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汉平 于 2017-1-26 08:53 编辑
春节前夕话‘禁忌’ 一一岁前‘禁忌’浅议 禁忌一词在西方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家那里称为塔布,本为波里尼西亚汤加岛人土语。我国专家学者认为,禁忌,是民间普遍传承的文化现象,属心意民俗范畴。以上均摘自【中国民间禁忌与传说】学苑出版社第一页。这在春节来临之际,偶尔翻翻新华词典,发现禁忌却有两层意思,一是迷信的人认为犯忌讳的话和行动。二指医药上应避免的事物。大年初一,国人看的重,因此就第一层意思,浅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记得孩提时期,虽然望过年了,但愈临近,文化不高的母亲却愈叮咛得紧。长大了,回顾大人的有关过年的教诫禁忌之言,却与如何做人有莫大关系。例如三十初一要讲吉利之话,母亲更是给我们兄妹几个做示范。平时母亲喜欢因生活锁事与父亲争吵几句甚至破口骂上几句,可春节那几天,母亲分外亲言细语亲和……这些行动似乎影响我们一生。与人争吵从不脏言脏语,我个人体会到得益于过年以及节假日这几天的‘禁忌’。再则,那时家穷,过年不一定穿上新衣新鞋……但母亲却让弟妹几个穿得干干净净,屋内屋外环境卫生唤然一新过年,因为禁忌初一扫地向外倒垃圾,母亲说过初一脏就会脏一年,倒垃圾会倒走财气等禁忌之语。这些虽然有些严苛甚至过头,但注意个人卫生还是环境卫生还是有益的,弟妹包括我几个长大到成家立业也很注意此类事情。当然,初一忌吃药看病直到初五,说什么呀一年都会要吃药看病,这可能就有些不科学了。但也可能与缺医少药历史环境有关。总之,岁前举这几例,还有些读者自已去揣摩。我这无非让大家能看到,禁忌不完全是迷信;从某种程度上说,也真是一种文明文化的传承,甚至滋润着人的一生。 古为今用。党的十八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提出‘八条’ 纪律规矩开始,这以后不断完善和补充党的新的纪律规则和政治规矩,并一再强调‘从严治党’。 这对全党来说,这也是党内的一种政治‘禁忌’; 近几年党风大有改观,这也是得益于党纪规定的‘禁忌’ 而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也有极少数从思想上本就不是合格的党员,处心积虑妄图走改旗易帜的路,一再碰党内‘高压线’…… 不过,从军报等媒体传来好消息,党内犯禁的人一定逃不脱党纪国法严惩,以确保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