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162|回复: 2

2023年澧县老干部网络宣传工作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9 08: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澧县老干部网络宣传工作总结


        2023年,澧县老干部网络宣传协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协会的有关要求和正扬网办网规则,充分调动协会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坚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协会运行宗旨,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擂战鼓、唱赞歌,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一,奏响伟大时代精神宣传的“主旋律”,坚持紧扣政治抓大事,优秀作品异彩纷呈。
           全年,协会老同志撰写文章1000多篇,诗词1500多首,拍摄图片5000多幅,其中,优秀作品、精华作品300多篇,头条置顶作品100多篇,在省、国家级报刊网站发表的作品150多篇(首)。我们的做法是:
           组织骨干会员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意识形态、关于网络宣传、关于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组织党员会员专门上党课2次。由高守泉、刘大发同志主讲。让会员做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样,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就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骨干会员陈哲同志,全年撰写作品400来篇,他紧扣老同志生活实际,紧扣离退休党支部工作实际,紧扣老协会发挥余热的实际,把老同志生活风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老同志丁仕先,年近八旬,每天上网不止,撰写作品150多篇,上网点赞、评论600多条,在国家级网刊上发表的作品超过了50篇。还帮助一些不怎么会上网的老同志发表作品1000多篇,笔耕不止,网耕不止,表现出一个老共产党员会员的风采。
            老骨干于乾松年已八旬,身体状况欠佳,仍然笔耕不止,全年发表作品230篇,大都是当地历史文化掌故,几乎篇篇精品,首首佳作。特别是关于地方党史,发掘整理一大批资料,正能量满满。
          二、做唱响时代凯歌的“和弦伴奏”者,网络老会员倾力弘扬正能量。
           澧阳网宣分会只有10多人,他们在骨干任泽渊、黄太村、任泽久同志的带领下,打造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团队,他们是一群平均年龄近八旬的人,不为名、不为利,相互配合,会笔写的笔写,会拍摄的拍摄,会上网的上网,成为弘扬正能量精诚合作的典范,他们是:任泽渊、黄太村、任泽久、郑传岩、胡林祖、田庭勋、向继君、罗祖富等等。
市协会编撰《网海扬帆》,要求推荐优秀作品,澧县让会员自己推荐,然后小组评选,最后集体审核,反反复复经过了四、五道程序,推荐了10多篇,坚持正能量的标准,篇篇精品。
           更了不起的是,我们骨干杜修岳、高守泉、刘大发、于乾松同志发挥自己的特长,亲自上阵建设澧县党史展览馆,历时两三年,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受到县领导的高度肯定。目前,党史展览馆布展现已完工,接受了大批参观者前来学习。
          三,努力打造一支合格的网宣“合唱团”,不断壮大队伍,让正扬网会员团队力量生机勃勃。
           一年来,澧县把网络宣传队伍的强化壮大作为主要任务来抓,今年发展新会员近10人,动员有加入意向的人员30来人。培训会员和新会员150人次。主要做法是:
           党支部牵头为引领。澧县网宣紧扣离退休党支部建设这个牛鼻子,通过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和离退休党工委,明确要求一名得力的支部委员主抓网宣工作,吸收发展有热心、有这方面特长的老同志加入到这个正能量队伍中来。澧阳街道支部任泽久同志十分注重新会员的发展,今年发展了5位老同志和年轻人,特别是还有在办公室工作的懂得电脑的得力人员。澧县的四个街道、人民医院、中医院、三医院、一中、二中、职中、六中等一些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成了新会员发展的主要阵地。
            培训学习为关键。澧县年初进行集中培训2次,加上小规模、小范围的分散培训辅导,会员的技能有很大提高。孙圣华等同志总是不忘培训辅导他人,指导新进人员发图发帖。尽管有些会员发稿量不大,哪怕只是一、两篇,但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近年来,一些新会员如刘瑞松同志等不断展现出很大成果。同时,县协会还要求现有的二十多位骨干会员每人带出一、两个“徒弟”,力争骨干力量翻番。
           实地采风考察为基础。网络宣传必须紧扣社会实际,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必须深入生活,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是基础。今年初规划每月一次的集中采风活动,但由于老同志的实际情况,有时候只得改为个人和小组进行,全年集体采风活动有8次。我们的会员中向陈喆、梁先海、田清泉、张儒银等同志只有发现县里有活动,立马前去采集素材。他们到山区、到农村,到厂矿、到居民楼栋,了解实情,反映实象,这样的作品具有较强生命力。像田清泉、张儒银、刘瑞松同志深入城镇生活,把澧县这个小县城拍出了新视野、新境界。有艺术家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会员真还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总而言之,会员一年的劳动成果颇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应有的力量。来年,我们将按照市协会的部署,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力争网宣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8 21:0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岁播捷报,来年再争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5 09: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澧县老网宣协会学习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6 00:40 , Processed in 0.0326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