有异的运用,依据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呢?!望指教!谢谢!
2016/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