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沅江樵夫 于 2024-1-5 16:25 编辑
山乡引来“金凤凰”
近日,随着呼北高速官新段在我县西安镇的通车,我们一行几个好友,掩映不住内心的喜悦,跃跃欲试地想体验一下大山里的高速公路。同时我们还听说;随着高速公路的贯通,该镇有“有识之士”慧眼识大势,通过自己织交的人脉,引来华为公司电容产品落户西安,为山区乡镇的群众能在自己的家乡就能做上在沿海企业才能做的工作。 我们参观完高速公路后,在熟悉情况的人引领下,我们来到位于西安镇中学旁一家电子加工厂。这是一家华为公司代工企业,专给华为公司工小型电容器。该代工企业的老板是西安镇人,姓谌,高中毕业后就南下广东务工,一直在华为公司的代工企业工作。长期兢兢业业务工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深得当地代工企业负责人的赏识,从组长干起,15年间就干到了公司高管,他也从最初打工经验和企业管理的厉练中得到了提升。后来他抓紧机遇,不失时机的提出把代工企业招商到他的家乡—桃源县西安镇,同时也得到了华为公司代工企业管理团队的大力支持。 回家乡后,小谌把自己的想法报告给了当地政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鼎力相助,为此事进行了专门研究,委派了专门的人员,在场地、人员、招录方面尽可能给予方便。 我们沿着新开辟的大道,一路向上来到了电子产品代工厂。这个厂的地势选得较好,除了隔壁的西安镇中学外,不远处还有三栋新安置的移民新村,在大山环侍高山林立的西安山区,能有这么一大片山凹平坦之地,也算是山民之福了。我们详细察看了一下,原来这个地方地势就较平坦,加上后来修建学校和移民新村,又挖掉和改造了一些小山头,经过多年建设才达到现在这个局面。 走进电子产品代工厂,里面还是非常宽敞和明亮的,厂房面积约300个平方米,里面安装了三条整线60个工作台,工作台上摆满了正待加工的电容元件。我扫视了一下厂房,专门走到一位操作的女士旁,对她的精心操作观察了起来。只见她手拿一个空壳电容器,左手取了一根一米长发亮的红铜丝,右手拿了一根象钩衣针的东西,就把这根发亮的红铜丝在很短的时间内圈在了容器上,且绕圈分布均匀。后来,下一个工作台人员把这些上线圈的电容打腊封套,基本上是半机械化操作,速度很快。我暗自数了一下,五分钟时间内一个工作台能完成10个电容器的绕线和封套。趁其间喝水的时机,我咨询了一下该女士:她说她叫夏杏英,是西安村人,今年38岁,家有一个小孩,白天奶奶带养,晚上自己回家可以带。在这里不缺勤的话,一个月工资可以上3000元,且包中晚餐,因此在家门前这样的工作还是很划算的。我用眼睛的余光扫视了一下整个车间,60个工作台都有人上岗,说明他们这个代工企业的工作量很大且很有发展前景,而且上岗率达到100%。据工厂负责人谌总介绍,他们的代货加工没有经过中间商,而是一批货代工完成后,由大卡车直接运到广州交货,质检审核也是一次完成。直代工加工开业以来,已运行3年有余,先后解决本地妇女劳动力400余名,给每个妇女劳力每年带来收入3万余元。这样即搞活了当地经济,也给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西安镇,昔日桃源县的偏僻交通“瓶颈”,目前已乘着国家交通快速发展的东风,驰骋在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