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黄南林 于 2023-7-30 17:59 编辑
津市市人民法院法院志
(连载 44)
附 录
用好政治工作这粒子 下活法院工作一盘棋
津市市人民法院院长 向绪汉
我是1989年底从部队转业分到津市市人民法院工作,次年2月当选为院长的。三年来,我们坚持为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服务的方向,积极探索适应改革形势、适合审判工作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子,加强了队伍建设,保证了审判任务的完成,改变了法院的面貌,实现了多年来榜上无名的突破。我院先后被津市市委、政府评为廉政勤政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和“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院15个庭室全部跃入常德市法院系统先进行业,5个庭室受到常德市委、政府的通令表彰,2个庭分别受到最高法院、省高级法院的通令嘉奖,1个庭荣立集体二等功。1992年,我院又被评为全省法院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我个人连续三年也被津市市委、政府评为先进,常德市委、政府还为我记功一次。
短短的三年,我院是怎样改变面貌、跃入先进行列的呢?个人体会,除有上级党委、人大、政府和上级法院的正确领导、监督和支持外,再就是我们党组“一班人”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用活了政治工作这粒子,较好地调动了全院干警的积极性。下面分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教育为本 启动内力
· 我上任不久,原任三名党组成员一名调离,二名被就地免职,干警思想非常活跃。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我深感肩上的担子繁重,责任重大,起步艰难。家属责怪我放弃常德不进,偏到津市法院自讨苦吃。亲友们告诫我,地方关系复杂,劝我多栽花少栽刺,为家属子女留点后路。在困难局面和考验面前,我没有退缩,只坚定一个信念,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已”,竭尽全力在任期内改变法院面貌。我从调查研究入手,深入庭室,掌握了干警思想状况和法院问题的症结。于是召开党组会,认真回顾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如何振兴法院的措施。讨论中,我们一致认为,党组成员必须精诚团结,协力奋斗;必须大力加强队伍建设,靠思想政治工作唤回散心、消除离心、振奋警心、凝聚众心、启动内力;并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创一流”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党组确定以抓政治工作为打基础的突破口,由我主管政治工作,一名党组成员具体抓,其他党组成员协助抓,形成了齐抓共管政治工作的合力。三年来,党组始终把稳定干警队伍,提高干警素质,增强凝聚力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抓了几项带根本性的工作:
一是正面施教,系牢干警。我觉得,作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不仅自己应政治思想敏锐、头脑清醒,而且要善于施教,有较强的号召力。首先,坚持用党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干警。引导干警正确认识改革形势,解放思想,增强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正确理解法院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增强全局观念和服务观念;正确看待人民法官的价值,克服“向钱看”和“吃亏”思想,增强公仆意识和奉献精神,从而端正了干警的思想认识,提高了服从稳定、服务经济建设的自觉性。其次,坚持用党组“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创一流”的奋斗目标鼓励干警。把党组决心和奋斗目标打印下发庭室,用简洁、明了、醒目的警言书写在饭堂、车库墙上,以振奋干警精神、规范干警行动,使干警看到振兴法院的希望,增强信心和工作责任感,争当法院建设主人翁。再次,坚持用形象生动的事实激励干警。不管哪一方面有起色,哪位干警有成绩,我都注重树立标杆,大力宣扬,以鼓舞士气,激励干警奋进,促进良好院风形成。三年来,我亲自起草板报稿8篇,为法院新风新貌专版、团刊《法官风采》作序,及时表扬新人新事新风。