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印象记 阿里山不仅山美,水美,人更美。 那是2003年的事情。我是第一次踏上台湾宝岛。 早春的二月,我们一行游历了阿里山,有幸领略它的雄姿。 提起阿里山,人们会情不自禁的唱起“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身临其境,我由衷的感到阿里山人美,水美,山更美。 阿里山森林游乐区约有面积1400公顷。山岳如塔山匐伏,峰峦葱笼,古木参天;高山奇景,云蒸霞蔚;深涧幽谷,繁花似锦。人文与自然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点点滴滴是历史的遗迹,处处地地都是自然的课堂。阿里山地处北回归线,海拔2274米,玉山主峰高达3952米。在十九世纪末,因桧木蕴量丰富,景色奇特,故被开发。 相传250多年前的邹(曹)族中有一位酋长名叫“阿巴里”,勇敢而善良,尤其擅长捕猎。他每天只身进入森林,翻山越岭,常满载而归。他把猎回的野兔、野狼等分发给穷苦人家。后来他常常带领族人入山打猎,每次也都丰收而回。族人为了感念他,乃将其地名称为“阿里山”了。 阿里山以“五奇”最具特色,即日出、云海、晚霞、森林、登山火车。阿里山又以“五木”闻名遐迩,即红桧、台湾扁柏、铁杉、台湾杉、华山杉。她们均是建筑、家具的上乘之作。 阿里山景色宜人,四季迥异,各具奇特之处。每年的二、三、四月为花季,又称春樱季。待到春日,放眼四望,花团锦簇,五彩缤纷。蝶舞蜂飞,游人如织,美不胜收。尤其三月中至四月中,谓为樱花的鼎盛时期。粉红的樱花,逼人眼;雪白的吉野樱花,诱人醉;张开喇叭口的大岛樱,戏谑人;还有似花团的东锦樱花,淡红淡红的普贤象樱,白中带粉的郁金樱花。这一切的一切,简直是樱花的海洋。然而,赏花的最佳地点尤以梅园为是。这时,还有争奇斗艳的森氏杜鹃花,台湾一叶兰花,西洋木兰化,垂丝海棠花,深色紫玉兰……花色冗杂,莫衷一是。 五、六、七月的炎炎夏天为日出季节。有人称为夏浴之季。徜佯于森林之中清爽宜人,伴随而来的是幽幽欲醉,沁人心脾。千年的古木高耸入云端,铁杉、红桧、扁柏,比肩接踵,诸如“永结同心”、“龙凤配”、“三兄弟”,比比皆是。听鸟语闻花香,阴离子,芬多精处处弥漫,令人享受不尽森林之浴的绵绵乐趣。红红的射干菖蒲、海芋、金钱薄荷相吐蕊。姊妹潭中的阿里山椒鱼,徐徐游淌,嬉耍游人。林中冠羽画眉啼叫,宛转动听。时不时还传出一两声几乎绝迹的乌鸦的欢唱。每到早上五点钟光景,祝山观赏喷瀑而出的丽日是最佳的景致。朝阳自山后缓缓升起,满山云烟,沿山岭幻化成黄金曲线。刹那间,朝霞破云而出,芒草闪耀,如星钻般光芒。那一轮含羞欲露的红日啊,如佳人一般,急煞坏了多少翘首以待的情侣们呀! 八、九、十月的秋季为日落晚霞季节,又为秋云之季。除了观赏日出的朝阳与夕阳余辉璀璨绚丽的晚霞外,更是欣赏云海翻腾,波涛起伏的吉日良时。有诗曰:“日落忘幽谷,金黄复大地,此景最佳丽,此时最动人。”秋风萧萧,枫叶流丹;在朝霞散绮中,山色郁郁苍苍,烟黛岚白裹,恍若已非人间;何况云海浩渺,飘飘欲仙。敖啸其间,岂非神侣? 十一、十二、元月为云海季节,又称冬枫季。枫红层层,落叶缤纷,满山的青枫、红榨槭,映衬在艳丽晚霞中,耀眼之极。夕阳向晚寒,晖洒漫天黄;尤为彩幻云奇,日以落,夜以袭。冬天期间太阳移至南回归线,此时的日落特别生动、艳丽。片片的云霞,在那落日余辉照射下,更是变化万千,难以捉摸。阿里山是下雪的,但远眺中央山脉的玉兰雪景,又是一大奇观。那好似西藏少女正捧着一条洁白的哈达迎送四海宾朋! 嘉义市离阿里山174公里,游览上山,若搭乘森林的火车赏景,是最佳选择。沿途美景尽收眼底。可我们失去了这一雅兴机会。 二月九日,我们驾乘坐私家汽车沿着盘山柏油路蜿蜒而上。阿里山半山腰的隙顶充满着早春气息,一株株含苞欲放的早樱,喜逐颜开的迎接着游人。从嘉义8点多钟出发,花了近两个小时到了山顶。在山上饱览了三四个小时。约下午三点多钟光景,返程时在隙顶一户农舍苏荣辉先生家小憩。说是农舍,居室不亚于城镇,设施雅致。多情的主人用阿里山的云雾名茶招待并挽留我们晚餐。原来他们是茶农。主人家的中堂上方,由嘉义市兴华中学赠送的“育德荣辉”、“荣教育辉”的两块金匾熠熠闪光。苏先生是连任两届的家长会会长。真叫人难以置信,在这云雾缭绕的山中竟有那么一位尊师重教的德高望重的名流贤士,我不禁肃然起敬。啊!阿里山不仅山美,这里的人更美。苏先生听说我们是大陆人士,竟赞不绝口的称赞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变化之迅猛。他情不自禁的夸赞大陆很大很美,并侃侃而谈海峡两岸现在正实现小“三通”,不久会大“三通”,炎黄子孙将会时时代代和睦相处。我心里说,讲得多好啊!我们深情的告别主人,下了山。 阿里山,令我流连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