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过去尘封的笔记本,忽然发现了1969年的一篇日记。稚嫩潦草的文字把我的思绪带到那个特殊的火红年代。 1969年4月1日,我坐轮船从安乡到长沙。因为4个月前我在一次排演文艺节目时,不慎摔倒导致右臂鹰嘴骨折,这次是到长沙附二医院复查的。那时我才16岁,在长沙举目无亲,不认识一人。
下午8点半,轮船抵达长沙。刚上岸不久,高音喇叭里传出激动人心的消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了。按照当时的流行语言就是:红色电波传喜讯,三湘四水齐欢腾。一时间,长沙城沸腾了。真个是红旗招展,锣鼓声声,人如潮涌,口号震天,一片欢乐的海洋。人们排着长队,举着红旗、标语和毛主席画像,挥动着毛主席语录红宝书,狂热地高喊着口号,唱着革命歌曲,行进在各条大街小巷上。当时,我热血沸腾,也跟着大队伍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曲,喊着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全然忘记自己在他乡异地。 几个小时过去,游行的队伍慢慢散了,街上开始安静下来。那时候没有什么霓虹灯,路灯街灯也不怎么明亮。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是那么孤单,人又累又渴又饿,也不知到哪里去安身住宿。不知怎么,心里也不慌,也不急。我向街上的行人一路打听附二医院的方位,终于在转钟时找到了医院旁边的健康旅社。 这是一个十分简陋的地方,是专供农村里的人进城治病,侯诊住宿的。年前我和父亲在这里住过十来天,同这里的服务员大妈大婶都很熟悉了。这里早已客满,各个大客房里传出阵阵鼾声,旅社里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服务员谭妈见我半夜光临,处境可怜,便找来一个担架,铺上被褥,摆在走廊里。谭妈半是埋怨半是心疼地说:“也是的,一个细伢子,来到长沙,去游什么行咯,冒得办法,今天就将就一下,反正快天亮了。”我连连称谢,脚也没洗,就小心翼翼地躺在那又黑又脏的担架上,回味着刚才游行的情景,感觉到自己好象从事了一次伟大壮举,心里乐滋滋的,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蓦然回首,感慨万端。当年一个才16岁的农村小青年在举目无亲的大城市,跟着大队伍游行,喊口号,唱歌曲,现在看来的确有些不可思议,幼稚可笑。但细细琢磨也不奇怪。人,是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激情的。那时候,我们是那样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领袖,对党和毛主席的决策部署,总是那样坚定不移,坚信不疑。
从党的九大到二十大,已经五十三年。悠悠岁月,沧桑巨变。年逾古稀,我心依然。今天,我们倍感欣慰幸运,倍加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人民领袖。听党话、跟党走,自信自强不彷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尽管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但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勇毅前行,一定能在新的奋斗征程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新的篇章。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高兴、我振奋。如果还兴游行庆祝,我还是会走上街头,欢呼歌唱的,毕竟我们的血是热的,心是向着我们的党和祖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