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4-1-22 11:21 编辑
第十章
第二节 建立跨地区党组织
中共渡口支部的恢复。1938年2月,刚组建的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派秘书长帅孟奇到常德秘密开展工作,帅孟奇相继发展数名新党员,串联大革命时期潜伏下来的党员许和钧等人,成立中共常德特别支部,书记许和钧,组织委员贵立功,宣传委员廖新夏。常德特支很快发展党员近百名,建立4个基层党支部。因津市渡口与常德县接壤,又是许和钧与贵立功的家乡,大革命时期党的组织活跃,党员较多,一部分隐蔽下来的党员与许和钧、贵立功接上关系,恢复了渡口支部,刘士宝任书记,隶属常德特别支部。到1940年春,环境逐步恶化,根据上级组织“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指示精神,渡口党支部停止活动。 陆军第五十三军中的中共支部。1938年春,隐蔽下来的共产党员刘玉舫听说中央军校在长沙招收抗日负伤出院的军官受训,便赴长沙冒称抗日负伤军官,进入中央军校战时干部训练总队军官大队受训,毕业后编入湖南军管区军官大队。其间,刘玉舫与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接上关系,遂离队返回津澧,准备参加周斓在洞庭湖区的抗日游击总队。1939年初,共产党员王良诚从雷火洲来到津市,与刘玉舫接上组织关系。1939年3月,驻津的国民党五十三军在滨湖一带招募志愿兵团,潜伏下来的共产党员刘玉舫、王永安、李祖艺等人和中共南县中心县委的党员韦来宽受南县中心县委书记曾惇的指派,招收500名青年组成志愿兵营,前往五十三军应招被录,编入五十三军一三0师野战补充团第二营,刘玉舫任营长,不久调任该团少校团副,营长由李祖艺接任,韦来宽、王永安分别派任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和军警督察处上尉。1939年夏,南县中心县委又在南县、华容、安乡、澧县、石首、公安六县抽调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共144人组成志愿兵连,由共产党员段中执任连长,加入五十三军,编入野战补充团第二营第五连,驻新洲,防守渡口。连队秘密建立了中共支部,书记吴庸,组织委员邱永良,宣传委员孙归翔,有党员40余名。1940年春,吴庸调离,书记、组织、宣传委员分别由邱永良、孙归翔、汤万协接替。此时,曾惇因要调离中共公南特委,遂来津市刘玉舫家,邀刘玉舫、韦来宽、段中执、邱永良等党员在河街一栋木楼上商议党组织在五十三军内的行动计划,指定刘玉舫为领导人,隐蔽身份,等待时机,等部队训练结束装备了武器后,脱离五十三军,拉到滨湖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由中共直接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刘玉舫等人相机在该军中交结朋友,秘密发展蒋宗策等人入党,作好策反准备。1940年8月,正当刘玉舫策反野战补充团的条件趋于成熟时,冯素梅(五十三军政治部宣传队女队员)泄漏了韦来宽的共产党员身份。军长周福成命令特务营秘捕韦来宽,并在韦的住处查抄出中共组织在五十三军的策反行动计划和主要负责人的名单。8月21日,周福成下令全面缉捕共产党员。刘玉舫、王永安等人相机脱险逃生。该支部遭破坏,党员大多脱离该军,出走他乡。中共组织在五十三军中发展起来的600多人枪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