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302|回复: 53

【原创】毛泽东批转汉寿县小港十三队经营管理经验始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6 10: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载.jpg

      凡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事过农村基层工作的常德人,没有不知道小港十三队经验的。从1960年公共食堂解散后的前两三年内实行联产到户,到1981年农村经济全面改革,差不多20年时间基本上都是推行的小港十三队经验。我1978年3月离乡,在家乡生活了整整26年,读书时寒暑假参加农活,教书时放农忙假包队,当大队(村)干部时直接指挥、亲自参加生产劳动,小港十三队经验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退休赋闲自然忆想过去,也自然而然地对过去那些自己经历过的大事要事奇事问个究竟弄个清白。因此,我首先过问小港十三队经验了。
    小港十三队经验是汉寿县委探索的、湖南省委向中央推荐的,经毛泽东主席批转全国后在全国特别是湖南推行多年的农业定额责任制,它是新中国发展农村经济的权宜之计。
    小港十三队经验正式推广是1962年。
   
   u=238708068,1232827778&fm=11&gp=0.jpg

   
    196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最关紧要的一年”。年初,中央在北京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党在经济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动员全党全面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切实抓好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9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十中全会期间,参会同志收到了9月25日毛泽东主席批阅的《介绍一个生产队经营管理的好经验》文件,主席批示说:“印发各同志。请各省、市、区党委同志们注意研究,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改善生产队的经营管理问题”。
    文件中讲的这个生产队就是常德市(原常德地区)汉寿县原洲口公社小港十三队。这个材料是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9月9日呈送给毛泽东主席的,并汇报道:“省委准备同各地(市)委书记讨论后加以推广,现送上一份,请主席审阅。”


u=238895139,2542718576&fm=21&gp=0.jpg
      
    1961年秋,汉寿县洲口公社小港十三队总结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试行新的生产责任制。按统一安排与自愿组合相结合的原则,将全队男女劳力组合成若干劳动小组,实行临时、小段、季节和专业性的定额包工。大宗农活责任到组,一般农活责任到人,定额记工,验收计酬。个人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得到克服,生产迅速发展,社员生活水平提高。1961年,全队总产14万斤,比上年增长40%。人均口粮、纯收入均比上年增长三成多。此后,他们以包工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并得到推广。
    在张平化给毛泽东主席写信推介小港十三队的经验之后6天后的9月15日,湖南省委批转省委工作组《这个生产队的经营管理搞得很好》的调查报告,以省委正式文件印发了小港十三队的经验。9月23日,省委对此调查报告做出批示:“这个材料值得推荐。希望全省农村工作干部和生产队的同志们细心看一遍,加以讨论研究。搞好集体生产的经营管理,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策问题,它关系到广大社员群众积极性的发挥,关系到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必须把它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做,坚决把它做好;必须下大决心,下苦功夫,边做边学,苦钻苦学,切切实实地把每一个生产队的经营管理搞好。加强劳动组织和建立严格的生产责任制,是经营管理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这个材料侧重介绍了这方面的经验,省委认为,他们的经验是普遍可行的。但是,各地具体情况会有所不同,你们认为好,适合你们的情况,就学;你们认为不好,不适合你们的情况,就不学,找出适合自己情况的更好办法来。”
    1963年4月,中南局书记王首道视察了小港十三队,对该队的包工生产责任制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要将其经验在全省推广。1963年夏,张平化到小港十三队调查,强调要大力推广小港十三队的经验,一定要把这面红旗树起来。1964年4月1日,省委作出《关于推广小港十三队经营管理经验的决定》,要求各地“集中一段时间,大力宣传和组织学习小港十三队经营管理的经验,……抓紧时间搞点,创造自己的典型,为普遍推广小港十三队的经验做好准备”。5月8日,中共常德地委也发出《关于推广汉寿县小港十三队经营管理经验的决定》。此后全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相继推行了定额包工等生产责任制。“文革”开始后,小港十三队包工生产责任制被一度被放弃,1972年重新得到肯定,并一直实行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u=97496180,2354041378&fm=21&gp=0.jpg
      
    其实,当年张平化在送小港十三队材料同时还给毛泽东主席写信说:“生产责任制属于经营管理的具体形式问题,在有利于促进生产等原则下,应当允许多种多样。”但同时他又说:“华初提到的‘产量责任任制’,我们也作过一些酝酿。现在看来一般地提倡‘产量责任制’,容易发生错觉,如果领导骨干不强,确有滑到包产到户的危险。”
    华初就是毛泽东主席的侄子毛华初,当时任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省农林水办副主任,他在8月7日给毛泽东主席写信汇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产量责任制:“目前农业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上,实行产量责任制是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具体做法为:统一经营,分户管理,产量到丘,责任到人,统一分配,按产奖罚。”毛泽东主席对此未置可否。