1990年上半年,我上任不久,了解到原刑一庭庭长何子森同志先进事迹突出,便与市委组织部、直属机关党委联系,由三家联合将何子森同志的先进事迹摄制成电视专题教育片《天职》,在市电视台和本院放映,既扩大了法院影响,又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干警反映说:“津市法院的先进典型在电视上宣传还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二是开展多种教育活动,陶冶干警. 干警思想的复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样性。三年来,我们在抓好正面灌输的同时,注重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教育活动、开展自教、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上。党组、政工室、工会、党团支部出面组织了形势报告会,专题知识讲座,各类知识竞赛,演唱会、游艺会、座谈会,走出去参观学习兄弟法院管理经验和改革成果,请进来介绍地方改革经验,上街头、下乡镇开展法律服务,救灾募捐,参加地方义务劳动和“两为”、“两添”奉献等活动。利用传统节日以祝贺词、慰问信等形式教育干警热爱本职,奋发进取;鼓励干警家属支持丈夫工作,当好贤内助;勉励退休干部退休不褪色,发挥余热续写光荣史;激励复转军人发扬 光荣传统,争作新贡献;号召党团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实践雷锋精神,争当优秀法官。每次活动,我都带头参加,亲自组织与指导,因而,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大大增强。
三是言传身教,感召干警。院长是法院工作的领头雁。我深知自己的威信来自于广大干警对自己的信赖感,而自己的言行举止、模范作用又是一种最直接最生动而且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起着一种潜移默化、影响和规范干警行为的作用。上任时,我为自己订立了这样一条规矩:勤勤恳恳为官,扎扎实实办事,堂堂正正执法,清清白白做人。并对干警表明:“我向大家学习,大家向我看齐”。我一直用这句话鞭策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为人表率。凡要求干警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凡上级明确禁止的,我决不撞“红灯”,坚决照办,带头执行;凡对法院建设有利,不损害国家、集体。群众利益的事,我不怕丢“乌纱帽”,带头闯,带头干,注重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去影响带动干警。我每天坚持提前上班,提开水、冲厕所、打扫室内外卫生,样样都干;参加市内会议,不需坐车,就骑自行车或徒步前往;私人用车,按规定交纳车费;下法庭检查指导工作,不需就餐坚决不就餐,需就餐,从不接受超标准招待;遇到难案大案我亲自上阵,遇到困难危险我一马当先。1992年5月,我院审结的湖南汽车车桥厂诉厦门运输公司汽车销售纠纷一案,三年未能执行成为难案。为啃下这块骨头,我带两名审判人员连续乘车30多小时赶去执行,虽经周折,但在当地法院协助下,仅5天时间就将此案执行完毕,为车桥厂追回欠款37万多元。1991年7月,津市发生罕见的洪水灾害,市防汛指挥部把市区人口稠密的汪家桥办事处群众安全转移的重任交给法院,我带头出征,冒风顶雨,走街串巷,连续工作六天六夜,对38处危房组织抢修,组织近万名群众安全转移,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市委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好评。在权势压力、金钱物质引诱、人情关系面前,我为干警作好样子,严格依法办事,从不丧失原则。三年中,我拒说情近百人次,拒收礼2000余元。1990年,检察机关有7件经济犯罪案件的10多万元赃款赃物未随案移交,我坚持不收案。市委、政府有的领导三番五次催办,并施加压力。全院干警看着我,有的为我打气助威,也有人摸我的底:“你当院长才几天,今后的日子还长,关系不要弄得太僵了,得罪了领导不好办。”我当即回答:“拒理力争,坚决顶住,我院长当不当无所谓,别把规矩搞乱了。”后来,我坚持不收案的做法得到了中级法院和市人大的支持,人大常委会作为一项议案专门作出了《关于赃款赃物随案移交的决议》肯定了我们这一做法,最高法院《情况反映》也转发了我院的材料,辽宁、四川等地法院曾来信要求取经。这件事的圆满结局对于警教育很深,震动很大,许多干警向我表示:既然你院长硬得起来,不怕丢“乌纱帽”,我们相信你、支持你,决不给法院丢脸。由于干警的信赖,平时,他们对我无话不说,无事不谈,思想感情十分融洽,因而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每当干警、家属、子女生病我都 登门看望,干警家庭婚丧嫁娶我都到场帮助操办,干警夫妻两地分居亲自联系解决,干警家庭困难带头募捐救助,并注重解决干警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尽力把工作做到每个干警身上,有效地启动了干警内力。
(待 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