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严维贡 于 2015-3-4 17:27 编辑
这群女人真的值得夸
――湖南常德市工会女职工工作撷英 走近近年来常德市的女职工工作,那是丰富多彩:岗位建功、技术比武、成果展示、维权帮扶、关爱行动,演讲的动人场景,姐妹们或唱、或跳、或比、或热闹,就像一扇扇被慢慢推开的窗口,让我再一次欣赏到了芙蓉园里盛开的鲜花,感受到了阵阵扑鼻而来的芳香。
岗位建功 群星闪烁 “临澧地税办税中心娘子军争创湖南五一巾帼奖,团结务实树形象,自学成风,整体业务素质强,转作风强管理,服务人民造褔一方,谁说女儿不如男,巾帼更比须眉强……”。 “我叫陈中亚,是湖南石门特种水泥公司一名员工。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天道酬勤功自成!在公司里,大家常夸我:“陈中亚名气大,工作顶呱呱,不知苦和累,整天乐哈哈。” 以上一幕幕是我市的女职工在争创全省“芙蓉标兵岗”、“芙蓉百岗明星”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场景。1991年以来,一个以“芙蓉杯”命名的女职工竞赛活动,如春风吹进了常德几十万女职工的心头,在省总工会的号召下,各行各业的女职工纷纷在班组、岗位开展了争创“芙蓉标兵岗”和在广大女职工中开展争当“芙蓉百岗明星”的“双创”活动。成为女职工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支支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芙蓉标兵岗”活跃在常德各条战线,常德纺织综合车间精加工班、国家电网常德公司客户中心、兴隆公司现场四部芙蓉复烤甲班初选组等一批班组被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一批批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女职工在各自岗位尽显巾帼风采,陈中亚、陈丽娥、黄开淑等被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
2011年,常德华天大酒店餐饮部领班陈杜娟,在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餐厅服务员职工组一等奖。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湖南省技术能手”称号,被省总工会授予“省级百岗明星” 。2012年,在全国女职工岗位创新技能大赛湖南赛区医疗护理选拔赛中,一人民医院李颖取得了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被授予“湖南省技术能手” 、“省级百岗明星”荣誉称号。三年来,我市女职工共创各级芙蓉标兵岗300个,百岗明星358人。其中,市芙蓉标兵岗30个,市芙蓉百岗明星30人,省芙蓉标兵岗12个,省芙蓉百岗明星1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4个,全国五一巾帼标兵3人。
技术创新 成果丰硕 为鼓励大家岗位创新、岗位成才、岗位奉献,挖掘和培育一批女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和人才,引导女职工全面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7月19日,在国网常德供电公司五楼会议室举行了“常德市女职工创新成果展示”活动,100多名女职工到场参加观摩,所展出的11项创新成果,是从全市女职工组织中所征集到的20余项创新成果中筛选出来的,以DV及PPT演示、现场示范操作表演、情景再现等形式进行展示。在成果展示活动的现场,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揭露的创新成果,以一部DV短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为我们展示QC成果《研究夹簧生产的新方法》,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33万元,获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全国班主任自主化实验课题负责人谌志惠展示的《借助课程开发建设班级文化》,通过对学生励志课程、经典文化诵读、宋词之旅课程、建设有灵魂的班级图书馆课程、外国文化课程、“爱的三境界”等道德课程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德”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中快乐地发展自己。
展示的成果涉及面广,具有多样性,项目涉及到了多领域、多学科,有科教方面、有医务方面的、有化学化工方面、机械方面改进工艺流程的,如石门特水邓建华研究的《脱硫石膏制硫酸副产特种水泥技术研究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获国家九项专利,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空白,澧县农科所张英研究的《棉花套种新食甜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推广》居省内领先水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而这些都是由女职工做为项目负责人牵头的,不仅科技含量高,具有创新性。这些小发明、小创造、小技改、无不体现了工会女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克难求进,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奉献精神。三年来,全市各级女职工组织开展各类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岗位创新竞赛活动数千场,在全市女职工中掀起了勤学苦练、比学赶帮的热潮。在全市技能竞赛和岗位创新竞赛中有5名女职工获得市级以上“技术能手”,15名女职工被授予省、市“五一先锋”荣誉称号,91名女职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更高一级的技能等级证书。
真情帮扶 感人至深 关心关爱单亲困难女职工,是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对我市困难单亲女职工这一特殊群体开展的“关爱行动”。对于这项工作,市总工会高度重视,专门从帮扶资金中拿出近百万元支持市总女工委开展单亲困难女职工的慰问和免费进行“两癌”体检。市人大常委会正厅级干部、党组成员、市总工会主席石成林,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克蓉经常带我们下基层慰问,云锦集团、东信棉业、杰新纺织、湘澧盐化、金健米业等女职工相对集中的企业,都留下了我们工会干部的身影。每到一处,我们都召开座谈会,和女职工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和倾听她们的呼声和意愿,在帮扶现场,经常见到女职工讲到伤心处泣不成声的场景。这泪水,除了伤心之外,更多的是她们对工会组织的一种感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