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194|回复: 10

一波三折读大学【捶边鼓 书山有路5】常德读师专(1) 追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9 07: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波三折读大学
——常德读师专(1)追梦


       读大学,我梦寐以求。1971年末高中毕业后,回老家石公大队当了六年农民,相信自己能够如愿以偿。1977年国家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尽管一波三折,但我终于和 570 万年龄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六岁的考生涌进考场,也终于盼来了一份迟到的专科学校录取通知书,我的命运也因此而彻底改变。

山重水复

       高中毕业后,回家的第二天就当上了大队学校民办教师,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会计,几个月后任大队党支部书记,而且业绩不菲。但我无时无刻都巴望着突然有一天读上大学或招工招干。
      1973年高招,张铁生的“白卷事件”,我是旁观者。
      1974年高招,实行“ 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我高中最好的同学谢承力读上了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他是隔壁公社生产队指导员。我们公社隔壁大队李先萍同学也去了常德师专,她也是生产队指导员。我当时是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兼大队会计,想去没去成。那几年,公社党委刘云泉书记在我大队蹲点,有一天他把我引到大队部后山岗上,比划着周围的山水田地,微笑而不留余地说:“你绝对不能走,石公大队需要你!农村也是大学!”他根本就没有看到我禽着泪花的双眼。对这似宠非宠而又戏剧般的一幕,我哭笑不得。
      等到1975年,高招改为社来社去。刘书记已离职,公社党委副书记习品香同志蹲点我们大队,尽管和他私交蛮好,但在公社党委会研究时还是将我留下了。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隔壁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谭辉树同志上了湖南农学院。
      1976年高招时,我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快两年了,也知道公社根本不会安排我上大学,我想去也不敢提,只得推荐大队团支部书记罗光珍同志,但公社却没有批准。习书记对我说,读大学,你可能今后没希望了,好好工作,等招干的机会吧!
      其实,按当时的推荐政策,按我的各方面条件,能否读大学,哪年去读大学,就在公社党委书记一句话罢了。

柳暗花明

       1977年10月22日早晨六点多钟,我急匆匆地向大队部走去,七点钟要召开各生产队队长会议,调度冬种、冬修工作。突然,山岗上的高音喇叭传出一条振奋人心的重大新闻——今年高等院校恢复招生考试制度。消息说,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未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出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婚否不限。凡符合条件的青年,无须“单位同意,领导批准”,直接就可报名取得高考资格。听到这里,我情不自禁,热泪盈眶。
“单位同意,领导批准”,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耽误了我整整五年。今天,我终于可以参加高考了。
       几天后,在热切期盼中,我们又先后争相传阅了《人民日报》10月21日刊发的消息《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和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22日刊发的《就今年高等学校招生问题,教育部负责人答记者问》的报道。
       我终于吃了定心丸:冲破阻力,义无返顾,刻苦复习,圆梦大学!
       新的招生政策,公正、平等地给我和我们大队20多名青年带来了机遇。年龄最大的有27岁,1968年的县四中(初中)毕业生;年龄最小的15岁,应届高中毕业生。我召开专门会议发动,让大家充分把握这来之不易的好机遇。
       11月初,我带头去公社教革办填写了《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报名登记表》。全大队共20多名青年同时报了名。填表时,心情格外激动,但也有点茫然。25岁的界限年龄,我已经超过半年了。教革办说,按有突出贡献的超龄生报考。但我担心不合条件而被取消资格,就按革办的变通办法,将年龄填小一年(在毕业后参加工作的1981年干审时,马上将年龄改正了)。在填报专业和学校时,有些犯难。尽管中学混了五、六年,但基础很差,不仅数理化没学好,许多象历史、地理等文科专业基本上没学过,即使学得好一点的学科,六年来也差不多全部交给广阔天地了。但转念一想,所有考生都彼此彼此,“驼子中间选将军”,我教了两年书,又当了四年农村基层干部,文科应该是我的优势,说不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呢!于是我填了湘潭大学政治专业、湖南师范学院中文专业。为了保底,经再三考虑,最后填了常德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

