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40|回复: 11

恐黄昏(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5 17:0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恐黄昏(散文)
作者:袁清香

摘要:夜幕降临,你的心中是否有些恐惧?

       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心里总有一些复杂的声响,天色越暗,一种介于孤单和寂寞之间的感觉便越强,就好像即将被全世界抛弃一样,日渐落心渐碎。
  
   一
   首先申明,我不是喜欢听壁根脚(偷听别人说话)的人,平时也讨厌这种是非人。只是有时候别人说的话,无意要飘进我耳朵。但是,许多话,会直接烂到肚子里。
   那天我清早出门干活,路过王伯二老家,听到八旬多的二老,不知道为了什么事,也不知从什么开始,争论了多久,感觉此时正是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我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态度,没停下脚步继续走。我的耳朵特别好使,只听到王伯的老伴带着哭腔说:“我要告诉儿子,说你这老不死的总是欺负我。”王伯说:“明明是你欺负我,你还举着猪八戒的耙子倒打一耙,你要儿子回来,看他向着谁,凡事也要讲道理。”儿子,成了二老“纠纷”的法官。
   我觉得有点搞笑,都耄耋之年了,还像小孩子一样告状。随即心中又有点隐隐的痛,感到他们很是可怜。他们正是颐养天年之时,两个儿子一般要一个季度才回家一趟看看,平常不在身边,这二老一个腿不太方便,一个眼睛不好使,他们每天除了自己做点吃的,也没其他事。白天里要么步履蹒跚到近处走走,与别人讲讲白话;要么就是守在家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像两尊活菩萨,无话找话。几十年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有卿卿我我,彼此太过熟悉,说着说着就演变成争吵。反正也没事,越争越有味,越吵越精神,越吵脾气越大。双方都觉得委屈,吵输了,气没地方撒,只好搬后人出来,给自己撑腰。电话里,母亲说着父亲的“滔天罪行”,父亲抢过电话也说着母亲的“种种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儿子听着电话,一个头两个大,这边安抚母亲,那头又劝慰父亲,哄了这个哄那个。老人耳朵背,越说越不明白,就怕老人气不顺出点啥事,后悔不及。于是,马上请假回家。
   两小时后,回到家里,一切正常,二老笑嘻嘻,啥事没有,见到宝贝儿子嘘寒问暖,回家干啥来了?儿子到底还是要问问父母早上怎么回事。父亲说:“我都当一辈子床底下的破锅了,家里的事从来不做主,从来不说你妈妈的半个不字。现在都是黄土埋到颈部的人了,更不会说她。”母亲说:“我们哪里吵架了?你知道的,我和你父亲一辈子只争过没吵过,谁知道‘今晚脱了鞋和袜,不知明天还踏不踏’,和你爸也只有今生没有来世,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回了老家,再也不见。你工作忙,不要来回折腾了,放心吧,我们没事!”儿子苦涩地笑了笑。
   父母拿出好多的吃喝,儿子一看,全都是自己前几次买回家的,母亲父亲比赛拆着包装,都来递给儿子吃。儿子接过,动了动嘴,咽不下去,轻声说:“家里也没啥值钱的东西,你们干脆进城与我们一块儿住吧,这样我才放心。”父母眼睛一瞪,异口同声:“不去,坚决不去,城里哪有乡里好,这个家我们得给你守着!”
   儿子无奈,苦笑,笑比哭难看,这两个老小孩就是一对活宝!一会儿争一会儿吵,当是好玩了。儿子很明白,他们的做法不过是想儿子、想亲人了。
  
