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16-9-29 09:00 编辑
· 创建法治文化品牌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 津市将法治文化与公共法律服务有机结合,以法治文化品牌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一、打造“五大品牌”,营造全社会法治氛围。
一是打造“领导干部学法”品牌。健全了“市委常委会会前学法”和“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出台了《津市市领导干部法治学习积分制管理办法》,开办了领导干部法治夜校,使全市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打造《普法音像》品牌。根据不同的人群,有针对性地制作普法音像作品,开展对口普法。通过选编、剪辑制作了100套《农村普法》DVD光碟、30套《青少年普法动漫》DVD光碟、50套《企业普法音像》,免费发送到农村、学校和企业,增强了普法实效。 三是打造电视专栏品牌。开设了《周浩佬说法》电视栏目。目前该栏目已拍摄和播出电视普法短剧20多期,其中《王司法的故事》、《法援立案记》等四期短剧已被全国普法办制作的《普法音像》采用并向全国推广。 四是打造“法治夜话”品牌。将法治宣传与联系群众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创新普法形式,推出了“法治夜话”这一普法新品牌,组织司法行政干部、律师、法律工作者分期分批下到村组,通过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以及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与老百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2016年1月,津市市 “法治夜话”被评为“2015年常德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五是打造“法治文艺”品牌。组织专门力量集体创作、整理出《法治新农家》、《公民学法》、《劝婚记》等一批法治文艺作品,通过与专业文艺团体合作,以快板书、三句半、戏曲、小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表现出来,利用农村法治宣传月等契机开展法治文艺汇演,并制作成音频光盘,免费发放到各乡镇,在农村广播中开展经常性的法治宣传。 二、构建“四大平台”,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以全省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试点为契机,构建了高规格的综合性法律服务窗口平台。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建立了集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出了公证电话预约服务、法律援助“一站式”服务以及法律援助“诉讼+调解”等一系列全新的工作模式,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舒心的法律服务。 二是树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新理念,构建司法行政工作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创建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司法所干警每周到村(社区)坐班半天,为村(社区)和群众服务,延伸了工作触角,加强了司法行政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和网格管理员的密切联系。全市25个社区、53个村均与专业法律服务工作者签订法律顾问聘任协议,实现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使群众不出村(社区)即可享受到基本法律服务。 三是加大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推进力度,构建公共法律服务的基础平台。年初,津市在襄阳街开展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试点取得成功。目前已建成了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中枢,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为支撑,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公证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形成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一小时服务圈”。 四是积极对接省厅“如法网”,构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目前,在线咨询平台在线情况保持良好。为使广大群众了解和熟悉“如法网”的功能和应用,津市在市中心法治文化广场推出“如法网”宣传专栏;在市电视台推出10个专题,大力宣传“六五”普法成果、宣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如法网”知识;投入5万元,编印了一批图文并茂的宣传册,下发到全市各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和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充实平台建设。
三、整合“三大资源”,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效运行。
一是利用法治宣传主题活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大型送法下乡活动4场,开展法治夜话24堂。活动中,展出大型法治宣传牌100块次,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12000多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50多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件,现场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0件。 二是利用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这一有效平台承接公共法律服务。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是人民调解员的工作场所,同时又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最接地气的平台。通过人民调解员的日常值班、司法助理员的每周半天坐班、法律顾问的定期坐班以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将全市各村(社区)群众的法律需求及时反馈到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便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三是利用专项活动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今年上半年,组织三个律所律师开展了律师参与信访值班、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律师乡村(社区)行专项法律服务、企业免费法律体检等专项公共法律服务活动。活动中,共发放宣传资料560份,接访89批次,解答法律咨询256人次,为16家中小企业进行全面的民商事合同、劳动人事合同审查。 稿件来源:津市市司法局 撰稿:车四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