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05|回复: 10

【原创】民间灯舞(8):虾灯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2 08: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5455b6bteem4tmzh1470.jpg



        关于虾灯舞,《常德民俗志》不见记载,此文以补空白。
       旧时,按民间传统节庆习俗,正月初九既是玉皇大帝的诞辰,又是虾龙出家日。这天沅江澧两岸纷纷聚会,敲锣打鼓,舞动龙灯、板龙灯、狮子灯、蚌壳灯、虾灯,欢庆玉皇生日,欢迎虾龙出家,祈求风调雨顺。在这五彩缤纷的灯舞群中,中国民间相当罕见的虾灯,自如而尽情地表现着虾子游弋嬉戏的各种动作,在夜幕的衬托下,头尾亮光闪烁,栩栩如生,生动可爱,悦目动人。
      沅澧流域紧靠洞庭湖,历史上渔民捕鱼,农民耕捕兼作,熟悉鱼虾等水族生活,于是,虾灯舞应运而生。虾灯舞表演具有水蹈的独特性,表演气质火爆,动作精敏,形象逼真,造型别具一格,吹打乐伴奏炽热,不仅具有民间本土文化的观赏性,而且对现代民族舞表演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虾灯用竹扎包布,由虾头、虾身、虾尾组成,一般全长五尺,虾身三尺五寸,共分七节。头部、尾部都安有插火把的竹筒,依表演人数装上木柄。虾灯制作要求精密匀称,特别是活节部位必须保证伸屈圆曲自如。有一人舞的小虾灯,有双人或三人舞的大虾灯,但一般是两人表演。
      舞虾人着兰色服装,与白色透明的虾灯相映成趣,表演着水虾在水中邀游、奋进、踩雄、亲嘴、戏水等动作。虾灯舞的全部动作将近近二十个部分,主要有参拜各方、日头过垄、鹞子翻身、鸦鹊漫步、雪花盖顶、黄龙抱腰、青藤缠树、左右插花、子母团圆等等。虾灯舞动作幅度大,速度快,要求表演者要有相当的功夫,体力和经验。“搓杆”技术最关键。舞虾灯持柄时,要用指头“搓”得木柄团团转,通过“搓杆”牵引虾身各部位的颤动扭曲。所以艺人们说:“虾灯舞得转,“搓杆”要苦练,要想练搓杆,手指要起茧。”舞虾灯时有很大的劳动强度,特别是跳跃跨步要矫健有力,左右摇摆上下穿插的幅度相当大,所以,舞玩虾灯时必须另配后备演员。


155501n7nxkaz4kq54lnnn.jpg

      
     虾灯舞表演时一般用鼓、大锣、两副钹、钩锣和两支唢呐。演奏是时,唢呐吹奏《得胜令》,大锣在关键时刻“呛”的一声,有机地配合了虾灯追波逐浪的动作表现。但安乡虾灯舞所用的打击乐只有头钹、二钹、小锣三件,当虾子表现出精彩的造型或亮相时,配上清脆的小锣声,也颇能加强舞蹈的感染力。
      关于虾灯舞的起源,作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桃源虾灯舞是这样表述的:
      唐朝贞观年间三年大旱,官府不顾老百姓饥饿,倪、廖、苏三姓代表进京告状,历经三个月无果,失望中在皇宫钟鼓楼悬梁自尽。唐王李世民亲审此案,赐给上吊未尽的倪家一个纯金的“五龙杯”。为感皇恩,倪家出资在桃源县城修建了“五龙杯祠堂”,并决定在每年正月初九虾龙出家日,舞虾灯等举办庆祝活动。虾灯舞经历1300多年,至人民公社时期已基本中断。从1989年开始,由黄石镇老艺人倪恒发起而逐步恢复。活动的时间由原来每年的正月初九虾龙出家日,发展到常年的节假日、婚丧喜庆日活动,由原来草台、坪地的简陋表演发展到如今舞台,再加上灯、服、道效等变迁发展过程,形成了县民间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骨干艺术项目群。
      安乡县三岔河镇虾灯舞传人胡海梅老艺人介绍:虾灯舞是他祖传绝技,他是第四代传人。清末明初,全家下华容,逃荒到安乡县三岔河定居,爷孙三代将祖传的虾灯舞带入当地,每年的四时八节,胡家绝技虾灯舞,一直是指令出演的保留节目。近年,根据家族人丁的变化,胡家将遂虾灯舞技艺传授外姓。1979年,两代师徒参加常德地区会演获得一等奖。1989年,第六代传人潘霞文、丁泽林等重排虾灯舞进省调演,获得情系三湘演出奖。
      网上搜索得知,虾灯舞在外地也别开生面,有借鉴之处。
      鄂州虾灯还同时配有鲇鱼灯,虾鲇混舞、挑逗、嬉戏,或是鲇鱼称王称霸,或是群虾斗智斗勇,既能弱虾取胜,也可虾鲇双赢。不同的节庆有不同的表演,端午《五虾闹鲇》,重阳《九虾闹鲇》,春节、元宵、花朝则是《群虾闹鲇》。
      巢湖坝填虾灯却又是另一番风景:一对大虾灯、一对子虾灯、一对高挑球灯、一群引灯、八仙人物组,并伴以锣、鼓、说唱。玩灯前焚香请神,燃放爆竹,在锣鼓声中起行。先在闹市区表演,然后巡回表演,甚至进入人家。最后,水边熄灯而归,喻虾神归水。
155454xaziqrdsase3ef9t.jpg


155454s8aah2z26h04k2nh.jpg


155512jbetwu7sio0i2a0i.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2 08: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虾灯舞表演具有水蹈的独特性,表演气质火爆,动作精敏,形象逼真,造型别具一格,吹打乐伴奏炽热,不仅具有民间本土文化的观赏性,而且对现代民族舞表演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2 08: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虾灯舞表演时一般用鼓、大锣、两副钹、钩锣和两支唢呐。所以,渲奏起来是蛮热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2 08: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虾灯舞表演,我不仅是第一次见,而且还是第一次听说!谢谢毛会长让我开眼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2 11: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感皇恩,倪家出资在桃源县城修建了“五龙杯祠堂”,并决定在每年正月初九虾龙出家日,舞虾灯等举办庆祝活动。虾灯舞经历1300多年,至人民公社时期已基本中断。从1989年开始,由黄石镇老艺人倪恒发起而逐步恢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2 11: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乡县三岔河镇虾灯舞传人胡海梅老艺人介绍:虾灯舞是他祖传绝技,他是第四代传人。清末明初,全家下华容,逃荒到安乡县三岔河定居,爷孙三代将祖传的虾灯舞带入当地,每年的四时八节,胡家绝技虾灯舞,一直是指令出演的保留节目。近年,根据家族人丁的变化,胡家将遂虾灯舞技艺传授外姓。1979年,两代师徒参加常德地区会演获得一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2 18: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民间相当罕见的虾灯舞原来在我们常德,真还是第一次听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2 23: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在民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3 07: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长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3 17: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灯舞一一虾灯舞,开眼界.长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3:02 , Processed in 0.0374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