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阳呈祥 于 2023-12-15 15:25 编辑
读书与作文
. 蔡发祥 . 几个文友在一起闲谈,探讨写好文章有没有捷径。有朋友希望大作家把写作经验列出公式,像写公文那样格式化,写起来又快又好。我听后捧腹不已...... 记得有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警句,那是出自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与“下笔”这句相关的话语,也成为后人多读书、写好文的警策格言。其实,读书与写文章的关系,早在魏晋时期就有高论。那就是曹植的“出口成论,下笔成章。”曹植为何有这么大的本事?也是与读书相关。据说,曹植才十岁出头,就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键锐,写起文章来又快又好。曹操对曹植的才华十分惊讶,认为曹植才思敏捷。有一次,曹操故意问曹植:“你的文章我看过了,写得不错。你是不是请人帮你写的啊?”曹植连忙争辩说:“父亲大人,儿能出口成论、下笔成章,干吗需要他人帮忙?不信您可以当面考我一考!”曹操哈哈大笑。不久,曹操在邺下制造的铜雀台竣工了,曹操有心试一试几位儿子的文才,叫他们都登台游览一番,然后每人写一篇辞赋给他看。曹植拿起笔来就写,一会几工夫就写好了。这就充分证实了曹植自己说过的那句话:“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后来,曹植的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曹植文学功底深厚,其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史料记载,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曹植作为三国时代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曹植的文学功底,是他从小就认真读书的结果。 这样的传说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要想写好文章,唯一的捷径就是多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