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12|回复: 12

脑壳里的老广场(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3 11: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新泉 于 2017-2-3 13:59 编辑

一、闲话广场
      许大马棒,不介意这样称呼你吧。几十年前的初中同学,六十几了,沿用以前,不喊官衔,恰不恰当?你知道我是不大注重礼仪直来直去的,不是尊不尊重的问题,习惯使然也。啊,你也喊我张果老。那我就不斢口了,不喊你许经理,还像以前那样称呼。
       东拉西扯的这半个小时,你提到广场。想邀我去广场走走。我说没有了,你有些不相信。怎么会呢,没有旧的,也有新的。
       我说这里不比县城,来这里主政的,都是要远走高飞的主。这里只是他们的一块跳板,是他们高就的黄埔军校,没有长远打算去配置完美。县城旧去新来,无旧有新,这里新旧具无。当时俺两个大发感概,用地开发,寡寡修屋,广场搞没了,成何体统,不要广场怎行?猪,很猪。没有游走去处,商品房会那么好卖?那些想少花成本的,想得一头丢了一头。
       你说你认识头头,到县里后反映一下,看能否帮一下,解决这个不大不小的民生问题。于是,我们不由自主回忆起了原来的广场 ,你一句,我一句,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莫道痕迹荡然无存,广场保持在我们脑壳中,挥之不去。
        陬市老广场位于下街,上首,区社;下首,区公所。其他挨着的一帕拉二十四是商铺、民居。距离不远,下街人近,抬脚就到。上街稍远,也不到一公里,沅水局最远,也不到三华里。很方便。
      一道两米多高的红砖围墙与左右的店铺、单位平行。左右两个进去口,各宽五米,两个口子吞吐。两处分流,不会拥挤,来去如风。万人大会也没有一次事故发生。进里面,广场一百五十来米长,百把米宽。靠前面围墙有一排巨大的杨柳树,秋千架、爬高架、单双杠,也罗列一排树木之中。当中只有一个灯光篮球场,广场显得特别空旷。这样当然是为了多功能。靠里边一条有两个重要建筑,一个是戏台,位于正中;靠右两个,是图书馆、乒乓球馆。
      我们在这里看戏屈指可数,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节目多些。除了本镇的,常德的宣传队来得多,本县的由于反水路远反而来的少。常德棉纺厂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来的最多,一个小巧玲珑的戴着黄军帽的女报幕员,是跑着出来报幕的,脚下像踩着弹簧,活力四射。演员也基本都是军装军帽,演出很有水平。唱得好,声音响遏行云,都是红歌;跳得好,刚柔互济。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他们来过好几次。
      不过最先到这里演出的,是清华大学杨万林他们的文艺宣传队,他们是首发到这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都说杨万林是桃源县第一个考上清华的,他是陬市人,在此地非常受欢迎。是最高水平队伍。
      比较出名的桃源四九宣传队,头头也是陬市人。我和他小学同班,他的宣传队好像没有来过。
      本镇的风雷之歌宣传队,演出自然要比其他各队多,在外面也出名。
      戏台上另外功能是批斗会,批斗对象讲台两边,台沿站一排。包装盒子做的黑牌子挂着,并不吃力,口号喊得凶,实际上没有大打出手。没有人承受不住牌子分量,没有整出汗来,没有人栽倒台上。 基本按毛主席要文斗不要武斗办的,没有外地那么多那么浓的火药味。完全没有也不尽然,有一次让人记忆深刻,蔡驼子被文月之(男人女名)从台上丢了下来。还好没有甩坏骨头,他七八十岁的时候,我在街上碰见过。
      广场那道围墙的利用率高,大字报粑满。两派你粑我粑,这里是互争观点的火力点。 除此以外,是镇委会粑的比较多。上街不多,上街没有什么砖壳子,屋前也是板壁,是梭板。梭板一下,无地可粑。也没有立宣传栏。大字报都在下街,镇委会的宣传栏、广场围墙。
      文革前,我们上学到三中去,天天经过广场。 白天广场空无一人,都上班去了。没有单位的自谋生路去了。只有万人大会的时候,才会军令如山倒,都来看热闹,人山人海。
      晚饭后不同,各个街道的不做家务事的老头和男青年,会向这里拥来,成了文体活动中心。个多小时打球(篮球、乒乓球),爬杆,荡秋千……很热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3 12: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广埸,新发展!成了文体中心,人山人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3 12:5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广场,新文化,改革发展成绩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3 14: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7-2-3 12:43
老广埸,新发展!成了文体中心,人山人海!

感谢吉祥老师来访关注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3 14: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汉风 发表于 2017-2-3 12:59
老广场,新文化,改革发展成绩大。

感谢龙阳汉风来访关注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4 06:4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广场,新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4 08: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广埸,新发展!成了文体中心,人山人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4 09: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光新 发表于 2017-2-4 06:40
老广场,新天地!

感谢陈老师来访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4 09: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17-2-4 08:36
老广埸,新发展!成了文体中心,人山人海!

感谢史老师来访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4 09: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桃源县陬市镇的老广场。看了张先生的这篇文章,对此广场有了一点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5 19:08 , Processed in 0.03546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