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613|回复: 84

我的父老乡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8 20: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超球 于 2024-4-24 10:30 编辑

           我的父老乡亲


       我的父老乡亲,不仅人数众多,而且为人都好,亲切和善。对其中年岁大的、熟悉的,我不仅喜欢他们,而且敬重他们。
       不过,我这里所说的“我的父老乡亲,是指住在我们车湖垸高湖村老家的张家人。而且,老家的这一千多位父老乡亲,就分布在高湖村的一组、二组和三组这三个组里。至于高湖村四组到八组的八百多李姓乡亲,还有九组十组的两百多郑姓乡亲,虽都是从我们六房瓒公、七房瑜公以来,有着三百多年代代和谐相处的老邻居、老姻亲,也都是我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可因本篇拙文所限,在此就不涉及他们了。至于居宸公一脉以来,八大房中其他房的父老乡亲,如三房、四房和八房住青林乡老屋岗的宗亲,大房、二房和五房住车湖垸古市村的宗亲,且距离我老家只有两三里的地方,平时往来也多,可在本文之中,我也不谈及他们了。
    我记得,自从自己记事七十年来,只要一说到或想到我的父老乡亲,我就对之欣喜、佩服不已。而对其中虽没有直接血缘关系,却嫁给我们张家当了媳妇、妈妈、奶奶或老奶奶的她们,我更是敬爱、敬佩、敬仰不已。而且,只要闻知她们家里有什么大的事情,我总要设法上门拜访或表达敬意的。
    这不,最近闻讯振新的娘因病离世后,我不仅为这位老人家感到十分悲伤,而且为振新他们失去恩娘的痛苦而痛苦.为振新的爸爸辅成哥从此孤雁难飞而揪心不已。这不,我还在老人家的大夜这天,设法抽出时间,专程去老家,向这位为家族兴旺作出贡献的贵人当面致敬。
    这是4月17日,即龙年三月初九的这天,气温升到20摄氏度的晚饭后,雨过天晴。只见天边刚刚出现的晚霞,一下就放射出了她那灿烂的光芒。
    这时候,我急忙脱掉秋衫,换了套蓝色夏衣后,就在老伴的催促下,上了小连襟的车,从街上家里出发,直往老家高湖村三组驰去。
    这是要赶往振新家,
吊唁他的慈母的。虽然,小我三辈的振新,他的母亲也小我两辈,并且还是我这个小家族中一位出了五服的孙媳妇,可是,她不仅是我们父老乡亲里面年长于我的家族成员,而且是位教子有方德高望重的好侄孙媳妇。还有就是,我儿时,我们一家五口,一直与振新的老爷爷、爷爷奶奶他们一家七口,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堂屋北头,即一间正屋加茅草偏屋,是我们家。那是我那被抓壮丁当兵八年回来后的父亲,还有参加志愿军之前的伯父,设法凑钱从湘哥的堂弟手里买过来的。堂屋的南头,即那一间正屋,还有与正屋一样大的偏屋,是振新他们的老家。我们两家常年十二口人,朝夕相处十三载,不仅彼此十分和睦,而且同甘共苦、互相照应着。还有,我和振新的三个姑姑还是同班同学!那时的我,喊振新的老爷爷为湘哥,喊振新的爷爷奶奶叫垮哥、竹仙姐;喊振新的伯伯和爸爸叫开成哥、辅成哥。至于随后娶进来的振新的伯妈翦老孺人、妈妈袁老孺人,则是后来才知其尊姓大名的。
    我记得,自己11岁后,我们两家来往就突然了。原因在于我家搬到大堤边的二队(二组)后,一是我常年在外读书、工作,一年只回家里一两次;二是农业学大寨、搞田园化时,振新他们老家所在的三队(三组)两三百人,依照乡政府安排,整体迁到了垸中当时的无人区,而且是土地贫瘠的巴溪障里。这样,原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两家人,相隔了五里路,加之那时为求生存,一个个忙的脚不沾地,哪有互相走动的时间?
