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促进老区发展 莫纯清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提振人们的精·气·神。古今中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家庭兴旺发达,经久不衰,必须要有先进的文化作支撑。 2021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忘记老区就是忘本,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我们要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把英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退休22年来,和老干党支部一班人在历届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努力挖掘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促进乡村振兴,助力革命老区尧天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了一些有益工作。并有三点体会: 一、尽心尽力用“四千”精神挖掘红色文化。 尧天坪红色文化十分丰厚,前些年,因多方面的原因,未系统挖掘、整合、利用,有的已淡化退色,有的沉睡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几乎被遗忘流失。我和老干部一道把挖掘、整合红色资源,促老区发展作为奉献余热的平台,利用自身的经验优势、人缘优势,从事红色 遗址、革命文物的挖掘、整合,使红色文化张力催生经济发展。工作中,发扬千山万水、千家万户、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寻找当时人、当事人的后代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现场堪测,拍照留影,精心筛选,沙里淘金、去伪存真、专家鉴定等办法,确保红色 文化资源的真实性。 尧天坪史称“窑田坪”,源于古时山民伐薪烧炭,再筑窑烧瓦,窑址连片,因窑顶称窑田而得名。相传尧帝拜访高洁之士善卷先生时,路过此地,并设坛开讲,后人取“尧天舜日”之意,改“窑田坪”为尧天坪。尧天坪镇地处鼎城区西南端,距常德市城区40公里,紧临桃花源风景区和国家森林公园花岩溪,其旅游干线穿境而过。全镇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2900人,总面积116.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58009亩,油茶山71347亩。 尧天坪是革命老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湖南省诗词之乡,自古享有“粮仓油乡”的美誉。 尧天坪历史文化悠久,据鼎城区志记载,境内古城山是兵家要塞,东汉沅南县县城遗址,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宋代大诗人陶弼曾游古城山,并留千古绝唱的诗词,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官坊湾村不足百人的余家冲清代出了2名开明知府、5名开明知县、国学大师余嘉锡和杰出的妇女活动家、平民教育家、中国文豪丁玲的母亲余曼贞出生于官坊湾,官坊湾村因此而得名,常德诗墙 有8首诗词记述余家的人和事,其中有伟大领袖毛泽东悼丁玲的诗词一首——《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提高尧天坪的知名度。 尧天坪红色文化底蕴丰厚。1927年开国将军潘振武(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与革命烈士戴修文、徐炳初一道为配合毛泽东主席领导的湖南秋收起义,在万寿山(新中国成立前夕属文甲乡)举行农民武装暴动(史称常德文甲农民起义),打响常德农民起义第一枪,为鼎城区成为革命老区奠定了基础。文甲农民起义在万寿山竖起了一面常德农民革命的旗帜,是湘鄂西地区最早发生的一次农民武装起义,打响常德农民起义第一枪,为鼎城成为革命老区奠定了基础。在文甲起义星火的影响下,全市先后发生了渐安、崇河、河洑、周士暴动,石门南乡起义、临澧太浮山暴动、桃源徐溶熙武装起义、桑植农民起义,震撼了国民党反动统治,鼓舞了湘鄂西人民的革命斗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可 磨灭的历史功勋。尧天坪这块神气的沃土不仅浸染了革命烈士戴修文、徐炳初、蒋国保、冯冠 雄、熊尚珍等烈士的鲜血,全镇新中国成立前后共有22名烈士为国捐躯,是全区最多的乡镇。还养育了常德市唯一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常德市唯一的开国将军潘振武,抗日英雄冯冠雄等革命先辈。境内有潘振武将军的故居、1927年农民协会会址、常德文甲农民起义旧址等革命遗址14处;文甲农民起义的马刀、梭标、火枪、马灯及潘振武将军和抗日英雄冯冠雄及余嘉锡、余曼贞等名人的字画、诗词、电文、手稿等文物150多件。为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自2010年以来,投资600多万元,先后修建开国将军潘振武生平陈列室、常德文甲农民起义纪念馆和文甲农民起义纪念馆等3处红色建筑,成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尧天坪民间文化艺术和诗词文化渊源流长。尧天坪的舞龙、舞狮始于唐宋 时期,盛行于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以来更好的普及发展,现有较高的表演水平的龙灯队伍30多支,并普及到青少年学生。1998年2月省文化厅授予“龙狮艺术之乡”,2006年3月国家体育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8年9月至今连续三届由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光荣称号;2007年龙狮队参加湖南省第四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2010年6月,6龙6狮代表湖南省进京参加“首届全国农民艺术节 ”开幕式表演,获最高奖项“鑫穗奖”。