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拉船,纤夫的职业,已成为历史,但这段历史,被不少人收藏着,有时候还从记忆深处拿出来自我陶醉一把。村里的李爷爷就以此为荣,跟孩子们说自己做拉船佬的故事。更有拉船号子浑厚有力的唱腔,听着就爽歪歪,偶尔还有人唱上几句,过一过瘾。李爷爷说,只有“跨过鸭绿江”跟拉船佬的号子可比,没有什么曲子能唱出拉船的节奏的。 我的家离渫水河(湖南澧水支流)一里多路。交通不便的年代,许多的物资是通过水上运输。我们这里的不少货物都是从津市澧县等下游地方用船运来。河里经常有船上下穿梭,我们除了希望他们带来一些物资外,还希望他们能带来外面的新闻。船是我们的期待,那些拉船佬成了孩子心中最神秘最有能耐的人。 顺水船,水推着走,或者用长竹篙顺势撑一下,不费劲,轻松。逆流而上的船,船与水对着干,相互较劲,“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机器带动,只能由人拖着船往上走。母亲说,我们的日子就像逆水行船的样子。母亲不是嫌日子不好过,我懂得母亲的意思,是要我们努力。 我有一个很模糊的印象。我非常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哭。本来好好的,别人朝我看一下,故意做一个什么动作逗一下,我可以哭上几个小时,一直哭累哭到睡着为止。有好事的大人,就喜欢把我惹哭,然后走开不管。为此,爸妈可是伤透了脑筋。拿什么来哄我,父亲看着我的时候总犯愁。 后来,我隐约觉得,只要我嘴一瞥准备哭的时候,爸妈赶紧说;“听,拉船佬拉号子了,好好听哦。”我立马住声,张开耳朵。如果真有听到,便作罢,如果没听到,我又会开始长哭短哭。父母没辙,变策略:“刚刚明明有的,你一哭,把他们的声音压了,不信,我领你去看。”可以到河里去看,我不再闹腾,眼巴巴地就要去,不管父母是否有空。 长大以后,爸爸嘲弄我说,咱们家没有摇篮,也没有摇篮曲,有号子响就行。爸爸也说,我从小就对音乐敏感。我不知号子声算不算音乐,爸爸说那是最好的启蒙。 河里拉船的人,我们那会儿根本就不知道有“纤夫”这个名词。我们只叫他们拉船佬,或者拉船匠。我也喜欢“佬”这个字,就像喜欢叫外婆是“姥姥”。 稍微大一点,觉得哭是小孩子的专利,自认为已经长大,再哭鼻子,丢人! 这时,便同所有孩子一样,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有什么好玩的好看的,必须亲临现场,满足好奇心。我们同院的小伙伴多,消息来源广。无论是谁,发现了什么,一声吆喝,会一拥而上,大的小的便一溜烟儿跑了。拿大人的话说“枪都打不着”,再喊也是枉然。 嘻嘻,他家的小猫生宝宝了,小不点似的,好可爱好漂亮哦,我会轻手轻脚要凑过去看个清楚弄个明白。听说,黑牛哥做的新弹弓,弹性相当好,能弹出几十米远,打鸟百发百中,我们一窝蜂跑去仔细研究一下,回到家里缠着父母给做一个。还有超级新闻,不少人围捕半天打了一头野山羊,几十斤重,我得赶快跑过去看个究竟,掌握第一手的情报,看看爸爸是否也在其中,能不能分到肉吃。还有,隔壁家的母鸡下了一枚超大的双黄蛋,我得瞧瞧真假,是否有吹牛的嫌疑,等等。孩子的好奇心是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这些趣事,我很想让拉船佬载在船舱里,拉着在水上跑。尤其是黑牛哥的弹弓打得好,我不服,让黑牛哥站在船舱里打试试,黑牛哥给我白眼,我胜利了,还有什么可以征服黑牛哥的呢?黑牛哥说他长大就做拉船佬。为什么?他说,在上面打弹弓给我看看准不准。 