      交了登记表,就算获得了高考资格,我一块石头落地,如释重负。

双喜临门

      恰好此时公社召开大队党支部书记会议,我马上给党委李传英书记汇了报。书记十分关心我,祝福我成功,今年走好运。但她又告诉我:你没有必要参加高考了,集中精力抓好石公大队的各项工作吧!县委正在从优秀大队干部中招收国家干部,我们公社推荐的是你,县委组织部初审没问题,只待县常委研究了。对组织的关心,我不胜感激,一再肯首:大队的各项工作一如既往,一定走在全公社前列!
       能当国家干部,当然比读几年大学后再参加工作实惠许多,但总感觉没有十足的把握,高考绝对要做好准备,只是不影响工作罢了。于是,我安排同是考生的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传元同志和大队会计平东同志,带领并组织全大队考生复习应考。我白天集中精力抓好工作,晚上集中时间复习功课。但苦于复习资料短缺。
      招干的进展虽然令我欣喜,但又因其侥幸,险些贻误自己一生。
      11月12日,中共澧县县委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会议第一天,李书记和管委会朱道贵主任向我们公社代表们透露出我招为国家干部的事,县委常委研究通过,已报地区最后审批,月底就会通知报到了。并告诫我完全不必参加高考,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踏踏实实地做好大队工作。我不仅为人生这一根本性转变而彻夜兴奋,更为我不再去刻苦准备高考而庆幸万分。因此,第二天,我应代表们的善意要求,买了一斤糖果和两斤蛋糕与代表们共享欢乐。
      从此,我完全放弃了高考复习,精力全部在冬种、冬管、冬修等工作上。同时绝对保证全大队考生的复习。大队正在筹备高考复习班时,乡中学开始组织复习了。我敦促传元同志发动已经报名的考生,一律参加集中复习。要求各生产队在高考前不得给考生派工,绝对保证考生复习时间,保证今年高考中石公大队能有人金榜题名。

不测风云

       11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在离高考十多天的关键时刻,电话通知我马上去公社,说朱道贵书记(李书记已调省城)找我。我想,一定是招干通知来了,兴冲冲地一溜烟从家里跑到了朱书记办公室。谁知我刚进门,朱书记语气凝重地说:“先金呀,很抱歉!招干的事可惜在地区没有批准。相信你一定能正确对待!延误你的高考复习,公社党委向你表示歉意!”
      我眼泪夺眶而出,几乎嚎啕大哭起来,感觉眼前一片漆黑。25岁的大龄青年了,盼的就是这一天,但这一天不仅将招干转眼化为灰烬,而且严重地贻误了高考呀!
      “好在你高考报了名,尽管你没有复习,但你基础还是好的,只要有信心,有毅力,考上大学完全有把握!”朱书记语重心长的安慰鼓励我。
      “我只有孤注一掷,参加高考别无选择!”我无奈地说。
      朱书记斩钉截铁地说:“从今天起,你集中精力复习应考,大队的工作全交给仿书记!”他马上要话务员接通我的助手、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大队长先仿同志的电话。
      此时此刻,时间对我来说比黄金更珍贵。我道谢一声后,立即拔腿就去公社教革办,找了一些复习资料,问了有关备考的相关事宜。回大队后,分别给几位大队干部打招呼,给父母做了汇报,然后就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复习应考了。   
      今天回想这段复习时光来,真是感慨万千。完全可以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揪心、最刻苦、最充实、最孤独、最彷徨的命运决战时刻。