    尽管如此,可一旦有何大事时,我们两家从来都是亲情不断、走动频繁的。比如,我母亲1995年过世时,振新家近九旬的奶奶趁着夜色,与她的三个步入了壮年的孩子,一齐来家吊孝了。时年四十五岁的我,看到这一幕时,感动不已,当即赶紧扶起要跪拜叩头的老人家,并对她道:“竹仙姐,您这么大年纪了,还走五里夜路,领当不起啊!”后来,闻讯振新的爷爷去世后,我八十多岁的老父亲,还从街上赶到振新家,一连几天为老人家主办丧事。至于竹仙姐二十年前驾鹤西去时,闻噩耗的我,先是从开会的常德芷园宾馆赶回家,然后租了车,与老伴一道,陪老父在下午到振新家吊唁。当时,我和老伴还给这位小一辈的侄媳老人作了跪拜、磕了头。要知道,她比我母亲还年长两岁!况且,亡者为大,加之我从小就十分敬重这位了不起的老人家!还有,她一生抚育六个子女,可说是吃亏吃苦了一世!当时,我扶着老父为竹仙姐绕棺时,开成辅成两兄弟、桂莲春莲两姊妹,一个个流满面,陪着我们一起绕棺徐行。再后来,当我老父告别人世时,六十多岁的开成辅成,还有年少一点的毛头他们这三兄弟,也一齐赶来我家,为我父送行。
    一想到我们两家的这些亲情往来,就让人激动不已。何况,无论从哪方面来讲,作为一个嫁到我们张家的媳妇、后来的家族重要成员,尤其是为我们张家生儿育女付出青春、作出奉献的家庭最重要的家母们,我都是要去拜谒才行的。况且,振新的慈母,成为张家媳妇后,口碑很好。我还常听老家人讲,振新的母亲到我们高湖后,善良为人、贤惠为妻,相夫教子、孝老爱亲,一直勤俭持家,助其全家共渡困苦难关,并且与周围邻居、父老乡亲们的关系十分融洽。可以说,这位刚刚过世的老人,人品是很不错的。
    要知道,振新家靠了娘,才好起来的!正是振新的娘,从娘家出嫁以来,就不顾终年劳累、身心疲惫,而把一切奉献给了夫家、给了子女、为我们张氏家族培育了能干的好后人。一想到这事,就令人感动、敬重不已!
    要知道,张家的兴旺,主要在于娘亲!看到眼前躺在棺木中的振新的妈妈,让我突然联想到,我们的父老乡亲,之所以越来越多、越来越让人感到亲切友爱,主要是,靠了我们一位又一位、一代又一代从娘家来到我们张氏家族的母亲们!有道是,给家庭家族带来幸福与温暖的,是摇摇篮的母亲;给子女带来希望与前程的,更是慈爱的恩娘!正是这些一生为了丈夫的家、一切为了孩子的母亲,她们在终生劳作、艰难生活的境地,还为我们张氏家族生儿育女、付出贤妻良母般的血泪苦辛,才使得我们这个从江西樟树那里,辛苦遭逢、一路艰辛跋涉而来的秉醇公夫妇,终于成魷了如今这个四千多人规模的大家族!
    要知道,家族的发展,女性付出最多!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成年妇女付出的劳动是男人的三倍!还有,任何家庭的夫妻俩,创家立业容易吗?这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家庭主妇,她们付出的是最多的!在过去,在古代,更是如此。如在元末明初、兵荒马乱年月,食不果腹的艰难时世里,祖公祖婆秉醇公夫妇,为求生存,挑着一担萝筐,千里奔波来桃源求生。尔后,家族后代的祖公们,又辗转波折在桃源的尧河、甘潭、渌溪、发旺、青铜溪、常德等多地,生活生存何其艰难困苦!幸喜我们的历代祖公,都在历代祖婆婆们的鼎力之下,相依为命、舍命持家、抚育儿女,终于使得我们自祖公秉醇公夫妇以来,二十多代人繁衍生息,六百年血脉相承1920年一修族谱时,我们家族才900多人。1943年二修时,1200多人。2000年三修时,发展到3700多人。前几年筹备四修时,已知家族人口早就超过了4000多人!从这里不难看出,我们家族不断壮大的同时,更突显我们家族女性的舍命付出也就更大!这真是,我们这个家族的女性,实在是如牛负重、忍辱负重、血脉相连、生死相依,太不简单、太不寻常了!
