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99|回复: 21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风物卷)》(十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29 15:34: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3-5-29 15:53 编辑

《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风物卷)》(十七)

2d0b6a6c0b3f92b9_edit_211946949045865.jpg


第四章《万里航船》


第二节   航运简史


IMG_20230411_154952_edit_166881417988109.jpg


三、船民组织

    民船随水漂泊,行止无定,水上治安常无从稽查,为客货运输安全,清末实行登记制度。即船户于一定组织(如帮口)将其船名、业主、籍贯等进行登记,以备稽查,俗称“挂号”。其负责登记者与程序,各地不尽相同,有按“各船皆须归帮,各帮皆须归会”(《湖南商事习惯报告书》)办理者,有径直于“船总”“埠长”处登记者,也有于“公会”“保惠局”登记者。民国时又出现“水上保甲”“同业公会”,或由政府推行,或由把头把持,目的在于控制、敲剥,船民利益,实无组织保障。1949 年以后,航运业实行公私合营,所有制改造,船只收归国有,船民入社成为工人,生活始有保障。
    船帮 船民之“帮”,犹如商民之“会”,通常以地域为归属,既是船的籍贯,亦是联系同籍船民的松散型社会组织。清嘉庆年间(1796-1821),湖南按水系设船帮十三个。但当时不计过往船只,仅以津市为母港者,即有帮口十八个。澧水流域船舶在外统称“九澧帮”或合沅水船称“湘西帮”在江淮一带又统称湖广、贵州船为“三楚帮”等。“九澧帮”在流域内又以县名或地域称谓,如“石门帮”“慈利帮”“安乡帮”。属外流域者有湘帮(湘乡)宝帮(新化、安化、宝庆)、衡帮(衡阳、衡山、祁阳、耒阳、零陵等地)、五邑帮(长沙、湘潭、浏阳、岳阳、湘阴)、汉寿帮、荆宜帮(湖北)、四川帮、河南帮。客籍船中湘帮人多势众。
    各帮于津市均有固定停泊区,有的还有会馆,如湘帮,上河帮。湘帮和上河帮还设有客栈、办有学堂。
    杨泗会 是湘帮船户一种松散的组织。杨泗,即“杨泗菩萨”,是洞庭湖区人民对宋朝农民起义领袖杨幺的敬称,也称“杨泗将军”,传为船户保护神之一。“杨泗会”由旅津湘乡籍船民组成,在津建有庙(现建设西路),即其会址。该会兼有同乡会、同业会双重性质,主要功能是协调内部关系,调解内外纠纷,发动与组织对同乡中贫困、罹难者的帮助。其会首由全体会众推举。杨泗会在津市形成较早,是津市船民中最早出现的帮会组织。
    津市船业工会 1926年,国民革命军独立二师与九军一、二师北伐途中会师津市,积极组织工农革命,津市工人运动兴起,遂倡导成立津市总工会,各行业工会也纷纷成立,津市船民乃组织建立了船业工会。其时,船业工会工作人员张明振发生贪污行为,船民愤怒,总工会将其枪毙。
    津市民船商业同业公会 成立于1937年,为津市船户行业组织。会址在水府庙河街,管辖民船240艘。主席为楚麟书,常委易善春、颜永福、执委易忠弟、李良炳、欧开科。楚在抗战时又任湖南船舶第六大队队副,兼管征调。其时,各行各帮开展业务俱仰赖船运,因此各帮为协调业务均派代表参加该会,故船业公会实际上控制着所有往来于津市的船只。
    水上保甲 1936年,政府为管控船舶,在整顿航政的名义下,实行船舶登记与编联水上保甲制度。津市于次年编成水保一个,其任务是掌握保内船只动向,协助水警维持水上治安,协助船舶大队征调船只。水保隶属于津市水警队,但镇公所、船业公会均能对其节制。1945年改船帮为保,帮代表改称水保长,其全称为“津水民船水上第x保”水保增至18个。1948年,复整合18个水保为一个保改隶津市镇公所,船帮改为甲,帮代表称甲长。津市当时陆上有12个保,水保乃称第13保。
    湖南省民船联合运输社津市分社 此为津市解放后船民最初的组织形式,是根据中南行政委员会“中南区各省民船联合运输社组织章程”于1952年底组建,社址初设五通庙,后迁新建坊。“联社”按地域、船型、历史习惯及运输需要对参社民船进行编组编队,并实行“运价、调度、配载”三统一管理。津市分社辖津澧直属大队与安乡、澧县、临澧、石门、慈利、大庸六个县支社,船民只要自愿申请,有两船户联保,不分地域、帮口均可入社。入社后船只仍归个人所有,收入归己,“联社”按月收取2000元(旧币)会费和3%的管理费。1953年,轮、帆合并由湖南航管局津市办事处统一领导,“联社”乃与其合署办公。
    津市船民协会 1953年,水上民主改革开始,各港船只定港定籍,遂以港口为单位成立船民协会组织。协会宗旨为团结船工、劳动船民,遵照人民政府政策法令,进行反封建、反霸权、反把头的民主改革,保护船民的政治权利和利益。提高船民政治文化水平,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协会成立后,依照“依靠船工、团结船民、争取船主”的政策,配合公安部门开展了反封建把头斗争,继而又领导船民开展废除陈规陋习、建立新码头秩序运动。船民协会与“联社”合署办公。
    互助合作社 1951年至1955年间,津市港出现了一些小型的船民互助协作组织,他们以采取“劳动、技术、资金”三互助方式,统一经营,统一价格,按吨分红,减少了行业内不良竞争的矛盾,体现了劳动者自治自理、平等互利的协作精神。比较典型的有“涔新运输互助组”“涔安运输互助组”以及后来在此两组基础上成立的“先锋运输合作社”。
    津市木帆船高级运输合作社 建立于1956年3月,系整合之前的各互助组、合作社而组成的船民组织,为澧水流域第一个高级运输合作社。入社船工、船民2438人,有船1235艘,总吨位67664吨。数月之后,轮、帆分治,高级合作社解体,30吨以上船只折价归公,划属湖南航管局津市办事处,部分船舶返回原籍。
    津市木帆船运输合作社 此为高级运输合作社解体后,所余船只于1956年5月组成的组织,与澧县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同时组成。当时10吨以下的帆船原则上划归澧县社;港籍在津或长期在津参运的部分外籍船划归津市社。津市社有从业人员667人(其籍贯包括11省109个县市),船只229只,吨位2649吨。同年9月,划驳运输合作社并入;1958年,澧县社并入。
    津市运输人民公社 1959年,由津市木帆船运输社与渡务管理所、搬运服务社合并成立。1960年初更名为“津市人民公社行星分社”,同年5月,原澧县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分出。
    津市航运公司 1961年4月,将“津市人民公社行星分社”更名为“津市运输公司”,同年8月,渡务管理所、搬运服务社分出,复名为“津市木帆船运输合作社”,直到1974年,定名“津市航运公司”,未再变动。1981年常德地区航运公司撤销,转来职工192人及部分财产,至1982年,公司有职工625人,船只189艘,4469吨,1550马力。
    ......待续。

wKgBs1hh36yAJ2FBAAykIfM5XJM339_edit_173187745530703.jpg



640-1_edit_5846669396956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16: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16: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17: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料珍贵,值得珍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18: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18:2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18:2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明津史,为雷局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21:24: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拜读,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21:5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05:25: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21:29 , Processed in 0.04148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