孤注一掷

      关在屋子里,脑子里一片空白,混暗的煤油灯下,书桌上一堆乱麻。将仅有的复习资料浏览后,整理分类,按语文、政治、历史、地理、数学列出时间表,每天五点钟起床,中午适当活动,稍作休息,晚上不超过凌晨一点。
      首先复习语文,因为基础比较好,平时也有些积累,在六年工作中,表达能力也提高不少,因此,仅就汉语拼音、写作范文和古文基础知识突击了差不多一昼夜。
      复习重点是政治和史地。好在都有刻印的复习参考题,我的强记能力还可以。照着资料反复阅读、默写,强记,并将提问写在屋内醒目处和小纸片上,随时自问自答,一直到熟背为止。复习地理课时,我还找来十分有限的地图挂在墙上,图文结合的记忆,效果出乎意外的好。
      但复习数学,简直像读天书。本来我数学基础就差,又丢了六年,几乎都全回交给老师了。时间不容许我请老师系统复习,只好作罢!
      一轮复习下来,已关门七天,没离家一步。听说中学办了辅导班,我心存侥幸,随我们大队的几位考生去听了半天数学课和半天写作课,感觉有些收获,但时间花的多,不如自学的好,再也没有去了。
      也许是苍天有眼,也许是我命里有大学,湖南省高考时间推迟一周。这对复习时间严重短缺的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一改死记硬背的呆板复习方法,每天下午去大队学校和考生们一起讨论,其余时间在家里拾遗补缺,突出重点复习巩固。
      尽管如此,这种复习生活简直枯燥得要命。有个晚上我索性独自跑到公社去溜达,回家累了,痛痛快快地睡到大天亮。有两个下午,在大队学校和几位考生干脆操起锣鼓家什,打渔鼓,唱道情,喧闹一阵,其乐无穷,置身于高考之外。

背水一战

       高考是12月17、18日,以公社为单位设考场。中武公社考场设在中武中心小学。
      
      16日下午,我们大队的考生自带铺盖行李,集中餐宿在中武小学五百米处的一户农家。炊事员和柴米是大队安排好的。由于照明困难,我们晚上都没有复习,早睡早起。
      考试四门课。17日考语文、数学,18日政治、史地。我前两科考得比较理想。记得有六个考室,两百多考生。我高中同学和符合条件的熟人几乎都来了。我拿着准考证,紧张而高兴地走进了西边教室,在左后倒数第二排靠墙找到了座位,有几个空位,显然考生临阵放弃了。下午空位更多。
      政治考试时,清早起来把复习题全背了一遍,囫囵早餐后,又躲在避静处重点强记。在去考场途中又过了一遍电影。响预备铃了,我没立即进场。总觉得华国锋同志“十一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期总路线非考不可,拐在考室后墙根边,把该题背得滚瓜烂熟。卷子里果然有这个题目,立即一字不漏地默写下来,稳稳当当地抓到了6分。
      考语文时,反倒开始有些紧张。基础知识试题比较简单,内容早无印象,只有作文《心中有话向党说》记忆犹新。这题目通俗平凡,题材广泛,表达形式灵活多样,并且把考生和党的距离拉得很近。我心潮澎湃,千言万语凝聚笔尖,唰唰地写下去:表达爱党爱国爱农村的深厚感情,叙述扎根农村建设家乡的光辉业绩,抒发知识贫乏报国无门的真实感叹,发出大学深造改变命运的热切期盼。末了,当然也谈了“一颗红心,两种打算”。
      历史和地理并卷考试,可能只有及格以上成绩。数学考试苦不堪言,基本上是白卷,只做一道代数题目,用的算术法解的。入学后,老师说我吃亏在数学,仅得12分。
      这场久违的考试就这样结束了,结果如何,听天由命吧!