u=2701520263,4021155382&fm=21&gp=0.jpg
      
    原来,1961年,耒阳、新宁、南县、浏阳等县数十个生产队进行了产量责任制试点,效果好。1961年下半年,张平化在省委会议上要求各地普遍推广产量责任制。11月,他和王任重到常德等4个地委和14个县市,进行产量责任制等问题的调查,宣传产量责任制的好处。1962年3月,省委批转了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试行产量责任制的意见。4至6月,省委组织4个工作组,分别在临澧、汉寿、黔阳、道县、浏阳5个县办点,然后到湘潭、常德、黔阳、邵阳、衡阳、零陵、郴州等7个地区推广。为了推广产量责任制,1962年3月,临澧县委党校专门举办研讨农业管理责任制学习班,140名公社党委委员和大队支书参加了学习。据全县14个公社统计(当时临澧县共有16个公社),有842个生产队推行了产量责任制,占全县生产队总数的26.57%。据统计,到1962年秋,全省约有2.5万多个生产大队实行了产量责任制,约占总队数的5.5%,较多的浏阳县达23%.

u=2320209703,3293097214&fm=21&gp=0.jpg
      
    正当产量责任制在全省推广时,1962年8月5、6日,毛泽东主席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严厉批评了“单干风”。毛泽东认为,实行包产到户,不要一年,就可以看出阶级分化很厉害,他描绘了一副阶级分化的景象:一方面是贪污多占、放高利贷、买地、讨小老婆,其中包括共产党员、共产党的支部书记;一方面是破产,其中有四属(军、工、烈、干)户、“五保户”。
     因此,力主力推产量责任制的张平化,只能向中央推荐小港十三队定额包工责任制了。

      参考:
      《党史纵览》:毛泽东与张平化
      常德市党史办:建国六十年常德大事记 (1949-2008)
      曾群:六十年代湖南农业生产责任制述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6 11: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光新 于 2016-11-16 12:01 编辑

小港十三队经营管理经验经推介党中央,毛主席给予了肯定,时任省委书记张平化,地委书记孙云英,县委书记詹顺初,洲口公社党委书记周立民均倾注了心血!我曾与周世盈同志建议后任县委书记周立民可写一篇回忆录,周老年事已高,未能如愿!毛先金提笔忆往尘,倍感亲切!周老如能撰文更生动!我是杞人忧天!是他们晚字辈,当时只不过是对时政感兴趣的初中生。汉寿还有个好素材就是红凌湖!戴笃伯逝世后,蒙承毛会长撰文悼忆!填补了空白!做这些事就是要不愧对党,不愧对前辈,不愧对英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6 12: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批转汉寿县小港十三队经营管理经验始末,难得的历史回忆文论,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2: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光新 发表于 2016-11-16 11:57
小港十三队经营管理经验经推介党中央,毛主席给予了肯定,时任省委书记张平化,地委书记孙云英,县委书记詹 ...

您自己完全可以撰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6 12: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眼界,大开眼界!谢谢毛会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6: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将军 发表于 2016-11-16 12:38
开眼界,大开眼界!谢谢毛会长!

  凡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事过农村基层工作的常德人,没有不知道小港十三队经验的。从1960年公共食堂解散后的前两三年内实行联产到户,到1981年农村经济全面改革,差不多20年时间基本上都是推行的小港十三队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6: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光新 发表于 2016-11-16 11:57
小港十三队经营管理经验经推介党中央,毛主席给予了肯定,时任省委书记张平化,地委书记孙云英,县委书记詹 ...

我1978年3月离乡,在家乡生活了整整26年,读书时寒暑假参加农活,教书时放农忙假包队,当大队(村)干部时直接指挥、亲自参加生产劳动,小港十三队经验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退休赋闲自然忆想过去,也自然而然地对过去那些自己经历过的大事要事奇事问个究竟弄个清白。因此,我首先过问小港十三队经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6: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光新 发表于 2016-11-16 11:57
小港十三队经营管理经验经推介党中央,毛主席给予了肯定,时任省委书记张平化,地委书记孙云英,县委书记詹 ...

小港十三队经验是汉寿县委探索的、湖南省委向中央推荐的,经毛泽东主席批转全国后在全国特别是湖南推行多年的农业定额责任制,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农村经济的权宜之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6 17: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光新 于 2016-11-16 17:09 编辑
毛先金 发表于 2016-11-16 16:51
小港十三队经验是汉寿县委探索的、湖南省委向中央推荐的,经毛泽东主席批转全国后在全国特别是湖南推行多 ...

八十年代以前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都有这个“小港十三队”情结,这个典型的发现到推广,詹顺初,周立民两位老干部最有话语权。他们亲历亲为,均健在,头脑还清楚,他们如果能留下墨迹,无论是党史,地方志都是重要史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8: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光新 发表于 2016-11-16 17:05
八十年代以前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都有这个“小港十三队”情结,这个典型的发现到推广,詹顺初,周立民两位 ...

好像汉寿有人写了这件事,只是记不住是哪位?发在哪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20:01 , Processed in 0.0458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