国学大师余嘉锡创办的“读已见书斋”距今有110多年的历史;尧天坪籍地下党员、广西柳州市文化局局长罗士秀同志是歌剧《刘三姐》、电影《刘三姐》的主要作者之一,曾率广西柳州歌剧团去马来西、秦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演出。官坊湾村农民作家吴文华一生出版 《大泽人家》、《五大才女传奇》4部小说,共计一百万字,发表上演戏剧20多部,并撰写两部12集电视连续剧。 尧天坪不仅人杰地灵,天华物宝,而且是文明礼仪之[帮。老干部工作2007年、2009年两次荣为全省先进单位,2009年摘取全国桂冠 ,荣获全国先进殊荣,捧回一块有史以来的国字号奖牌,2021年,老干党支部又荣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2009年、2011年两次荣为全省先进单位。尧天坪镇人才辈出,乡贤众多。获全国、省、市奖励的知名人士不胜枚举,花莲冲老支书黄二姐是上世纪70年代全国“三八”红旗手,老干部李正大是全国劳动模范,古城村女教师王仕平获全国特级教师光荣称号,获翦伯赞奖学基金奖10万元,长茅岭中学原校长段德权是全省劳动模范,本人是湖南省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常德市最美新乡贤。邱德华、李翠萍、陈明玉是常德市敬老之星。鼎城区开展七届善德公民评选活动,七届共评出“十佳”善德公民70名,我镇8位同志获此殊荣,是全区最多的乡镇。 党的十九大以来,镇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不能”忘记重要指示和系列讲话精神,以不负一方山水,不负一方人民的情怀,忠于职守,敢于担当,开拓进取,科学发展,制定擦亮红色文化名片,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打造 绿色发展标杆,建设生态农旅强镇和“建设将军故里、绿色家园、富饶尧天坪”的工作理念,繁荣乡村文化,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革命老区的后发赶超努力奋斗。 二、用心用情办十件实事传承红色文化 20多年来我和老干党支部一班人把挖掘红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奉献余热的平台,在历届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挖掘、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具体作了以下几件工作: 1、出一本红书——《长茅岭红色文化概览》,现在正在编写第二本红书《老区尧天坪》,详细介绍尧天坪丰厚的文化资源。 2、编一个剧本——常德丝弦《学党史、颂党恩》,弘扬文甲起义精神。 3、建一座红色文化墙 ——浮球山红色文化墙,推介红色文化。 4、举办一次尧天坪红色文化研讨会(市文联、市区诗词学会专家学者),提升红色文化品位。 5、出一期诗刊《尧天雅韵》文甲起义专集。 6、系统挖掘14处红色遗址,普查150多件革命文物。 7、修建五处红色建筑,开国将军潘振武将军生平陈列室、常德文甲起义纪念碑、常德文甲起义纪念馆,为革命烈士、文甲起义党代表、总指挥戴修文立塑像,现正在修复文甲起义军事训练基地,建永久性的红色文化标致。 8、开展了三次大型纪念文甲起义活动,一是2017年,常德文甲起义纪念碑落成塈纪念文甲起义九十周年大会;二是2022年8月1日,举办文甲起义纪念馆落成仪式;三是2023年9月16日,举行戴修文烈士铜像落成仪式。提高尧天坪红色文化的知名度。 9、撰写了几篇论文——《红色文化张力促进老区经济发展》;《精准扶贫,革命老区更需要国家重点帮扶》、《再不能把革命老区与贫困划等号》。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资料。 10、撰写几篇通讯文章,提高红色沃土尧天坪的知名度:《人杰地灵长茅岭》、《红色经典、绿色崛起》、《革命老区尧天坪的嬗变》等,彰显红色文化的魅力。 三、红色文化张力催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由于红色文化的挖掘、推介、整合利用,革命老区尧天坪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与日俱增,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大型企业接踵而来。2015年4月,福建博亿新能建材有限公司在常德文甲起义的万寿山村投资5000万元,修建年产值过亿元的琉璃瓦厂,招收本地农民工40多人,人均月工资4000元不等,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当年区委、区政府奖给长茅岭乡政府现金10万元。2021年10月,陈克民面业集团公司旗下的兴疆牧歌有限公司在发旺桥村投资2.2个亿,征地720亩,修建成我省第一家年出栏牲猪10万头的牲猪养殖基地。 二是绿色经济方兴未艾。全镇7万亩油茶山已有3万多亩更新改造 ,改植高产“铁成一号”杂交油茶,发旺桥村引进林业科技人才舒俊松,投资800多万元,新建千亩“三茶”产业园(即1000亩高产铁成一号杂交油茶,10亩优质大叶茶,1亩名贵茶花苗圃)。 三是民营经济风起云涌,占居半壁江山。全镇共有投资500多万元、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10多家。依林环保建材厂、黑马家俱厂、刘杏平大米加工厂、强农水稻合作社、花莲冲油茶合作社、小蜜蜂家庭农场(全省示范性家庭农场)、高士杰生态农庄是其中的佼佼者。 四是乡村振兴进入快车道。各村的幸福屋场各具特色,集农舍、文化墙、文化广场、红色景点于一体,文甲柏油公路纵贯全镇。 五是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饮用自来水,住的小洋楼,出行车代步。据统计,一半农户在城镇购买楼房,过两栖生活。农忙赏田园风光,农闲享城市霓虹;40%的农户家有小车,种田机械化,村村有文化广场,太阳西下,华灯初上,歌舞升平,或跳广场舞、交谊舞,人海如潮,或三五成群在舒适的马路散步谈心。昔日跳农门、外出打工的青年男女,纷纷回乡创业,从事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如同芝麻开花步步高,甘蔗出土节节甜。 昔日尧天坪贫穷落后,如今尧天坪活力四射,魅力无限。 红色沃土尧天坪经七秩之苍桑,四旬之鼎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正美其景、扬其帆、追其梦、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昂首阔步迈进新时代,谱写革命老区日新月异的新篇章。 2023年2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