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10|回复: 15

趣说龙年,从藕池垱走出去的龙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3 21:28: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趣说龙年】从藕池垱走出的龙人
               周玉连
      龙是吉祥雄伟的象征,自古以来,黄帝穿的衣服为龙袍;坐的椅子是龙椅;睡的床是龙床;住的房子是龙宫、龙亭。风水宝地谓之龙穴,室内挂有龙的画卷,小孩子衣服上绣两条龙……龙成为人类敬奉图腾,人们以龙为尊,中国人为龙的传人。
       马上就要过大年了,2024年为龙年,中国人有春节舞龙祈福的习俗。一般从正月初二,各地舞龙就开始了,正月十五舞龙灯则为高潮期。人们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
       而农村人以舞龙祈求丰收,正是因为传说中的龙能够行云布雨,干旱之时,人们就希望电闪雷鸣,希望降雨滋润农作物,获得好收成。因此,龙在人们心目中又成了一种信奉的吉祥物。
       世上人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中国人以龙为荣,龙,品质好,聪明多智,还能预见未来。所以啊!为人父母就望子成龙。
        教育家、生物学家和农史学家辛树帜,就是从耦池村辛家嘴走出去的龙人,开国领袖就有:“辛辛苦苦独树一帜”的题词。辛树帜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立志改变农村面貌,所以,他刻苦学习,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他的求学路上可谓平步青云,1910年至1915年就读常德师范,1915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院生物系,1924年赴日考察一个月后,至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次年转入德国柏林大学,专攻生物学。1928年返回中国任中山大学教授。这期间,辛树帜带领他的团队,不辞辛苦的采集标本。
        采集团队来到偏远的山区,走奇曲小道,攀登悬崖险地,采集动植物标本共六万余号。从中,植物3万余号,哺乳类动物40种100余号,鸟类210种400余号,爬虫类40种500余号……揭示了中国南部的动植物宝藏,扩大了中国学术界在国际生物界的影响。
       辛树帜毕生致力于科学、教育事业,为中国西北的农林教育和科学事奉献了大半生心血。他撰有《中国果树历史的研究》等多本农科书。他著书的理论来于实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龙马精神。
       辛树帜一生过得很朴素,他把个人的资金用在教育事业上,培养国家的人才,为贫困的大学生出钱,为实验室买器材……这便是龙的美德。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辛树帜晚年从事农业科学,为中国农史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临澧人们的骄傲!远在天国的农学家,我们以你为荣!
       龙年,风调雨顺!农村人,有先贤著作引导,定是硕果累累,前程似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 23:27: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有趣有传承有哲理美篇!为老师才华赞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4 16:02: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人出龙年,凤人出凤年,逻辑很好,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4 18: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20:1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淑娥 发表于 2024-1-23 23:27
读有趣有传承有哲理美篇!为老师才华赞美!

谢谢老师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20:1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新涛 发表于 2024-1-24 16:02
龙人出龙年,凤人出凤年,逻辑很好,为您点赞!

谢谢兴涛会长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20:1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4-1-24 18:52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谢谢了谢谢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5 16: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为周老师美文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9:5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4-1-25 16:05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为周老师美文点赞!

谢谢老师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23:0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周老师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11:28 , Processed in 0.0343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