    要知道,张家枝繁叶茂,靠的是女性!就说居宸公这一脉吧,远的不说,只说彭氏婆婆吧。要不是彭氏婆婆当年的血泪付出,岂不一下就没有了居宸公么?老谱记载,三百九十年前,年仅十九岁的彭氏婆婆,虽不幸产难逝去,可她留下了自己的骨血!在她不幸后,幸喜婆母杨氏婆婆,悲痛欲绝之际,不忍险些胎死腹中的孙子也随娘去,就日夜垂怜,终把居宸公过来!天可怜见,这居宸公,竟是位“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人”!成年后,他在其妻郑氏婆婆、继室陈氏婆婆的呕心沥血帮助下,喜从天降,先后诞生出了闻名遐迩的八大祖公!从此,居宸公的家族就此开始壮大,也促使这个家族在历尽劫难后,蒸蒸日上起来了。虽然,后人的我们,是通过三次修谱后,才知其中的这些感人故事,知晓祖公祖婆们的英名,可我们从没忘记过苦难的祖婆婆们。特别是三修族谱二十多年来,张氏家族一直励精图治,总想辉煌祖人的家族事业,所以在家族会长本华叔的主持下,我们每年都在清明隆重地祭奠他们,尤其是拜祭传承血脉的祖婆婆们。譬如说,凡清明、大年三十,我们家族都委派代表,到木塘垸金山寺附近,祭长眠在娘家三百多年的彭氏婆婆,并在她的坟上挂山、送火、燃放鞭炮。虽然,我们不信迷信,可是讲究精神寄托!我们深知,假若有在天之灵的话,祖人他们,“不望年来不望节,只望清明纸一页”,怀念祭拜他们,始终是我们后人,永远不能忘记的大事,祭祀祖人的仪式更是不能随随便便的。就说每每祭奠彭氏婆婆后,我们再怎么样也不会忘记她的大恩大德的!近四百年来,正是这位生下我们祖宗居宸公后,不幸英年早逝,令至今仍在大树下乘凉的我们,无不因此心疼非常、怀念不已!
779d63271e19ecbbb20e224eb36a6b7.jpg
    要知道,张家创业,主要靠了祖婆婆!从谱上可知,居宸公第七子瑜公夫妇,加之随后帮助瑜公夫妇到高湖开创基业的第六子瓒公夫妇,即这位有气魄不信邪的“六阎王”的相帮,才使得从茅草街老屋岗迁来高湖打拼的他们,随后站住了脚、扎下了根。再后,虽然瓒公瑜公他们在缺少田土、无水灌田的困难境况下,可在他们的娘亲郑氏婆婆多次奔走高湖娘家求助之下,才获得了外公资助高湖边上的十多亩良田,还允许他们动用高湖的水抗旱保粮。就这样,六房七房从此在高湖这块土地上,不仅创下了基业,还成了这里的主人、最大的家族。要知道,当时的这里,可是扬家和陈家等的天下!后来,这些原住民逐渐衰落下去后,这里就成了居震公后人的一片全新天地!
    要知道,家族功劳,主要在母亲身上。这虽让人匪夷所思,可却是实事求是的。过去,在男权社会里,男尊女卑,女性社会地位低。这是不对的,也是不合实际的。而在秉醇公夫妇的这个大家族里,应尊重实事,还我们历代祖婆婆们本来的光辉形象,不能埋没了她们在张氏家族里的重要功劳。只有充分尊重了我们家族的女性,才能让我们这个家族继续兴旺发达起来。譬如说,假如没有彭氏婆婆,就没有居宸公。而没有郑氏婆婆的话,就没有后来“高湖张家”之说!所以,一直以来,我们后人,都是十分敬重嫁到我们张家来的媳妇的,而且更感恩她们无不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为传承家族血脉、孕育家族亲情、纯正家族风气、光大家族祖业,所作出的最无私的奉献与牺牲!