好事多磨

       1978年3月底,我终于梦圆大学,最后一个跨进了母校。
      
       其实,三天前,因久盼无望,我确实发誓扎根农村了。
       高考后,在忐忑不安中,我终于被初取。1978年1月12日(农历腊月初四),我们公社初取的8名考生,去镇卫生院参加了体格检查。应该永远感谢张桂珍医生的帮助,让我通过了体检关。桂珍医生一直是我从高小到高中同班同学,她高二停学回家当了赤脚医生,不久又转为卫生院的医生,是当时我们同学中的佼佼者。
      到卫生院后,有消息告诉我,矫正视力必须达零点五。虽然我右眼高度近视,但由于左眼视力好,就一直没有配戴近视眼镜。我十万火急向老同学求援,又恰好是她检查视力。按现在的风气,检查时,只要我做个样子,随她写多少就成了。但她在繁忙中找了几副近视眼镜先调试好后,再去体检的。不是她的帮助,我也就没有下面的文章了。
      当天晚上,日记里担忧地写道:“获得初取,心里总算安定了一些。但不知体检通过没有。政审会不会象招干那样再出问题?有机会升学,能够为理想而斗争,这将是我最大的幸福。假如没机会,是共产党员,就得服从安排,在农村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客观事物不能以自己意志为转移。”
      我最终得到体检、政审合格的消息,是1978年1月26日,那天的日记充满自信:我是应该有录取希望的!六年来,从教书、财务,直到大队负责,实践经验相对丰富。我高度相信,光辉灿烂的前途属于我!
       然而,3月上旬,我们公社有四位同考先后得到了录取通知书。领导、同志、亲友们安慰说,可能你录取的学校很好很远,不几天也会收到的。也许真如此吧!我在日记中工工正正的书上陈毅同志的名诗以自勉:“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老天真回捉弄人。又一个礼拜过去,收到通知的考生全都上学去了。我彻底绝望。
      到了3月17日即农历二月初九日,这天,面对升学、招干的惨败 ,思绪万千,转辗反侧,夜不能寐,煤油灯下,一气呵成八十句打油诗。仅以下几句,可见当时极度悲观:

年年苦登攀,步步不上坡。
高中招教师,意外受奚落。
推荐机会好,五年没跑脱。
恢复高考制,招干反惹祸。
本是空皮囊,临时抱佛脚。
山中无老虎,唯我称大哥?
广阔天地好,命中认八角。

喜出望外

      到了这种时刻,望子成龙的父母,无奈而心疼地说,认命吧!公社党委对我充满殷切期望:扳起身子干吧,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朋友们说,青山常在,柴火无量!为了使大队的工作上水平、出效益,公社党委支持我调整了大队支部领导班子,新班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了本年度生产计划和工作方案。
      
       3月24日,我顶着晨雾全大队跑了一圈,回家翻出了去年的工作笔记——3月24日生产进度表,我皱紧了眉头。去年此时全大队秧田已翻耕91%,泡种70%。而且也就是今天召开全大队播种现场会。有必要召开流动现场会,推广经验、整顿作风。高音喇叭迅速集合起各生产队指导员和全体包队干部,从一生产队出发,经二、三片绕了一个大弯之后,在九生产队开会。对一、二队好作风和科学态度予以表扬,严肃批评了工作滞后的八队、五队、六队,然后开展讨论,人人发言,个个表态。传元书记安排了工作,大家急匆匆地散去。
      在雷部长住户家,和雷部长、传元书记再次审研了生产规划。吃过午饭,急匆匆回家。
      途径大队学校,五六个男女老师喊着告诉我录取通知书来了,常德师专的,我以为他们调侃我或奚落我,没当一回事,还反唇相讥。谁知消息属实,到了代销店,代销员罗光生就兴冲冲地送来一个牛皮信封。毕竟是3月24日了,担心有假,从封面、录取通知书、入学须知反复看了两遍:湖南省招生办发的通知,有湖南省招生办和常德师专两梅公章,要求28日在临澧分校(四新岗)报到。
      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家告诉父母,让其分享幸福,放下悬久的心。
      途中遇到了父亲,递给他通知书。父亲一脸灿烂地说“真的呀!业舫对我说你来通知了,我还有点不相信,去看看的。”几分钟后,好消息在家里传开了。母亲、侄女毛芳、回家看父母的大姐都为之高兴。

