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42|回复: 13

百年前的津城闹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29 20:35: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津市杨翠秀 于 2022-10-29 20:41 编辑

mmexport1667046583442.jpg       
           行会,百年前的津城闹市

原创 王泸

        津市到了清末民国时,由于各省移民和本地市民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已成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的局面,为了加强本行业的精诚团结,把生意做得更好,遵循生意场上的规矩,加强各行业之间的交流,津市各行业都自发地成立了行会。

        行会基本上以同行业组成,每个行会都有行规,以便共同遵守。如新开的行业店铺,首先必须上会,缴纳会费,并大摆筵席,请伶人唱戏,款待同业老板,正式被接纳为会员。因此,我市晚清民国时期商业活动的组织形式就是行会;它团结员工,指导生产,调和矛盾,处理关系,关心员工生活,搞好与其他行会的合作等。行会会长具有权威性,他们都是资本雄厚,为人干练的大老板。

        津市的各行会都供奉鬼神和始祖,每个行会供奉的神主都不同。每个行会所供奉神祖的诞辰就是行会的做会之日,举行祭祀活动,一年一度不变。津市当时的行会约有三四十个,每个行会所祭祀的神主,大都是传说中的神,带有傩祭成份。如铁业、建筑业、水泥业祭祀的神主是女娲娘娘。女娲的故事来源于《淮南子.览冥训》,女娲娘娘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敢的女神形象。在远古洪荒时代,“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女娲炼五色石补苍天,正四极,杀黑龙,止淫水,成为征服自然的女神。津市铁业、建筑、水泥业选择女娲作为神主供奉,是通过充分的想象,把女娲炼的补天的五色石与铁、水泥联系起来,而女娲补天时需要工具好像是建筑业砌墙的砌刀。如此联通,女娲便成了铁业、水泥业、建筑业的神主。他们希望借助女娲炼石补天的神力,来促进铁业、水泥业、建筑业兴旺发达。

        再如津市屠宰业供奉的神主是张飞。张飞是三国名将。有趣的是张飞在未出山时是位性情猛烈,仗义疏财的屠夫,后来与刘备、关羽桃园结义,举兵起义,勇猛无敌,为建立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青史留名。津市的屠宰业为提高本行业声望,自然要供奉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增强行业的自豪感。传说张飞在农历五月十三日被部下范疆、张达二人害死,于是,屠宰业就在五月十三日张飞逝世日祭祀张飞。祭祀时,每位屠夫都要将最大的猪头砍下,置于供桌上,撒猪血于地,肥猪内脏分给穷苦百姓,让全城都知晓屠宰业在做会。

         还有青菜果品业做会时用蟠桃会的名称。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蟠桃会是天宫王母娘娘用蟠桃宴来款待天宫诸神的神话故事,结果被孙悟空搅了个乌烟瘴气。如此神话故事,竟被津市的青菜果品业做为做会的依据,他们为让青菜果品永远保鲜,借用神话中永不朽烂的蟠桃做为象征,让本行业立于不败之地,那细腻、丰富的想象和美好愿望令人称道。


mmexport1667046588106.jpg

mmexport1667046591591.jpg

mmexport1667046594849.jpg
(百年前津市街市繁华)

         最热闹的行会要数棉花业做会了,棉花业一般叫花行,由于津市是澧水下游物资聚散商埠,称为湘北最大的棉花收购地。《湘、鄂、赣三省志》载:民国十六年,津市棉花集散数量达十五万石;清末,津市花行数“贺盛泰”、“贺万泰”规模最大。抗日战争时期,津市花行猛增,三洲驿、大巷口、油榨街形成三条棉花街市,有花行四十多家。这么多的花行在一起做会,十分隆重热闹,为显示津市最大的行业特色,做会的那天,在观音桥、汪家桥等地都扎上彩门,彩门都是用竹架、松枝、纸花、绸条扎成,雄劲挺拔,斑斓多姿。行会的各业主大赏员工,发红包,并大摆筵席,吃个痛快。晚上,在万寿宫戏台上听荆河戏,足足要闹三天三夜。津市花行供奉的神主是冬令圣母。什么叫冬令圣母?查无史考,据老人讲,冬令就是中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冬至,冬至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二十日左右,冬至后就是一年中最冷的小寒和大寒。津市花行众业主把冬至比成一位圣母,喊成冬令圣母,为的是冬天来临,让人们早早穿上棉衣棉裤。冬令尚远,花行做会的日子却放在农历七月初七,此时还是仲秋季节,花行的业主们就仿佛告诉人们,秋天来临,冬天不远,望人们早早开始缝制棉衣、棉裤、棉帽,使花行的生意早早兴旺起来。此是花行业主们做生意的窍门,用现代人的话就是一种商业策略,当津市花行的行会做的沸沸扬扬,家喻户晓之时,津市的市民就知道该买棉花做冬衣了。

         津市行会是一种历史现象,折射出了津市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自然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某种规律。行会习俗是津市这座繁华商业城市在一个历史阶段中,津市人的独创,是津市人丰富多彩的商业文化的真实写照。

mmexport1667046598041.jpg

mmexport1667046601763.jpg
(百年前津市繁闹的码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20:39: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行会是一种历史现象,折射出了津市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自然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某种规律。行会习俗是津市这座繁华商业城市在一个历史阶段中,津市人的独创,是津市人丰富多彩的商业文化的真实写照。

mmexport1667046583442.jpg

mmexport166704658810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30 08: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会习俗是津市这座繁华商业城市在一个历史阶段中,津市人的独创,是津市人丰富多彩的商业文化的真实写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30 09: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到了清末民国时,由于各省移民和本地市民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已成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的局面,为了加强本行业的精诚团结,把生意做得更好,遵循生意场上的规矩,加强各行业之间的交流,津市各行业都自发地成立了行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30 15: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有沙市,南有津市。津市是名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30 19: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203343t9uruymlusu2rgrr.jpg
203400a6g3ogwd2oz66ww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19:4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林会长的关注和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19:44: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曾巧中老师的关注和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19:45: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史开钧老师的的鼓励和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30 19: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贴,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2 16:33 , Processed in 0.04091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