       以上,是我对祖先们艰难创业的简要回望,也是对我们祖辈中祖婆婆们含辛茹苦的礼赞。至于其中的不幸遭遇,及她们感天动地的故事,还待四修族谱时,我用专文叙事吧。   
       现在,继续说说4月17日傍晚,我们吊唁老人家的事情吧。来到振新家,面朝她母亲的遗像,恭恭敬敬向她致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时,我们是发自内心地,在向袁老孺人致敬、拜的。
    在绕棺后,我们跟着振新来到了他母亲房中。看到他的爸爸辅成哥,不仅更苍老、而且佝偻起来,还欲哭无泪、悲哀连连,就让人十分难受。可想而知,夫妻乃同命鸟,老来更是不能失伴的!现老妻命入黄泉,活着的他,谁来安慰?谁来贴心照管?这可怎么办呢?见如此悲情,难过的我,只得劝慰几句,然后匆匆告别了眼前的老人家。可是,这于似乎是失魂落魄之人,又有何用?!
    来到屋前坪上,振新的伯伯看到我们后,眼泪唰的一下就滚落下来。我猜想,这是他,不仅在为他老弟失去相依为命的老伴而感到悲伤,而且也为自己近年失伴后的悲苦,感到哀哀无告而孤苦的悲泣。要知道,任何耄耋老人,都是无法摆脱失孤之痛的!何况,这两对老人,在失去老伴前,是恩爱如初的!
    见到曾经同居一屋的旧人,自然会情不自禁地还念旧情的。随即,我要振新把他的叔叔,还有两个姑姑请到他伯伯一起来了。然后,心里相融的我们,一同回味了当年家住一个屋檐下的喜人的难忘经历,以及分开六十多年来的一些起伏波折。好在他们比两个兄长要年轻、要顺心些。我因此为他们的现在感到放心。
    与此同时,看到振新家的屋前坪地上,坐满了一簇又一簇来吊唁的父老乡亲,就让人激动。虽然,对其中绝大多数人来说,我认不出他们是谁家的中年人、青年人,还有年幼的后人,可我深知,他们大多是居宸公的后人,也就是我们这个大家族中,未来生生不息的希望与辉煌所在。所以,我为之庆幸!
    在看到我表姐的第二个孩子贵秋后,我急忙招呼他,要他带我们去看看他的妈妈。随即,我们来到离振新家百把米的贵秋家,喊醒了刚刚睡着的耀姐。耀姐得知是我们来看她,高兴不已。我很同情眼前这位来自姨家的瘦弱姐姐。记得儿时的我,跟着抱着弟弟的妈妈,从木糖垸王家土地外公家,来到文姓的姨家,一见便让我悲酸起来。她们原来的大屋被分出去了,现住的是两间小屋,而且还是过去别人家的朝门!姨父呢,郁闷忧愁早逝。家里,只剩下了中年的姨,哺养着三个女儿,艰难度日。还好,靠着姨在家做裁缝,使得一家人能勉强生活下去。待表姐成年后的1966年夏,我娘便把她介绍给了我家原来的老邻居新皆哥家,做他大儿子毛哥的媳妇。虽然,他们家生活当时勉强过得去,可十年后,表姐的丈夫一命呜呼,遗下三子一女,累得柔弱且眼睛高度近视的表姐,一直苦不堪言。还好,天无绝人之路。在表姐含辛茹苦的挣扎下,终于把四个孩子拉扯成人了。如今,虽然表姐耳聋眼睛看不见什么,可孩子们呢,孝心可嘉,儿媳们也善待着她,使得这位苦命之人,晚年终于享受到儿孙满堂之福!
    看到这里,我更佩服与敬重嫁到我们张家的媳妇们了!
    最后,在茫茫暮色中,辞别振新家时,我的心里默默地念叼着:
    ——祝愿为我们这个家族,作出过牺牲与奉献的袁老孺人,驾鹤西行时,一路走好!
    ——企望着振新全家忍住热泪和悲伤,节哀顺变,早日走出痛苦境地!
    ——盼望着我们的父老乡亲,继承好家风,挺直腰杆,继续奋发图强起来!
3790546f5a021701d7a2b71887e4b7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8 22:1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孝亲敬老,生生不息,令人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22: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歌 发表于 2024-4-18 22:11
孝亲敬老,生生不息,令人感动

感谢你的理解、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9 06: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精品佳作,欣赏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9 08: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7D4BB530-2113-4908-8A28-A024A6E03D6E.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08: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08: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4-4-19 06:41
拜读老师精品佳作,欣赏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9 15: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衷心为张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9 15:39: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15: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4-4-19 15:02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衷心为张老师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23:16 , Processed in 0.04318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