好梦成真

       3月28日早晨,老弟帮我挑着行李,送我在亘山煤矿工区乘车至澧县。从县城乘车,经过临澧县城约10公里处,青山南渠西边,就到了四新岗集镇,易校长领着几位同学,早在车站专车(手扶拖拉机)接我。同学们将我的简单行李接进拖拉机车厢,易校长要我陪他步行。
      慈父般地易校长和我边走边聊。我终于明白了我通知迟到的原因。全国扩招七万人,我们中文科扩招八人,我是最后报到的一位。校长说,你的档案我看了好久好久,录不录取也琢磨了好长时间。你是出色的农村基层干部,前途比初中教师可能还要好些。但我转念一想,还是把你录取了,因你有我校的志愿,算你瞧得起我们学校。至于来不来由你自己决定。我万分感佩易校长的睿智和眼光!
      校长说,临澧分校是学农基地,新生每半年轮流一次,边学习,边劳动。今年是中文、数学两个科新生。
      山坡上,一栋教室,一栋宿舍,红砖红瓦。这就是我的大学。
      从此,我成为常德师专中文17班一员。国庆节后,我们搬回位于常德西郊白马湖畔总校。1980年11月毕业。

       恢复高考,只是给了我机会。我能够抓住机遇最终能走进大学,不是我个人能力所及的。没有父母的开明、勤俭和执着,我即使读完了高中,也不会单身等到恢复高考那一天;复习期间没有父母的绝对保密和母亲的后勤保障,我也就没有充裕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来完成仓促的复习。公社党委朱道贵书记,对我的前途高度负责,在我人生最关键时刻,开导我,鼓励我,支持我,他斩钉截铁的安排,终于让我从大队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非常感谢先舫书记和大队党支部的同事们,在我高考复习期间恪尽职守,用出色的工作保证了我极其宝贵的复习时间。
                    
      (待续)

      此文应约为常德日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作,常德日报曾两次刊发,公众号《快哉风》2024年收录发表时恰遇我写回忆录《捶边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08: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应约为常德日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作,常德日报曾两次发表,公众号《快哉风》2024年收录发表时恰遇我收编回忆录《捶边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9 10: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4-3-29 10:48 编辑

      拜赏毛会长美文。当年我虽被人挡在了七七年那次高考的考场外,但我有部分同年级的同学有幸参加了那次考试。记得当时达录取线的分数考试成绩分8等,1等最高,我的同学大多是6等以上成绩。但许多都只录常德师专。倒是此前直接推荐的,好些去了湖南医学院、湖南师院、中南矿冶等本科院校。那些被推荐去的,有些小学没毕业,但后来也顺利大学毕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9 10: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当时学的俄语。但丢书十年,又没时间复习,还找不到书,许多都是没有复习,直接参加考试。据说我们有个同学俄语只老了13分,也居然上了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14: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将军 发表于 2024-3-29 10:44
拜赏毛会长美文。当年我虽被人挡在了七七年那次高考的考场外,但我有部分同年级的同学有幸参加了那次 ...

我们班上有不少搞分同学是学校抢过来的。他们毕业后都成了社会中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14: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将军 发表于 2024-3-29 10:51
我们当时学的俄语。但丢书十年,又没时间复习,还找不到书,许多都是没有复习,直接参加考试。据说我们有个 ...

您如果不为“旷工”纠结,义无反顾地参加高考,我们至少是同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30 14:0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点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30 21: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4 08: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会长努力拼搏,心怀天下,终成栋梁材!欣赏,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4 16: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4-4-4 08:12
毛会长努力拼搏,心怀天下,终成栋梁材!欣赏,学习,点赞!

谢谢谬赞!有过拼搏,未成栋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8:59 , Processed in 0.0361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