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有句名言:“大人盼种田,小孩望过年”。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里,我们石公桥的小孩,只有过年,才能吃香喝辣,横生妙趣,其乐无穷,孩子们当然翘首以望。 过了中秋节,我们就盼过年了。冬至一过,有条件的人家,开始宰杀年猪。虽然杀猪现场惨不忍睹,但我每次都要等到开膛破肚,拿到猪尿泡才高兴离开。用石灰把尿泡揉捻得薄薄的,吹成一个大气球,画上眼睛鼻子嘴巴,挂在篙竿或屋檐下随风飘扬。最后把它作成灯笼,里面插上一支蜡烛,提着屋前屋后闲逛。 到了腊月的夜晚,家家户户切薯糖,炸麻花,炒米泡,蒸粑粑。从熬糖到切糖差不多一个昼夜,尽管大人们催促再三,兴奋无比的姐弟仨,总是以帮忙的理由赖下去。 锅中的饴糖火候到了,父亲将配料倒入锅中,搅拌均匀,迅速盛在案板或摸具里,筑打成型,马上分切,糖就成了。芝麻糖最香,黄豆糖最硬,锅巴糖最甜,米泡糖蓬松。糖还没切完,姐弟仨早已吃腻,纷纷歪在桌边睡着了。 也就从这时起,不时的传来锣鼓声、唢呐声、竹板声,撩得我心痒痒;舞龙的,玩狮的,打三棒鼓的,唱道情的,打莲花闹的,都开始精心准备了。我们小屁股们三五成群,穿梭其间,趁大人们休息的时候,敲敲锣鼓,顶着狮皮跳几转。 我寻来两块楠竹板,烧红铁钎,在竹板上各钻两孔,然后,一根麻绳将竹板连接上,“梆咯梆!梆咯梆!”,莲花闹就自制成功了。接下来。峰、元、岩,也跟着学。我从振法表哥那里抄来歌词,经过几天苦练,我们的莲花闹队就成了哩! 腊月下旬,大人更忙了,除了吃的、烧柴和全家老小的新衣服外,还要为猪牛准备好足够的填栏土和饲料。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一般没有什么喜庆的节目。大人们俏皮地说,这天是高客郎(老鼠)过喜会(结婚)的喜庆日子。从二十五开始,就可以陆续洗“过年澡”了,流行有洗澡歌:“二十五,洗黄牿;二十六,洗臭肉;二十七,洗油渍;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洗臭狗。”天寒地冻的气候,最好待遇也只有在火边洗澡,因此,我总一拖再拖,最后洗的“臭狗”。 买爆竹 ,是我和弟弟最乐的美差。最早是在本队袁家作坊,以后就去亘山供销社。一、两饼“笔杆”,十几个雷炮,一挂千响“鞭子”,还配一束“火引”。在家里小心翼翼地晒干。 除夕终于到了。天没亮,父母就开始办年饭了。清晨,吃过早点,我们孩子们还得上山下地砍柴火,或寻猪草,或挑干土。劳动心不在焉,草草收工回家。 父亲将煮熟的猪头和猪屁股等牺牲先敬灶王,再敬堂屋“天地国亲师”那张纸,然后端出室外,祭祀天上地下、东南西北中的神灵们。神灵们吃过了,父母将猪头肉拆开,先给我们每人一小块精肉解谗,我早已谗涎欲滴,狼吞虎咽,吃得油嘴滑手。 我家的传统是正午在堂屋吃年饭。燃放一串鞭炮,掩上大门,待“三代宗祖,老少亡人”酒足饭饱后,年饭开始了。大家互相祝福。如果这时有人推门进来,则大吉大利,预示新年人丁兴旺,财源旺盛。 下午,屋内外大扫除,张贴对联和年画。小时,我看大人们写对联、贴对联。读高小后,我就学写对联,贴对联了。初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后是“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云云,以后就喊“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原先,家家都由尉迟恭和秦叔宝守门,“四清”后,他们就下岗了。 天黑前,务必去祖坟“送亮”,初三、初九、十五也必须送。 到了晚上,要守岁的。全家人高高兴兴地围在熊熊大火边,边吃茶点边聊天,总结旧年,展望新年。接下来听爸妈讲过去的故事。人静时刻,将大门虚栓,叫“紧财门”,关紧旧年的钱财。时值五更,“出行”接新年了,全家老少,净手洗面,在“天地国亲师”下燃起两根大红蜡烛,烧三柱沁香。罄声三响,由父亲带领磕三个头,打三个躬。然后,鱼贯而出,烧香跪拜天地,燃放爆竹。 初一清晨,我们刚给大爹大妈、二伯二妈拜完年,山湾里就热闹起来了。锣鼓声、爆竹声陆续响起,龙灯、狮子挨家接户起舞欢腾;渔鼓、三棒鼓、莲花落间杂其中,此起彼落。还有唱地花鼓的,打着花脸,穿得花花绿绿,只唱不说。接下来,代表父母给生产队各乡亲拜年了。一大圈回来,纸烟、瓜子、蚕豆和芝麻糖胀满了四个衣裤口袋。 初二,姐姐、姐夫们回来拜年,就更热闹了。父亲三兄弟,一十六个子女,老少七十多人,人丁兴旺,吃的流水席。初三开始走出去,给姑妈、舅舅们拜年了。给亲戚拜年,走路的时间不多,大多是坐在火坑里聊天,讲白话。大伯、二姑父和祥哥读了几句私塾,故事也就多一些,二姑父还有一本残旧的小册子。刘海砍樵、仁贵征东、五虎平南、罗通扫北,李陵碑等一系列故事,我就是在这里首先知道梗概的。 正月十五,元宵节。没有吃元宵的习惯,只在大扫除后,挂灯笼。大人们说,“三十晚上的火,十五夜里的灯”。 过年,快乐中也常有遗憾。 进哥玩爆竹,险些炸瞎了眼睛。那年,初一清早,我们两班莲花闹不期而遇,同进一家大门,却紧张得都唱不出歌词来,泼辣而迷信的女老板痛骂紧追,元弟一个扑地啃土,鼻子牙齿出了血,硬币撒落一地。从此,我们再也不玩那倒霉的莲花闹了!最遗憾还是,因我们贪玩,小姑妈鼎在火坑里的那只猪蹄子只差鼎锅没烧破了。那时的猪蹄比现在的野生乌龟王八还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