   二
   小孩子告状,很是正常。与小朋友一道,难免有小打小闹产生分歧时,他状告哥哥姐姐、她状告弟弟妹妹、他状告邻居孩子等。此时,父母长辈成了法官大人。特别是自认为受委屈的一方,嗲声嗲气的哭声常常要很久才能平息,父母的怀抱才是最安全最放心的。
   小孩越长大越明白,越大越明事理,越大越不会告状,越大就有了分辨是非真假的思维,有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人,则是越老越糊涂,越老越木纳,越老越怀旧,越老越觉得孤独寂寞,没了主张,渐渐就成了老小孩。最亲的后人不在眼前,觉得很不安全。
   睁眼一看,现在到处都是这种老小孩,有人牵手的、拄拐杖的,有独自一人半天坐在路边看行人、看车辆的,有成群结队去打牌、去锻炼身体的。我不知道别人家里的老人生活的细节,可我家里的婆婆是最清楚不过。她在世的最后几年,还真就越来越小孩。
   自公公二十多年前去世后,婆婆便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生活,直到她三年前八十七岁去世。婆婆老年痴呆十多年,她是多次做了“坏事”也不承认,明明抓了现形她还要“狡辩”,有时候看她那呆懵懵的表情,还真是与小孩无异。
   一次,我正给猪拌料,婆婆气冲冲端着她每天洗脸的盆子,问我:“你今天给我倒的是什么洗脸水?怪气味,把我的毛巾都弄臭了,怎么洗脸?”我端着看起来很清的洗脸水一闻,随即心里大叫,后怕得不行。她居然把家里炖菜用的液体燃料,倒来洗脸!还对我兴师问罪。从此,家里不再买液体燃料。
   我被婆婆不知道吓了多少次,后来胆子也吓大了。爱人晚上睡猪场,方便照顾猪,我和婆婆则住家里。常常半夜三更,我睡意正浓时婆婆猛敲我房门,声音很急促:“香,你快起来,快点快点,屋后面来坏人了,拿刀的、拿枪的,好多好多,来杀我,来杀你。你怎么就睡得这么死,外面闹哄哄的都听不到!”我全身的毛根突然竖起,真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我扒开窗帘,外面漆黑一片,十分安静。锤了锤胸,万幸的是,我心脏没问题。这一晚,我哄好她再次睡下,自己再也不能睡。
   一次,我下午收工回家,发现她拿着袋子,正慌慌张张摘别人家里的脐橙,已有半袋。这时离脐橙成熟还差一个多月。我连忙制止,她却说是自家的,再不摘回家,一些不懂事的孩子会来摘。我无语,又是连哄带骗,才把她给劝回家。旁人说,她一辈子从不拿别人的丁点东西,这真的是老糊涂,成老小孩了。
   婆婆的精神一直很好,她非要帮着干活,家里的锄头、刀、撮箕、扫帚经常不见,拿出去就不知道放哪里了,问她,她却说:“我没拿,是你们自己记性差,不要冤枉我。”
   婆婆只粘我,哪怕还有哥哥嫂子,有我爱人,她都不粘。她最后的两年人生,只要一小会儿不见我,便去找我,经常把自己找迷路,还得是我们去找回,有时候是熟悉的人打电话告诉我们地方,我们去接;有时候是好心人直接给送了回来。两个月不见的人,哪怕自己的女儿,也不认识,还问我是些什么人到她房里干嘛,她女儿含泪说话:“妈,你怎么连我也不认识了,我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婆婆的钱一会儿藏口袋里,一会儿藏枕头被窝下,一会儿藏某个柜子的角落,找不到就疑神疑鬼,说谁谁谁有可能会拿她的钱。尽管她平时非常依赖我、信任我,这时也会用怀疑的眼光看我。三天两头,晒她到老家(去世)时穿的衣服和鞋,白的红的经常晒在家门口,弄得我心里特发怵。去世后慌忙找她的衣服和鞋时,却差了她的绣花鞋和袜。
  
   三
   前不久,看到一份“夕阳焦虑”的报道,这份焦虑如何化解,也没有具体定论,众说纷纭,也只能是见招拆招,见子打子。黄昏来临,太阳落山,倦鸟归巢,我想,再平静的大脑也会滋生情绪吧。
   王伯二老也好,我婆婆也好,都是因为对黄昏产生了恐惧,只想寻求一些安全。老小孩安全感的来源,除了自己的孩子,还有你、有我、有他,世上的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
   现在非常庞大的群体正走向老年,养老机构虽然也越来越完善,但恐惧依然存在,自己的明天如何,只有明天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现在老人的今天就是目前年轻力壮人的明天,现在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且行且珍惜吧。
   老人的问题,太复杂,作为后辈的我们,必须懂得父母心理学,揣摩父母晚年生活的心理,照顾好父母,安享天年,才可以成为可以实现的人生目标。
   夕阳无限好,不再恐黄昏,让每一个黄昏,静谧,安详。
  
IMG_20230716_19385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5 17:19: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大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5 17:2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感佩才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5 17:3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伊文,如其名,清香渺渺。从山间小路,从树木枝叶,从轻尘,从细语,从邻间小事,从心中,如清泉流出!细品如茶,清香袅袅,回味悠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5 18:53: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5 19:3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感意切,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5 22:1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值得品读,学习点赞!感佩才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5 22:1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里没有老人,有老人而没有体会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5 23:4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好文精彩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7 20: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会长老师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20:20 , Processed in 0.03906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