让我百看不厌的却是拉船佬弓着背、用力拉着船走路的样子,觉得他们很了不起,很伟大;让我百听不厌的还得属拉船佬唱歌拉号的声音,雄壮有力有气势,让人振奋有精神有力量。其实,小伙伴都一样,一旦有谁听到河里传来拉船的号子声,一声吆喝,我们便不管不顾一溜烟直奔声音而去。 拉船佬,号子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上学了,老师问我们喜欢什么歌,我第一个举手回答,喜欢号子声。同学们嘁嘁地笑。笑也不怕,我起来解释。老师说解释得对。回家告诉爸爸。也很想去河边告诉那些拉船佬叔叔。 二 河边沙滩大,石头多。夏天里,小伙伴们会以下河洗衣服为由,一去就是多半天。一则,是要等到有拉纤的船只上来,听他们唱船工号子。二则我们要玩水。那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危险。河里也常听说有人淹死,可孩子们都是不信邪的。觉得,淹死的都是该死的,他只有那么长的命。父母出集体工,孩子们就是脱缰的野马。人多鬼多,父母交待的某些话在众多孩子里,作用不大。男孩子们下河就开始在水中大展拳脚,进行比赛,女孩子尽管遭到男孩子的白眼也要跟着一块儿疯。 河水,有的地方平缓,游着还行,有大石头挡住的下方,水流非常快。有一次,还不太会游泳的我,被急流一下子冲了几十米远,喝了好几口水,晕头转向,吓得要命。哥哥跟着我急赶,才将我拖住,我心有余悸很久很久。回到家我们很默契,不告诉父母,怕挨骂挨打,怕从此得到禁止下河的命令。哥哥叮嘱我,千万不要跟水玩野了。我说我觉得会遇到拉船佬,说不定突然有拉船佬出现呢。 我坐在石头凳上洗衣服,是很惬意的事,双脚泡水里,任由流水冲刷小腿肚,凉酥酥。有时候还有玩起小刁子鱼,鱼儿十分敏捷在脚边穿梭,腿静止不动时,它还亲吻一下迅速离开。洗衣服本着“洗衣没巧,只要棒槌锤得好”的基本原则,将脏衣服放在平整石头上,拿起棒槌一顿拍拍打打,然后随流水几摆几撮。再有不干净的边边角角,用玉米棒芯重点搓揉。我洗衣服总是心不安,弯腰也要看看河的上下,看看拉船佬的影子在哪。 洗着洗着,河里来船了,拉船佬顺着河边正“嘿哈嘿哈”。七个壮年男子,光着膀子弓着背往前迈进。他们中有人带头发声—— 太阳那个出来,嘿呵! 所有人接着“红呀红似火,嘿呵!” 这是一种气势,仿佛把人一下子就带进河水伴奏的声调里。河水也为之激动,翻波涌浪。忘记了手中还有衣服要洗,抓在手里,出神地听着拉船佬口中呼出的粗犷的声音。 “背起那个绳索,嘿呵!/把那大船拖,嘿呵!/兄弟们,用力拖,嘿呵!/走呀走江河呀。嘿呵!/顶着风,掌稳舵,嘿呵!/不怕肩磨破,/不怕波浪恶,嘿呵嘿呵!/就想讨个好老婆,嘿呵!/就想讨个好老婆。/兄弟们,加把劲,嘿呵!/走过这个滩,翻过那个坡,嘿呵!/我们歇一歇,坐一坐,嘿呵!” 觉得这些词就是他们随口出的,调子高亢、雄壮威武,排山倒海一般,很了不起,都赶得上艺术家了。不过,就不喜欢“老婆”那个字眼,我们孩子也知道是指女人,我们跟着哼的时候,就过滤掉那两个字,或者换成声音相似的字,如“老窝”之类。 我听入迷了。我心潮澎湃,停下手中的活,站在水中一动不动,盯着越来越大的船,船头的人看得清了。又盯着越来越近的拉船人,拉船佬看得清了,他们的声音也越来越清晰。船上的人大声叫我们这些水边洗衣服的人,赶快收好衣服和工具,往高处撤,不然会很危险。沿河洗衣服的大人小孩很多,我看见下游的人都在往高处走,我也三把两把将衣服等赶紧往高处转。然后和众孩子们一起跟在拉船佬后面。很快,拉船佬后面跟了长长的队伍,像条长龙一样摆动着。纤夫唱,我们也跟着唱,不知道他们的词儿,只跟着大叫“嘿呵”,脸涨通红,竭斯底里。好玩,兴奋,一波又一波的船工声,夹着一波又一波的波浪声,情绪激昂、激情高涨,这声音在山谷里回荡,在河的上空飘荡,久久不停。我们这小小的啦啦队,还真不赖。 小时候,我就觉得,拉船佬的生活真好,每天都唱歌,吼歌,那么开心。但我还不懂得拉船佬的日子的艰辛,拉船佬的叔叔曾告诉我们孩子,知道了有一种苦叫“肩膀血痕”。 三 走近,当我发现他们的肩膀上勒出一条一寸多宽暗红色的血痕时,我心里猛地“咯噔”一下,一阵心疼。拉船佬喘着粗气,滴着汗水,搭在另一肩膀上的擦汗毛巾也是黏黏糊糊的,他们全部光着膀子,只穿有裤衩子,裤衩子磨掉了边,有很烂的布条随着脚步摆动。皮肤都成了铜赤色,腿肚子粗壮,手臂肌肉隆起。他们只有一个人穿了草鞋,其他的都是光着脚。脚像门板,脚趾又粗又长,像抓钩。他们有人叫我们别跟得太紧,不要挡着他们。有大点的男孩蹦起来,要帮着他们拉纤绳,被他们赶走,说帮了倒忙。 沙滩上,纤夫的脚一踏一蹬便是一个坑,脚印非常明显。我迈开小腿,故意踩着他们的新鲜脚印走。他们的步子很大,他们一步我得走两步,我乐此不疲。有时候又觉得走他们的老脚印不如自己重新走一个新脚印出来,看看自己的脚印样,深不深,是不是一步有一个。没有沙只有石头时,我盯着看他们踩的是哪块石头,石头是否稳当,我照样循着他们的足迹,跟在后面,不稳当的石头会绕过,完全忘记了还有衣服没有洗完。 终于到了有回水的地方,他们停了下来,大船靠岸抛下锚,拉船佬休息换人,喝水用午餐。 我们也停了下来,围着他们。我很想与某位拉船佬大叔说上话,套套近乎,可是插不进去。当看到他们十分憔悴的面容,我又有些不忍,他们需要休息,太辛苦了。男孩子太多,他们问这问那,里面的大叔都回答不过来。如果他们与我们中的谁说了什么话,那是很值得骄傲的事,会嘚吧嘚吧好些日子。可把这小孩嘚瑟的,把我给羡慕的! 记得,一个拉船佬将我哥哥揽在怀里,说了很多话。回家我问哥哥,哥哥说,他不让我当拉船佬。我说为什么?哥哥说要去读书。 读书和拉船怎么可以联系在一起呢?谁懂得啊。长大了,我们就明白了,读书,让日子不再艰难。 不知是谁提醒了一句,我们的衣服还没洗完呢。孩子们一哄而散,我也跟着来时的路回去继续洗衣服。他们终于可以稍稍休息一会儿了。 时光荏苒,我们这些孩子都长大了。没隔多久,便有了“机帆船”——靠柴油机带动的船。拉船佬,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的模样一直烙印在我心底。后来也慢慢知道,拉船佬给我们的人生可以带来很多动力。他们脚踏实地、一寸一寸地向目的地跋涉、逆流而上的“纤夫”精神,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人,也激励了我。做事情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向目的地奋力前行! 每当听到那首《纤夫的爱》,我便觉得太过艺术化了,不像我们这里的拉船佬的号子声,那种舞台的声音,太柔弱,太乏力。最粗犷雄壮的号子声,还在那条河里,他们的脚印还在河床上,河水来去,没有抹掉,依然深刻地印在我的心底。
使用道具 举报
老涵 发表于 2023-8-15 06:49 拜读佳作,为您点赞!
袁清香 发表于 2023-8-15 11:05 谢谢老师鼓励,问候老师,祝秋安!
守护善德 发表于 2023-8-15 21:58 有几处可能是打字有误,建议再校对一下
政协邱渭波 发表于 2023-8-18 16:50 他们是拉的是人生,拉的是生活,拉的是时代,拉的是历史。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9 04:54 , Processed in 0.03448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